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阿爾·泰勒(Al Taylor)在其富蘭克林街工作室,紐約,1986年11月,攝影:©Peter Bellamy
在上世紀後半葉的紐約,有這樣一位不走尋常路的藝術家:他和羅伯特·勞森伯格共事,與色域繪畫、極簡主義藝術家交好,卻不曾歸屬任何流派;他從二維繪畫轉向三維“雕塑”,卻始終自稱為“一位畫家”。近日,該藝術家首次亞洲個展“阿爾·泰勒:色彩的遊戲”已在卓納畫廊香港空間啟幕。今天,時尚芭莎藝術帶你了解這位“另類”的畫家。
01 糅合
上世紀80年代初,阿爾·泰勒自紐約南下,目的地是非洲。他很快體會到一種久違的平和,是源自人身的渺小置身曠野草原,還是作為異鄉客的疏離情感,後人無從得知。泰勒沒有留下太多痕迹。
但很快,其創作中出現了曾未有的元素:一種二維向三維轉變的姿态。此前于紐約生活的十年,泰勒在多元叢生的流派中穿梭,極簡主義、色域繪畫、波普藝術……即便誘人,他并未真正歸屬其一。相反,泰勒在喧嚣中完成了自己的躍進:事物被簡化為幾何結構,色彩的密度與邊緣若現的陰影卻昭示着平坦與縱深,畫面因此在抽象與具象中持續遊走。
阿爾·泰勒《無題》(Untitled),布面丙烯、醇酸樹脂顔料及石墨,193×297.2cm,1974-1977年 ©阿爾·泰勒藝術遺産,圖片由阿爾·泰勒藝術遺産和卓納畫廊提供
形式的質樸與顔色的俏皮組成了泰勒的藝術,也顯露出他獨特的人格,類似矛盾共存着的内斂與犀利。這似乎令其在非洲之旅中更敏銳地尋找到了轉變的着力點:時間。“非洲教會了我如何利用手頭的東西,特别是在烏幹達的時候。它教會了我幽默是一種比個人魅力更有用的工具。這是在藝術中使用幽默元素的許可。”泰勒這樣解釋道。
阿爾·泰勒《破界者》(Breakman),布面丙烯,81.3×66.4cm,1978年 ©阿爾·泰勒藝術遺産,圖片由阿爾·泰勒藝術遺産和卓納畫廊提供
于是,在“斯瓦西裡時間”(Swahili Time)系列作品中,鐘表被泰勒分解開來——心中那隻來自紐約的時鐘被當地的生活節奏打散,物品由此抽象起來,時間卻變得具象。他也鐘愛在《紐約時報》上呈現這塊鐘表,再選擇布面或彩繪木質背闆進行拼貼,時間分裂成兩種運行模式:黑白與鮮豔,緊湊和松弛。
阿爾·泰勒《觀看之時(亮相的時刻)》(MARA ONEKANNE「Time to Be Seen」),報紙上丙烯顔料,拼貼至彩繪膠合闆,80×64.8cm,1982年 ©阿爾·泰勒藝術遺産,圖片由阿爾·泰勒藝術遺産和卓納畫廊提供
以此為界,泰勒的二維繪畫逐漸走向三維,非洲之行正是過渡的初始。它開啟了一扇門,更多空間的隐喻和時間的運動被糅合一體,平面不再桎梏其創作。同時,“斯瓦西裡時間”的表達方式無疑是熟悉的。或許,這可追溯到泰勒與羅伯特·勞森伯格共事的那七年。這位傳奇藝術家的作品喚起了他對日常物的處理。那些生活中毫不起眼的事物在後來也将引領他突破二維,走向真實所處的那方空間。
阿爾·泰勒《照亮(變得明晰輕盈)》(PAMBAZUA「Become Clear, Get Light」),報紙上丙烯顔料,拼貼至彩繪膠合闆,120.7×100.3cm,1982年 ©阿爾·泰勒藝術遺産,圖片由阿爾·泰勒藝術遺産和卓納畫廊提供
02 通向三維
在美國中部,密蘇裡州一直是一片複雜的土地,為西部的門戶。迤逦的密西西比河穿州而過,留下峭壁與農田。1948年,阿爾·泰勒出生于密蘇裡州的一座自然景觀豐茂的小城斯普林菲爾德。70年代,他自堪薩斯城藝術學院畢業後移居紐約。
阿爾·泰勒在其沃克裡街工作室,堪薩斯城,密蘇裡州,1969年4月,阿爾·泰勒藝術遺産資料圖片
阿爾·泰勒《埃及繪畫》,布面丙烯及油彩,183.2×91.8cm,1978年 ©阿爾·泰勒藝術遺産,圖片由阿爾·泰勒藝術遺産和卓納畫廊提供
此後一段時間是泰勒二維繪畫的高峰期。在紐約,他結識了斯坦利·惠特尼(Stanley Whitney)、布萊斯·馬登(Brice Marden)和哈裡科·科曼(Harriet Korman)等藝術家,幾人的審美曾持續産生共鳴。但顯然,在色域的形态與極簡的表達外,泰勒繼承了密蘇裡的淳樸内核,并“幽默”地融入了異域風情。他也為自己是馬克·吐溫的同鄉感到驕傲,而後者正有着“美國幽默大師”之稱。
這令其創作與上述藝術家區分開來。那些明亮的色彩不屬于他,鋒利的圖案不屬于他,甚至“自我”也被其隐去。泰勒自顧自地創造着更深遠的語境,平實與慷慨才是他向觀者遞來的邀請函。
阿爾·泰勒《多瓦舞(舞蹈遊戲)》(MDOMWA 「A Dance Game」),報紙上丙烯顔料,拼貼至彩繪膠合闆,97.2×60.3×4.5cm,1980年 ©阿爾·泰勒藝術遺産,圖片由阿爾·泰勒藝術遺産和卓納畫廊提供
就如其作《鳥的草稿》,動物的形态被精簡成置于畫布中部的一對不太鋒利的喙,伸入天空或土地。他将不同尺寸的面闆拼湊于一起,在錯落裡呈現着平凡一景。“他對英雄主義或崇高都不感興趣,更傾向于腳踏實地。”那些喙在無意地排列中成為了一記掠影,極速飛躍的鳥群不正是類似形态?泰勒用繪畫誠墾地講述着他的觀察。而當這些逐漸臻于完美時,突破繪畫的限制成為了他的目标。
阿爾·泰勒《鳥的草稿》(Bird Draft),油彩及丙烯顔料,于兩部件油畫布面闆上,182.9×73.3cm,1979-1980年 ©阿爾·泰勒藝術遺産,圖片由阿爾·泰勒藝術遺産和卓納畫廊提供
于是,我們看到了他在非洲時期的轉變。緊接着,與勞森伯格相處的時光也終于點燃了他。他走向那些觸手可及的物品:掃帚、咖啡罐、油漆、膠帶,甚至釣魚浮标。然而,不同于勞森伯格對日常物與藝術界限的探索,泰勒僅僅在用“現成物”制作另一種繪畫。盡管,它們看起來多麼近似于雕塑。
03 雕塑般繪畫
藝術家米米·湯普森(Mimi Thompson)曾說:“對泰勒來說,最重要、對其作品影響最大的藝術家可能是馬塞爾·杜尚。二人共同關心的是:在美術理念的限制外,但在與藝術理念的對話中,制作一件物品。”
阿爾·泰勒《無題:(拉丁研究)》(Untitled: 「Latin Studies」),布面丙烯,228.6×114.3cm,1984年 ©阿爾·泰勒藝術遺産,圖片由阿爾·泰勒藝術遺産和卓納畫廊提供
這種作品很快出現在了泰勒的創作中。首先,“拉丁研究”(Latin Studies)系列成為了他的試驗田。剛開始,僅是懸浮在畫面中的線條呈現出不同尋常的空間感;接着,線條“奪框而出”。它們以巧妙的方式被泰勒搭建起來,看似遠離了繪畫,實則與之格外相近。
對此,泰勒解釋道:“這些作品完全與雕塑性的思考無關,而是來自一系列‘更平面化’的傳統。我真正追求的是找到一種方式,創作出能讓你四下觀看的畫。就像一位桌球手,我想仔細地考量每個角度。”
阿爾·泰勒《無題(廣播)》(Untitled「Broadcast」),以釉彩繪制的木質帚柄、闆條、帶粉狀顔料的丙烯及多層強化“富美家”膠木,覆于繪以丙烯顔料的膠合闆上,52.4×50.2×52.7cm,1985年 ©阿爾·泰勒藝術遺産,圖片由阿爾·泰勒藝術遺産和卓納畫廊提供
泰勒提供的觀看方式,即以不同的角度觀察其作,令其三維作品“面面皆畫”。對他來說,世界在視覺上是平的,而在經驗上卻是多維的。1986年,“帚柄”(Broomsticks)系列随之誕生——他在紐約街頭的垃圾堆裡搜羅到的木工廢料派上了用場。其中,一些作品被安置在展牆上進行呈現:将木條釘在牆上,剩餘的部分懸在半空。仍是那些線條、陰影與泰勒式的視角,令作品在二維與三維中遊走。可以說,這與其晚期的繪畫作品别無二緻。
阿爾·泰勒(Al Taylor)《無題》(Untitled),木、乳膠和丙烯顔料、鉛筆,61×43.2×61.6cm,1986年 ©阿爾·泰勒藝術遺産,圖片由阿爾·泰勒藝術遺産和卓納畫廊提供
“帚柄”的另一條線索則藏在作品的标題中。以纖維闆與木條搭成的作品被冠上“騾頭”的名字;從天花闆上垂落的連成一線的各色帚柄則叫做“急流”;以金屬棒支起的一套帚柄又被稱為“撒棍遊戲”……這就像泰勒為人們創作的謎語。
他肯定能預料到:觀者正迷惑地思索這些“繪畫”,試圖從各角度查看以找到合理的解讀方式。而當逐漸接受泰勒的确是在創作一種微妙的境地時,側過臉、瞥向展簽,他們就會為其幽默忍俊不禁……
阿爾·泰勒《無題:(撒棍遊戲)#2》(Untitled:「Pick-Up」#2),以釉彩繪制的木質帚柄、丙烯顔料及鋁合金棒,47.3×115.6×119.4cm,1990年 ©阿爾·泰勒藝術遺産,圖片由阿爾·泰勒藝術遺産和卓納畫廊提供
這是對泰勒的創作至關重要的十年。自紐約、非洲、“拉丁研究”到“帚柄”,他終于抵達了目的地,且無關主流,隻有于自身領域中的不斷深入。此後的時光,泰勒持續探索着平面與線性的關系,在二維世界裡制作出一件又一件三維的奇迹,拓寬着“觀看”的疆域。
然而1999年,泰勒罹患肺癌,于紐約去世。戛然而止的職業生涯為其藝術蒙上了神秘色彩。泰勒不會了解此後人們對其創作的那片天地的意猶未盡:2006年,德國國家圖形藝術收藏會在慕尼黑為他舉辦了回顧展;2011年,該館再度為其舉辦回顧展并巡展至丹麥的路易安那現代藝術博物館;其作也被大英博物館、蓬皮杜藝術中心、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等重要機構所珍藏。
阿爾·泰勒《[無題]》(「no title」),以釉彩繪制的木質帚柄、經噴漆塗繪的柳桉闆,覆于繪以建築用漆的膠合闆上,172.1×27.9×64.8cm,1987-1988年 ©阿爾·泰勒藝術遺産,圖片由阿爾·泰勒藝術遺産和卓納畫廊提供
直至此時,或許人們才能夠領悟泰勒那些脫離喧嚣的藝術:沒有浮華的噱頭,隻有堅實笃定地前行。當然,他會帶着自己不變的、玩味的心态,借其冷靜的筆觸戲谑凝視着人群:仿佛這是一場遊戲,而他在窺探你是如何窺探着他。
正在展出
展覽:阿爾·泰勒:色彩的遊戲
時間:2022年9月15日-10月22日
地址:中國香港中環皇後大道中80号
H Queen's 5-6樓
編輯、文于明祎
本文由《時尚芭莎》藝術部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