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有老人,歲數大了,需要吃些營養滋補品,除了每天一個雞蛋以外,隔三差五,我還會煲雞湯給老人喝,雞湯是一種傳統的湯菜,可以增強免疫力,減少風寒感冒,尤其是體弱多病的老人,趁着老人休息,我趕往菜市場挑選母雞,一結賬價格還不貴,老闆說是土雞,就剩沒幾隻了,回到家之後我才發現,雞肚子裡有很大一塊黃油,心想這是上當了,怪不得便宜呢,打算返回去退掉,老人看見卻說賺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聽老人說完,我才明白怎麼回事,在最早的時候,物資匮乏,想吃雞肉、豬肉隻有等到過年的時候,才能有希望,因為收入緊張,不可能時時刻刻買肉吃,所以自家會散養幾隻雞,一頭豬,兩隻羊之類的,可以賣錢,也可以炖着吃,算是靈活運用。
家庭喂養的母雞,在年關宰殺的時候,就容易出現黃油,大家請注意,無論飼養雞,還是散養雞,并不是每一隻雞都有雞油,必須達到以下兩個條件,才有幾率出現。
一、喂養時間雞内出現黃油的情況,雞最少要喂養八個月,随着時間的推移,喂養時間越久,出現黃油的幾率越高,黃油面積越大,現在市場上的雞肉,都是速成雞,打藥打激素,一般三個月就出欄了,一般不會出現黃油。
二、喂養飼料
規模化飼養的雞吃什麼?全是一些含鹽量高的飼料,而散養的走地雞,吃的全是五谷雜糧,昆蟲,剩菜剩飯,從營養攝入上來說,兩者就完全不在一個檔次,重點來了!隻有吃玉米的散養雞,才有幾率出現雞油,這屬于營養物質過剩,雞消化不完,轉而堆積成了雞油,公雞、母雞都會出現,公雞更大。
出現雞油的雞,最适合炖湯了,雖然雞油大,但是也不用全放進去,根據自己的情況,少量多次放入即可,炖出來的雞湯,上面飄着一層油花,黃顔色特别漂亮,從營養價值來說,比飼料雞強出很多。
在古代的時候,雞油還是個好東西,人們會把雞油煉化,一斤能出三四兩,用這個油炒菜、做湯,味道都特别的鮮,就連宮廷裡面,也是如此,比豬油還要香不少。
除了黃油以外,現在雞肉也沒原來好吃了,原來都是養着吃,一年殺兩三次,放些土豆塊,炖上滿滿一大鍋,那味道别提多香了,無需放過多的調味品,隻需鹽就可以,雞肉自身散發出的味道,香味撲鼻。
過去在農村生活的時候,平均每一家都要有十來隻雞,除了雞之外,還有鴨子、鵝和羊,主要是自己吃,原來的人習慣走親戚,必須好好招待一番,都是拿自己的真心,去換别人的真心,讓客人吃好喝好,是最大的心願。
現在生活條件提高了,過去的那一批人歲數也大了,在養也麻煩,都搬進了新樓房,翻蓋了老房子,家家戶戶修得很漂亮,誰還養那玩意呢?散養的雞鴨鵝好處有,但是壞處也有,那就是衛生,需要時刻打理,雞鴨随地大小便,弄得到處都是,院子裡臭氣熏天,所以說,慢慢的也就沒人養殖了。
養殖的母雞,一年半大概四斤左右,金黃色的油,那時炖母雞,門外老遠都聞到香氣,有的人家還會把門鎖上,别讓人前來蹭飯。
現在的人經常吃飼料雞,偶爾碰見散養雞,竟然都變得不識貨了,就像這次的“雞油事件”一樣,差點鬧出了烏龍。
禁止抄襲,我是小食味,熱愛美食,每日更新家常菜和面食的做法,關注我每天學習做菜,總會給你驚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