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當下,家長們的頭等大事就是是孩子的健康了,家長們無時無刻不在呵護着孩子,孩子們的食物越來越豐富,孩子吃得好,喝得好,睡得好,但是營養不良的孩子依然大有人在。
什麼是營養不良
營養不良在醫學上又叫做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是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蛋白質或者熱能的攝入不足,或者消耗增多引起的慢性營養缺乏病,多見于嬰幼兒。很多家長都以為營養不良隻會是孩子身體弱一些,是不起眼的小毛病,這是錯誤的想法。
營養不良會引起身體各個系統功能低下,不愛吃飯、嘔吐、腹瀉、免疫功能低下及其合并各種感染,神經系統反應遲鈍、記憶力減退。使孩子原本免疫力低的身體更弱,還會出現消瘦、食欲不振、貧血這些病症,還會影響孩子以後的身高和體重。所以家長不要再說營養不良是小毛病了,任何小毛病一旦發展,在孩子身上都是嚴重的大問題,必須提早預防。
營養不良有什麼表現
1.情緒變化
如果孩子情緒不佳,尤其發生明顯異常變化時,應懷疑體内某些營養素已告缺乏。如果孩子郁郁寡歡、反應遲鈍、表情麻木,說明體内缺乏蛋白質與鐵質,營養不良對孩子的情緒有很大的影響。在與小朋友玩樂時憂心忡忡、驚恐不安、失眠健忘,這就是體内b族維生素不足。對一些小事固執任性、膽小怕事,一般是因為維生素a、b、c與鈣質攝取不足而造成。
2.面部有斑
如果孩子的臉上出現一片或幾片色素減退性、圓形或橢圓形斑片,初為淡紅,後轉淡白,邊緣清楚,上面覆蓋少量細小鱗屑,并有輕度瘙癢感。除臉部外,上臂、頸部或肩部等處也可見到,這是一種皮膚病,因為維生素短缺而造成的,這也是孩子營養不良的早期信号,也是最容易看出孩子營養不良的表現。
3.身體特征
孩子營養不良一般為消瘦型,孩子身高和體重相比同齡人低,皮下脂肪減少、皮膚幹燥、失去彈性和光澤、頭發少和幹枯、體弱無力、煩躁不安或抑郁無表情、手足發涼。
家長應該怎麼做
孩子的飲食是主要部分,孩子的飲食一定要營養均衡,多吃些含維生素多的食物,肉食類也不可少,定期适當的魚肉或牛肉,每天要保證孩子補充足夠的水分。家長要增加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攝入,如粗糧、蔬菜、水果,蛋黃、肝髒等。不過,肝髒中含有較多的膽固醇,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所以,如果發現有營養不良的問題,應及時咨詢專業的醫生和營養師。孩子體重過低說明體内供熱營養素不足,可增加糖類和脂肪的攝入量。
另外還得讓孩子多進行戶外運動,保持身體的鍛煉,身體自身的提升是很重要的:作息要規律,孩子還小,一定不能熬夜,要早睡早起;保持心情愉悅,開朗自信,對任何事物都有積極的興趣。為了孩子的身體健康,家長應該在生活中各個方面都幫助到孩子,讓孩子開心快樂地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