論語學而篇及譯文完整版?季氏(1)将伐颛臾(2)冉有、季路見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3)于颛臾”,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論語學而篇及譯文完整版?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論語學而篇及譯文完整版
【原文】季氏(1)将伐颛臾(2)。冉有、季路見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3)于颛臾。”
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4)?夫颛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5),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6)也。何以伐為(7)?”
冉有曰:“夫子(8)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9)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10)。’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則将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于柙(11),龜玉毀于椟中(12),是誰之過與?”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費(13)。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14)。丘也聞有國有家者(15),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16)。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17)。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18),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幹戈于邦内。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颛臾,而在蕭牆之内(19)也。”
【注釋】(1)季氏:這裡指季康子。
(2)颛臾(zhuān yú):古國名,相傳以風為姓的東夷部落首領太皞,在遠古時代就建立了颛臾方國。西周初期,颛臾歸服,成了魯國附庸,得以續存,但由于國小勢弱,後被楚國所滅。
(3)有事:根據後面的“何以伐為”,确定這裡指的是出兵征伐。
(4)無乃:無乃:豈不是、難道不是,表示推測。爾是過:賓語前置,即“過爾”,責備你。過:責備。是:用于賓語前置的詞。與:通“欤”,語氣詞。
無乃爾是過與:難道不應該責備你嗎。
(5)先王:指周朝早期的天子。東蒙:即蒙山,在今山東蒙陰縣和費縣境内,因為在魯國國都曲阜的東面,故稱“東蒙”。主:主持祭祀的人。
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西周初期,成王冊封了颛臾國君,主要任務就是祭祀蒙山。
(6)社稷之臣:維護社稷之臣,拱衛社稷的藩臣,。
(7)何以:為什麼,用于反問。為:語氣助詞。
何以伐為:為什麼要讨伐呢。
(8)夫子:指季康子。
(9)周任:古代的一位史官。
(10)陳力:展示才力,用盡全力。就:擔任;列:官職、職位。
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在擔任的職位上用盡全力,做不到就要卸任。
(11)兕(sì):犀牛。柙(xiá):關獸的木籠。
虎兕出于柙:老虎、犀牛從關着的木籠跑出來。
(12)龜:指龜甲。椟(dú):木匣。
龜玉毀于椟中:龜甲、玉器在盛放的木匣中毀壞了。
(13)費:季氏的封邑,在魯國的東南,故城在今山東費縣城西北。
(14)疾:痛恨。夫:代詞,那種。舍:割舍、放棄。舍曰:不直說。辭:托辭,借口。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君子就痛恨那種不直說想得到,卻一定另找借口的方式;此句中“君子”是主語,“疾”是謂語,後面的部分為賓語從句。
(15)有國有家者:有國者指諸侯,有家者指大夫,這裡二者合稱泛指掌管國家權利的人,執政者。
(16)寡、均、貧、安、和、傾:這六個字的所屬都是指民衆或國家,而不是掌權者自己。兩段話都是治國之策。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不擔心(民衆)财富少隻擔心财富分配得不均,不擔心(民衆)貧窮隻擔心不能(使民衆)生活安定。這段話的真正要表達的意思是:在整個社會經濟狀況很差的時候,一定要讓财富分配機制保持相對的合理性,如果财富分配失衡,社會經濟就難恢複到良性發展;在百姓生活很貧困的時候,一定要給他們一個安定的生活環境,外要避免刀兵,内要避免勞民動衆,這樣百姓可以安心生産,生活狀況會很快好轉。這是從社會和百姓個人兩個角度的關注點。
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财富分配均勻了(民衆)便不感覺過于貧窮,(社會)和諧了(生成的财富)便不會少,(民衆)生活安定了(國家)便不會傾覆。這段話的真正要表達的意思是:财富分配均勻了,老百姓對貧窮感覺就不會太強烈,這樣的社會關系容易保持和諧;保持社會各個層面的關系和諧了,整個社會的經濟生産就會趨向好轉,社會财富就會得以積累,這樣情況下有利于保持社會安定;保持社會安定,人民生活就會幸福,國家就會強盛起來。這是使整個國家由貧弱變富強的發展策略和路線。
(17)來之:使動用法,使之來。安之:使動用法,使之安。
(18)析:分開,散開。
(19)蕭牆:大門之内的用于遮擋視線的矮牆。
蕭牆之内:借指自己内部。季孫執掌魯國,卻不能行有道以使國泰民安,以緻于會失去執政的基礎,最終危害到自身。
【解讀】本章主要包含了三個方面的意思:
其一是為臣之道。為臣者要努力輔佐君主走上正道,治國安邦,就是孔子在第11•24章所講的“以道事君,不可則止”。
其二是為政之道。為政的目标就是讓百姓生活富足,社會安甯,這種情況下對異國百姓産生吸引力,從而鞏固自己的國家,這就是孔子在第13•16章所講的“近者悅,遠者來” 。而使“近者悅”的治國之策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
其三是以“季氏伐颛臾”這個具體事例表明不能讓大夫執掌國政的原因。相對講,大夫包藏了更多的私心,不能一心為國,執掌國政後,必然要動用公權力為自己的私心服務,從而把國家引向動亂。這一點可以參看孔子在下一章的論述。
【譯文】季氏準備攻打颛臾。冉有、子路兩人參見孔子,說:“季氏準備對颛臾出兵讨伐。”
孔子說:“冉求,這難道不應該責備你嗎?颛臾,過去周天子授權主持東蒙山的祭祀,而且就在魯國的疆土之中,是拱衛社稷的藩臣,為什麼要去讨伐呢?”
冉有說:“季孫要這麼幹,我們兩人作為臣子都是不同意的。”
孔子說:“冉求!周任有句話說:‘陳力就列,不能者止。’遇到危險卻不上前去支持,将要颠覆了卻不去扶持,那又何必用這樣的助手呢?并且你的話是錯的。老虎、犀牛從關着的木籠裡逃了出來,龜甲、玉器在盛放的木匣中毀壞了,這是誰的過錯呢?”
冉有說:“現今颛臾城牆牢固而且離費邑很近。現在不攻取,後世必然必然會成為子孫的憂患。”
孔子說:“冉求!君子就痛恨那種不直說想得到卻一定另找借口的方式。我聽說掌管權力的人,不擔心(民衆)财富少隻擔心财富分配得不均;不擔心(民衆)貧窮隻擔心不能(使民衆)生活安定。若是财富分配均勻了便無所謂貧窮,(社會)和諧了(生成的财富)便不會少,(民衆)生活安定了(國家)便不會傾覆。做到這樣了,那麼遠方的人還不歸服,便再提升文化和德行以使他們(向往而)前來。他們來了,就使他們安心。如今仲由和冉求兩人輔佐季孫,遠方之人不歸服,卻不能(讓他們)過來;國家支離破碎,卻不能保全;反而想在國内動武用兵。我恐怕季孫的憂患不在颛臾,而是在蕭牆裡面。”
【辨析】(一)
對于“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常見的注解認為應該是“不患貧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寡”和“貧”為錯字,依據是下句的“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但是,如果要對應的話,“安”也應該為“和”,而且上句的内容是二個,下句的的内容是三個,兩者也對應不上。前人為什會犯後人很容易發現的錯誤?不要把前人想得如此不堪。沒有實物證據的情況下,我們應該反思的是我們是否讀懂了原文,而不是去按照我們的理解去篡改原文,這既是做學問的不嚴謹,更是對前人的不尊重。
(二)
對于“蕭牆”的“蕭”曆來解釋為通“肅”,見此牆便會使人肅然起敬。這個通假解釋是孤例,一是缺少旁證。二是“肅牆”本身“見牆使人肅然起敬”的解釋也比較牽強,這個牆首先在于内外有别,是内部的情景不至于被外面的人一眼看到。所以這個“蕭”究竟何意,無法理解的情況下應該存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