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指引》
解答溶液pH變化圖像問題三步走
①一看起點:起點描述的是起始液的pH,可以判斷起始溶液的酸堿性。若起點pH小于7,則起始溶液為酸性溶液,若大于7則為堿性溶液。
②二看終點:終點描述的是最終所得溶液的pH,據此可判斷最終所得溶液的組成成分,若pH小于7,則酸過量;若大于7,則堿過量:若pH等于7,則恰好完全反應,溶液呈中性。
③三看曲線的變化趨勢:曲線的變化趨勢反映的是整個過程中溶液pH變化情況,要根據反應原理正确判斷pH是逐漸增大還是逐漸減小,結合起點pH,可判斷滴加的溶液。
在解答強酸強堿之間中和反應的圖像題時注意以下幾點:
(1)當起點的pH大于7時,原溶液是堿性溶液,此時是向堿中滴加酸;當起點的pH小于7時,原溶液是酸性溶液,此時是向酸中滴加堿。
(2)曲線上pH大于7的點表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質是未反應的堿和生成的鹽;曲線上pH等于7的點表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質是生成的鹽;曲線上pH小于7的點表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質是未反應的酸和生成的鹽。
典型例題
【分析】向一定體積的NaOH稀溶液中逐滴滴加稀鹽酸,溶液pH的變化曲線的變化趨勢為:原溶液氫氧化鈉溶液顯堿性,pH值大于7;把鹽酸溶液逐滴滴入,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中和至恰好完全反應,pH值等于7;再滴入鹽酸,鹽酸過量,溶液呈酸性,pH值小于7。
【解答】解:氫氧化鈉溶液顯堿性,堿性溶液的pH大于7;向NaOH溶液中不斷滴加鹽酸溶液時,鹽酸與氫氧化鈉發生中和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生成的氯化鈉溶液呈中性,由于氫氧化鈉減少,所以溶液的pH不斷減小,中和至恰好完全反應,溶液呈中性,溶液的pH等于7;再滴加稀鹽酸,鹽酸過量,溶液顯酸性,溶液的pH小于7。
故A圖象溶液pH變化的曲線合理。
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中和反應及其應用,掌握溶液的酸堿性和溶液pH大小之間的關系、從數形結合的角度理解中和反應是正确解答本題的關鍵。
【分析】A.根據c點的pH小于7,溶液顯酸性,據此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a點的pH大于7,溶液顯堿性,據此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由a到b點的pH值的變化是從大于7逐漸的減小到等于7,進行分析解答.
D.根據圖象中pH值的變化是從大于7逐漸的減小到小于7,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c點的pH小于7,溶液顯酸性,故錯誤;
B.a點的pH大于7,溶液顯堿性,溶液中的溶質是硫酸鈉和氫氧化鈉,故錯誤;
C.由a到b點的pH值的變化是從大于7逐漸的減小到等于7,可以說明酸和堿發生了中和反應,故正确。
D.由圖象可知,pH值是開始時大于7逐漸的減小到7然後小于7,可知原溶液顯堿性,然後不斷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減小,說明是把稀鹽酸滴加到氫氧化鈉溶液中,故錯誤。
故選:C。
【分析】A、根據圖象中pH值的變化是從大于7逐漸的減小到小于7,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橫坐标的含義,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A點時溶液的pH大于7,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B點時溶液的pH等于7,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由圖象可知,pH值是開始時大于7逐漸的減小到7然後小于7,可知原溶液顯堿性,然後不斷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減小,說明是把稀鹽酸滴加到氫氧化鈉溶液中,故選項說法錯誤。
B、是把稀鹽酸滴加到氫氧化鈉溶液中,a克是指加入稀鹽酸溶液的質量,故選項說法錯誤。
C、A點時溶液的pH大于7,顯堿性,氫氧化鈉有剩餘,A點時,溶液的溶質為氫氧化鈉、氯化鈉,故選項說法正确。
D、B點時溶液的pH等于7,顯中性,由于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溶質質量分數不一定相同,則稀鹽酸和加入的氫氧化鈉溶液質量不一定相同,故選項說法錯誤。
【分析】(1)根據溶液的pH值判斷反應的情況;
(2)利用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分析,
(3)根據氫氧化鈉的質量結合化學方程式計算硫酸的質量。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和推斷的能力,計算時要注意規範性和準确性。
【分析】A、根據在0s至40s之間,溶液的pH小于7,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20s時,溶液的pH小于7,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60s時溶液的pH大于7,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圖象中pH值的變化是從小于7逐漸的增大到大于7,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在0s至40s之間,溶液的pH小于7,顯酸性,溶液中的溶質為HCl、NaCl,故選項說法錯誤。
B、20s時,溶液的pH小于7,顯酸性,故選項說法錯誤。
C、60s時溶液的pH大于7,顯堿性,取适量所得溶液加入鋅粒,沒有氣泡産生,故選項說法錯誤。
D、圖象中pH值的變化是從小于7逐漸的增大到大于7,可知原溶液顯酸性,然後不斷的加入堿性溶液,使pH增大,說明是把氫氧化鈉溶液滴加到稀鹽酸中,故選項說法正确。
故選:D。
【解答】解:A、由圖象可知,pH值是開始時大于7逐漸的減小到7然後小于7,可知原溶液顯堿性,然後不斷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減小,說明是把稀鹽酸滴加到氫氧化鈉溶液中,故選項說法錯誤。
B、恰好完全反應時pH等于7,約70秒時pH等于7,恰好完全反應,故選項說法正确。
C、溫度的變化,可能是滴加稀鹽酸的過程中溶于水造成的,不能直接證明二者發生化學變化,故選項說法錯誤。
D、中和反應放熱,但放熱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如氧化鈣與水反應,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B。
【分析】A、根據恰好完全反應時pH等于7,進行分析判斷。
B、a點時溶液中的pH大于7,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溶液的溫度變化圖,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B點時溶液放出的熱量最高,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恰好完全反應時pH等于7,當氫氧化鈉溶液加入20克時恰好完全反應,故選項說法錯誤。
B、a點時溶液中的pH大于7,顯堿性,溶質為氫氧化鈉和氯化鈉,故選項說法正确。
C、由溶液的溫度變化圖,溫度上升是由于中和反應放熱,溫度下降是因為增加液體降溫,故選項說法正确。
D、B點時溶液放出的熱量最高,B點時溶液中的溶質為氯化鈉,故選項說法正确。
【分析】氫氧化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
顯酸性溶液和顯中性溶液都不能使酚酞試液變色,顯堿性溶液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色;
反應物濃度越大,反應速率越快。
【解答】解:A、由圖可以看出是向鹽酸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在a、b、c三種曲線所示的實驗中,恰好完全反應,即pH=7時,需要氫氧化鈉溶液體積相等,因此所用鹽酸濃度越大,需要加入的氫氧化鈉溶液濃度也越大,V時氫氧化鈉溶液過量,所得溶液的pH越大,該選項說法正确;
B、是向鹽酸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在a曲線所示的實驗中,若用酚酞做指示劑,酚酞溶液由無色變為紅色,該選項說法不正确;
C、在a、b、c三種曲線所示的實驗中,由于反應物濃度不同,反應速率不相同,該選項說法不正确;
D、在a、b、c三種曲線中,最終a、b、c都顯堿性,該選項說法不正确。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物質的性質,解答時要根據各種物質的性質,結合各方面條件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正确的結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