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6月14日電 (記者王仁宏)據生态環境部消息,近日,生态環境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科學技術部、财政部、自然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應急管理部、中國人民銀行、中國科學院、中國氣象局、國家能源局、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等17部門聯合印發《國家适應氣候變化戰略2035》(以下簡稱《适應戰略2035》),對當前至2035年适應氣候變化工作作出統籌謀劃部署。
《适應戰略2035》完整、準确、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發展與安全,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堅持減緩和适應并重,把握紮實開展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契機,将适應氣候變化全面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推進适應氣候變化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強化自然生态系統和經濟社會系統氣候韌性,構建适應氣候變化區域格局,有效應對氣候變化不利影響和風險,降低和減少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災害損失,助力生态文明建設、美麗中國建設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适應戰略2035》在深入評估氣候變化影響風險和适應氣候變化工作基礎及挑戰機遇的基礎上,提出新階段下我國适應氣候變化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标,進一步明确我國适應氣候變化工作重點領域、區域格局和保障措施。《适應戰略2035》明确當前至2035年,适應氣候變化應堅持“主動适應、預防為主,科學适應、順應自然,系統适應、突出重點,協同适應、聯動共治”的基本原則,提出“到2035年,氣候變化監測預警能力達到同期國際先進水平,氣候風險管理和防範體系基本成熟,重特大氣候相關災害風險得到有效防控,适應氣候變化技術體系和标準體系更加完善,全社會适應氣候變化能力顯著提升,氣候适應型社會基本建成”。
據生态環境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與2013年《國家适應氣候變化戰略》相比,《适應戰略2035》具有四個特征:
一是更加突出氣候變化監測預警和風險管理,提出完善氣候變化觀測網絡、強化氣候變化監測預測預警、加強氣候變化影響和風險評估、強化綜合防災減災等任務舉措;
二是劃分自然生态系統和經濟社會系統兩個維度,分别明确了水資源、陸地生态系統、海洋與海岸帶、農業與糧食安全、健康與公共衛生、基礎設施與重大工程、城市與人居環境、敏感二三産業等重點領域适應任務;
三是多層面構建适應氣候變化區域格局,将适應氣候變化與國土空間規劃結合,并考慮氣候變化及其影響和風險的區域差異,提出覆蓋全國八大區域和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黃河流域等重大戰略區域适應氣候變化任務;
四是更加注重機制建設和部門協調,進一步強化組織實施、财政金融支撐、科技支撐、能力建設、國際合作等保障措施。
生态環境部将會同有關部門做好《适應戰略2035》組織實施工作,加強統籌指導和溝通協調,強化信息共享和支撐保障,推動各領域、各地方不斷強化适應氣候變化行動,提高我國适應氣候變化能力。
一圖讀懂《國家适應氣候變化戰略2035》(來源:生态環境部)
來源: 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