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蘇東坡的文學成就,衆所周知也沒有什麼新奇的。
今天主要想說說他是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美食博主的,畢竟這種難得一見的小可愛,中國上下幾千年就出了這一個。
01
人生如逆旅,一逆逆到底
蘇轼的仕途可以說是相當不順了。
按理說蘇轼十八歲進京趕考被歐陽修賞識和力捧,各種彩虹屁狂吹,從此名動京師。人生應該一帆風順才對。
然而從跟王安石政見不合開始,蘇轼這官場之路就開始坐上過山車了。
蘇轼運氣好的時候,擔任過皇帝日常生活的秘書、中央政府的秘書長、國家級院士,負責為皇帝起草文件。
運氣差的時候,蘇轼被貶成縣級民間自衛隊的副隊長,或者天邊蠻荒小島上的八品小官。
蘇轼做官,不是大喜就是大悲~
他這一生共在14個州縣擔任過職務,足迹遍布神州大地,也吃遍了神州大地。
02
詩詞其實都是菜譜
人家的人生都是起起落落,他是高開低走,起起落落落……一路被貶。
這換誰誰都想拿塊豆腐撞死,蘇東坡不一樣,他拿塊豆腐隻會思考今晚我是吃麻婆豆腐還是白菜豆腐鍋……
公元1702年,蘇轼調任湖州,按照慣例向朝廷上表——《湖州謝表》。被時任侍禦史的何正臣彈劾,彈劾蘇轼用暗語譏諷朝政。這就是著名的“烏台詩案”。
蘇轼在牢裡被關了一百零三天,後被貶黃州。
剛到黃州的時候,蘇轼幼小的心靈還沒從巨大的打擊中恢複過來,加上黃州又窮又悶,蘇轼寫下了“赤壁三傑”。
發出無限感慨,“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因為沒錢,工作結束後他又帶領家人開墾城東的一塊坡地,種田幫補生計。“東坡居士”的别号就是這個時候他給自己起的。
等手頭稍微寬裕點了,蘇轼就開啟“食肉狂人”模式。古來君子遠庖廚,文人大多不會去碰庖廚這樣的大俗之物。
但是我們東坡不一樣,不會做飯的吃貨不是合格的美食博主。那會兒豬肉不光不受上層人士待見,連窮人也不咋吃: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
他們不煮我來煮!我是中華小當家!蘇大爺發現黃州的豬肉又便宜又好,就改良了自己在徐州發明的第一道“蘇家菜”——回贈肉。
新菜品相當成功,得到大家的一緻好評。蘇轼很亢奮,唰唰唰寫下菜譜《豬肉頌》:
“淨洗铛,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開開心心給新菜起名“東坡肉”。
據食客汪曾祺先生考證,蘇東坡還“愛吃豬頭,也不過是煮得稀爛,最後澆一勺杏酪。——杏酪想必是酸了吧唧的,可以解膩。”
蘇轼算是在食物界開啟了豬肉的高光時刻,後人在花式吃豬肉這條路上一發不可收拾。
做肉不過瘾,他還愛吃魚。就連他去赤壁遊覽的時候,都不忘了帶上魚,“攜酒與魚,複遊于赤壁之下”。為此他又寫了一首詩來詳細講解這道魚的做法,即《煮魚法》:
“在黃州,好自煮魚,其法:以鮮鲫或鯉魚治斫,冷水下。入鹽于堂法,以菘菜筆之,仍入渾。蔥白數莖,不得掩半,熟入生姜、蘿蔔汁及酒各少許,三物相等,調勻,乃下。臨熟,入桔皮片,乃食。”
蘇東坡一生創作的詩詞中關于“吃喝”的詩詞就高達四百餘首。留下了代代相傳的“東坡”菜譜。
03
一路貶一路吃
宋哲宗繼位期間,新舊黨之争愈演愈烈。
蘇轼因為得罪了當朝保守派司馬光(沒錯,就是那個砸缸的)再次被貶,這次被流放到了跨越大半個中國的廣東惠州。
到了惠州,蘇轼在集市上發現了羊肉,但是沒錢沒權的,買羊肉也搶不過那些達官貴人呐。
于是他私下裡就叮囑屠夫,把沒人要的羊脊骨給他留着,等沒人的時候自己去取。
對于羊脊骨他自有一套做法,先将羊脊骨徹底煮透,再用酒澆在骨頭上,點鹽少許,用火烘烤,烤的是滋滋冒油,等待骨肉微焦,便可食用。
蘇東坡吃的相當開心,然後興沖沖給弟弟蘇轍寫信,安利這種吃法,還調侃說:這種吃法是不錯,隻是圍繞在身邊的幾隻狗都很不開心。
沒錯,讓狗不開心的這貨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羊蠍子“。
不光愛吃,蘇大胃還特能吃:”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荔枝這個東西吃多上火,這一天幾百顆的磕,終于他患上了痔瘡。
但是wuli坡坡依然選擇站在吃貨前線,決不退縮。他自創茯苓療法,靠着食補食療來給自己回血。
再後來,蘇轼又又又又被貶了,這次被貶到了更遠的儋州(今海南儋縣)。這也是他放逐之路的終點站。
當時的儋州是”一去一萬裡,千知千不還。“的鬼門關。
已經60歲的蘇東坡在那裡過起了“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冬無炭、夏無寒泉”的辛酸生活。
那裡屬于未開化之地,蘇大爺隻能跟着當地人過着原始人的生活,抓野味吃。所謂野味,就是果子狸、蝙蝠、蛤蟆,以及蜜唧(剛出生的粉紅色小老鼠)。
直到他遇見了生蚝。同樣摩羯座的韓愈曾在廣州吃過生蚝,但他隻能勉強吃進一點,并且吓得冒汗,因為“不知道自己吃進去了什麼東西”。
而蘇東坡則是寫信給他兒子詳細介紹了生蚝的烹制方法:可以跟酒拌在一起,放在鍋裡煮,也可以放在火上燒烤,并說自己從未吃過如此鮮美的食物。
結尾還不忘提醒他:兒子,千萬不要告訴朝廷裡那些人。我怕朝中士大夫跑海南來跟我搶生蚝。
04
能吃是我的超能力
沒有什麼能夠阻擋,蘇轼對吃的向往。
有一次他得了紅眼病,别人告訴他要少吃肉類葷腥,他聳聳肩說:“我嘴上說着不要,但是身體卻很誠實。”
餘患赤目,或言不可食脍。餘欲聽之,而口不可,曰:“我與子為口,彼與子為眼,彼何厚,我何薄?以彼患而廢我食,不可。” ——《東坡志林·疾病》
蘇轼給自己寫過一篇《老饕賦》,也可以叫作《孤獨的美食家-北宋篇》,主要是寫他認為這世間最快樂的事兒是啥。
大意是:世界上最頂級的美食,就要用最好的廚子、最新鮮的水、最潔淨的餐具和燒得恰到好處的柴火。……吃肉,隻選小豬頸後部那一小塊;吃螃蟹,隻選秋風起、霜凍前最肥美的螃蟹的兩隻大螯。蟹還要和着酒糟蒸,稍微生些吃。天下這些精美的食品,都是我這個老吃貨所喜歡的。這還不算完,還要有美豔的大國美女伴奏樂舞,還要有頂級葡萄美酒助興,吃飽喝足嗨完之後一睜眼:今天也是元氣滿滿的一天哦!
蘇轼一生是很糟糕的,但是對蘇轼來說那些都是浮雲。
“此心安處是吾鄉已”,誰要談理想這麼虛無的東西 ,小爺我隻談吃喝。
借用蔡瀾先生的一句話,可以更好的理解蘇轼:
“沒有比吃東西打發時間更好的了,而且飽腹的感覺,永遠是一個很好的感覺。”
哦對了,蘇轼的先祖叫蘇味道。嗯……你品
點贊瘦十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