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五千言,雖然各個領域都能應用,但是它更是一部指導修道、悟道的經典,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道德經》是在茫茫苦海中修煉大成者為我們後代子孫留下的指路的燈塔。這短短五千言,處處充滿着聖人的思想,教人懂得不要去把持、主宰萬事萬物,而是要順應天道、合乎天道來調整身心乃至事物的發展。這種聖人的言教,正是王者該有的思想。王者之道,就是王道。老子在《道德經》裡多處提到聖人如何如何,王者如何如何,其實一個人如果真的在養生修道,自然而然就會流露出合乎天道的氣息。在醫家的秘傳裡,聖人、侯王等“名”,都是指修道有成的人。在《道德經》裡,老子常常把國、家、鄉、君、侯、王、民和人身等看似不相幹的“名”比喻在一起,若不經過命功和性功的雙修實證,就會以為他老人家說的是“文字上”的那些名相。——當然,哪怕把其當成文字上的國、家、鄉等來理解,也足以安邦治國,這就是老子厲害的地方。說“老子天下第一”,也不全是奉承。人體的眼、耳、鼻、舌、身、意,與國家的君、侯、臣、民等其實是相通的。人體若能合乎天道進行命功和性功的修煉,自然能夠袪病健身延年益壽乃至登達彼岸。就像君王治理國家,順應天道,使國家的發展合乎普世價值,自然就會政通人和,民風淳樸。
聖人與王者,在《老子》中基本是一個意思,就是“有道之士”。到了後代,道教創立之後,無論哪個人隻要在道教裡混都可以稱為“道士”,今天的不少半路出家的道教人員,更是大大咧咧往自己的名字後面加上“道長”二字,我偶爾回國到道觀參觀收到這樣的道長們的名片,常常讓我哭笑不得。
聖人,對我們現代人來說可能太遙遠。王者,倒是更像凡人中的領袖。王者之道,并非稱王稱霸君臨天下之道,而是修道有成的有道之士。王道不王道,主要看氣質和秉性。氣質就是王氣——寬廣無比的胸懷與天人合一而産生的強大無比的能量、氣場。秉性就是本性——回歸原本清淨無染無着的自性。這樣的王者,也隻能是修道有成的聖人。前段時間微信朋友圈流行“主要看氣質”,大家都在曬照片,修道的人,也是“主要看氣質”,但這種氣質,功夫深時,無形無相,不着痕迹。因為他們知道“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的大道之理。真正的王道,恐怕隻有把踏踏實實修煉作為日常的生活狀态才是。珍惜短短幾十年的住世時間,身與道合,心與道同,哪裡還需要用“有為法”呢!聖人之道,王者之道,玄之又玄,卻又簡之又簡。當一個人深契《道德經》之理時,身心合乎中道,當然就會無為處之,那時他就不會随意言道。像濟公和尚那樣,世态炎涼皆看破,酒肉穿腸過,“生而不有,為而不恃”。
子時到了,睡覺去了。
胡塗醫
2016年佛誕日
(本文節選自《老子略說》)
《老子略說》
ISBN:978-7-5166-5601-3
胡塗醫 著
新華出版社 2021年2月
定價:44.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