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 金艾琳
8月8日,全球電子商務物流創新發展論壇在鄭州經開區E貿易博覽交易中心舉辦,該論壇為第六屆跨境電子商務大會的首場平行論壇。論壇現場,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大衛對于國際化物流的問題,提出了相關看法。
“整體上來講,強大的平台和我們自己的物流支撐體系,不管是阿裡、京東,或者是三通一達、順豐等等,我們國家的物流應該說還是很強大的。再加上我們強大的海運能力、陸路運輸能力、卡車運輸能力,中國内陸地區物流系統也很發達。”張大衛說。
“但是我們國際物流卻存在很大的問題。”張大衛表示,特别是國際物流的倉儲、物流的分撥、終端配送、航空物流等等,在國際化這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國際物流發展上,張大衛提到了兩個痛點。其中之一是海外倉的問題。張大衛發現,海外倉在規模化經營、功能、融資能力上存在問題。此外,海外倉的貿易管理體制和方式有待提高。他提到,國際上的一些海外倉,缺乏現代的信息系統,很多數據沒有辦法生成,貿易的真實性沒有辦法進行核實。而在海外倉屬性上,張大衛提到,企業自有倉比較多,公共倉、共享倉等等還是比較缺乏。
“到底我們應該把精力放在我們的樞紐倉上?還是放在終端配送倉上?”在海外倉功能判斷上,張大衛指出,海外倉功能的側重方向,需要認真研究。
而對于海外倉的發展,張大衛建議,要統籌考慮國際上的海外倉體系,既要在運輸能力、運輸網絡、運輸手段以及主要市場區域上結合中國企業的“走出去”,布局一些重要的樞紐倉,同時也要圍繞主要目标市場,多建設一些第三方倉、公共倉、共享倉,使跨境電商事業能以較低的成本經營,并促使産品能夠進入國際市場。
此外,張大衛提到,要盡快解決海外倉功能不足問題,要把貿易管理方式向國外複制。
“特别是我們既然已經有了中國的1210這種模式,我覺得我們完全可以通過一些國際多、雙邊談判,或者說海關的互認,來解決我們跨境電商出口難的問題。”張大衛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