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詩歌
語言工作者活躍在跨文化、跨語言交際的第一線,對語言和文化的傳承、發展和走向發揮着舉足輕重的作用。中文是我們的母語,但我們是否真正了解中文?這一語言都有哪些特點?中文和英文都有哪些重要區别?我們将帶着這些問題,與你共同賞析七首耳熟能詳的中國古代詩歌作品,以詩看中文,以詩品中文。
1. 中文多重複,英文多變化
中文重重複,《子衿》充分體現了這一特點。構詞層面的重複與段落層面的重複層層疊加遞進,寥寥數語,一個女子思念心上人的形象、千回百轉的幽思即躍然紙上。與中文相比,英文則注重變化。利用豐富的名字詞彙、替代形式等手段盡量避免重複,除非是出于特殊的修辭需要。此處譯文将“青青子衿”處理為“Blue-collared lad”,”悠悠我心/悠悠我思”處理為“you've long been in my heart/you're in my loving thoughts”即體現了中英文之間這一重要差異。值得一提的是,中文的重複并非機械、死闆的重複,而是參差、多樣的重複,可謂同中有異,異中有同。意思上不單調重疊,語音上卻工整有序,抑揚頓挫,朗朗上口。
2. 中文表意,英文表音
中文是表意文字,一個字即可表示一個概念,同時對應一個單一的音節。英文為字母文字,與語音有更直接的對應關系,不同含義的詞多為不同發音。在本詩中,譯文為了傳達同樣的意思,須使用參差不齊的音節、單詞和句法結構,但原作的形态之美、對仗關系、韻律之美則難以複制。
3. 中文少代詞,英文多代詞
在本詩的譯文中,譯者以第二人稱形式生動還原了當時的場景,多次使用“you”, “your”, “my”, “it”, “mine”等人稱代詞和物主代詞,體現了英文頻繁使用代詞,指代關系清晰的特點。與之相比,中文雖然注重人稱,多以人為主語,但主語卻往往被隐藏。例如,在原作中,“玉碗盛來琥珀光”、“不知何處是他鄉”都隐去了動作背後的“人”,卻并不妨礙讀者從上下文中做出清晰推斷。這也進一步說明了中文注重語境的特點,脫離了上下文,就無從談翻譯。
4. 中文簡短,英文複雜
中文為分析語,英文為綜合語。分析語沒有形态變化,靠語序和虛詞來表達語法關系;綜合語則通過形态的曲折變化來表達語法關系。這與中文的表意、意合特點共同作用,賦予了中文簡短、凝練的語言特點,多用散句、松句、流水和并列結構,長度以中短居多。相比之下,英文因豐富的形态變化、環環相扣的語法結構、明确的語序和連接關系,呈現了冗長、複雜的語言形态。王維這首名作《鹿柴》用二十個字即完成了情景、視角、感官、邏輯關系的多層次轉換,營造了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豐富畫面,而英文譯者為了再現相似的語義關系、音韻和意境,幾乎用了長達原文兩倍的字數。
5. 中文多動詞,英文多名詞
中文頻用動詞,表達簡潔有力,具有動态的語言特點。相比之下,英文則多用名詞和名詞結構,更具靜态特點。杜甫的這首《春望》,短短五個字中即可有兩個動詞,铿锵有力,攝人心魄。而英文譯本則将“破“和“驚”分别弱化為系動詞結構“is broken”和“are fearful”,将“感”和“恨”弱化為動名詞結構,“連”弱化為副詞。整篇譯文雖符合英文語言特點,卻無法體現原詩的力道和文學價值。
6. 中文模糊,英文清晰
分析語和意合語使中文自然呈現模糊的特點。在蘇轼的這首《定風波》中,“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是被廣為傳頌的佳句。然而,是誰“歸去“?”歸去“哪裡?”也無風雨也無晴“又究竟指什麼?即使在中文譯本中,也存在多種解讀。在這一英譯中,譯者将”歸去“處理為”Let me go back!”, 另有譯本則處理為”I will go home”,“I carry on”等等。
7. 中文意合,英文形合
中文為“意合”語,多用并列結構,語義單位之間的邏輯關系靠讀者所理解的“意思”串聯起來,合為一體。英文則為“形合”語,多用從屬結構,各單位之間的邏輯關系由介詞、介詞結構、連詞、連接詞、動名詞等多種多樣的語法形式清晰體現。這首元代馬緻遠的著名散曲作品即充分體現了中文的意合特點。前三句全部由名詞詞組組成,多種景物并置,語言凝練至極,卻傳達出豐富深遠的意蘊。與之相較,英譯本須利用介詞,将邏輯關系由“隐”變“顯”,“小橋流水人家”被解讀為“一條小溪從一個村舍旁邊的一座小橋底下流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