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相信并嘗試用食物的“酸堿性”去改變身體的“酸堿性”,他們認為食物分酸堿性,人體也有酸性和堿性之分。酸性體質不好,是癌症的溫床,易使人得癌症;堿性體質好,身體更強健,還會少生病。所以有些人盲目吃堿性食物,企圖用堿性食物把人體改造成堿性。
關于酸堿食物和體質的問題,這裡再次鄭重地提醒大家,堿性食物沒有特殊的營養價值,也不能改變人體的“酸堿性”,人體沒有酸堿性。
一、酸性體質易得癌之說:本末倒置
癌症與酸性确實能扯上一點關系,腫瘤确實會導緻其周邊的微環境變酸。但反過來說是不成立的,并不是“酸性體質”誘發了腫瘤。
體液偏酸就會癌變的觀點與事實不符,“變酸”是癌變的結果而并非其原因,這種說法本末倒置。以糖尿病人酮症酸中毒為例,這是由于糖尿病引起的,或者是治療糖尿病過程中服藥不當造成的,而非是“酸性體質導緻的疾病”。
腫瘤周圍微環境的 pH 的确比正常組織和器官要低,這是因為癌細胞增殖快、無氧代謝旺盛,生成了更多的乳酸等酸性代謝産物,影響了腫瘤組織周邊組織液的pH。
腫瘤對體液酸堿度的影響隻局限于腫瘤組織周邊的微環境,尚無科學證據表明實體腫瘤會導緻整個身體的體液都“變酸”。
二、食物在體外确有酸性、堿性之分
在食物的化學研究中,根據食物在空氣中完全燃燒後所得的灰分的化學性質,食物确實分為酸性食物和堿性食物,或稱成酸食物、成堿食物。
食物灰分中若含有較多磷、硫、氯元素,溶于水後會因酸性陰離子占優勢而呈酸性,如灰分中含較多的鉀、鈉、鈣、鎂,則呈堿性。這種分類主要用于區分事物的化學組成,酸性食物主要包括肉、蛋、谷物、植物油, 堿性食物主要包括蔬菜、水果、牛奶、綠茶、藻類、豆類等。
食物酸堿性的劃分與食物本身品嘗起來的味道無關,醋雖然很酸,但是其最終代謝産物是堿性的,醋是生理堿性食品。
應特别注意的是,食物在體外可以有酸性和堿性劃分,但一旦食物被攝入體内,其酸堿性将被體内環境所改變。如食物在胃裡,和胃酸混合後,呈現酸性,在小腸内和腸液混合後,呈現堿性等。
三、食物酸堿性無法改變人體的“酸堿性”
食物進入人體後,經過消化吸收和複雜的代謝過程,形成的代謝産物有酸性的、堿性的,還有呈中性的。認為吃堿性食物就會代謝堿性産物進而影響人體變成堿性是錯誤的結論。
盡管人體代謝過程中不斷産生酸性和堿性代謝産物,但正常人體具有完整的緩沖系統和調節系統,包括體液、呼吸系統和腎髒,具有強大的自我調節酸堿平衡的能力,血液的酸堿度是各種代謝産物綜合平衡的結果,食物的酸堿性不可能改變人體的酸堿平衡。
假設“堿性食物能使人體變成堿性,堿性體質又非常的好”,人們大可不必費盡心思地去區分和吃那些堿性食物,每天喝蘇打水、綠茶,更簡單方便。
然而事實上,即便是天天喝蘇打水也無法改變人體體液整體的酸堿性,對局部組織器官體液酸堿性的影響也微乎其微,隻會中和胃酸和增加腎髒排堿功能的負擔。
四、人體根本沒有“酸性”“堿性”之說
人體酸堿性之說迷惑性很大,但根本經不起推敲。人體的體液有很多種,有偏酸性也有偏堿性的,很複雜。“酸堿體質”這個概念很模糊,沒有明确是根據哪種體液劃分的。
“酸堿體質”不可能依據強酸性的胃液劃分,最合理的假設應該是用血液的 pH 判定體質的酸堿性,那麼,人體分為酸堿性的說法根本不可能成立。
有生理學常識的人都應該知道:在正常生理狀态下,人體血液的 pH 精确、穩定地保持在 7.35 ~ 7.45,有一套動态平衡的代謝機制在控制。偏離這個範圍,就意味着身體出了問題。
pH 比這個範圍低,科學定義為酸中毒,比這個範圍高,對應的就是堿中毒,酸中毒和堿中毒都是必須接受專業治療的嚴重疾病。
退一步講,若人體有酸堿之分,且是根據血液 pH 劃分的。而健康人的血液 pH 在 7.4 左右,已經屬于弱堿性,并且有強大的調控機制穩定這個值。那麼,“酸堿體質”信奉者不必再對人體進行“堿性改造”了。
除了血液,人體有許多種液體:細胞内液、細胞外液(血漿、組織液和淋巴液),還有分泌的各種消化液、排洩出的汗液、尿液等,不同液體酸堿度不同,且相差很大,不可能統一為堿性。胃液是強酸(pH 為 1 ~ 2),皮膚是弱酸性,女性陰道内環境也是酸性,而且這些部位及其液體隻有保持酸性才能保證正常的生理功能。
※膳食建議
選擇食物不必糾結于“酸堿性”
食物酸堿性無法改變人體的“酸堿性”,人體根本不存在“酸堿性”之分。
我國大部分居民的膳食結構,本就以素菜為主,不必再過分追求堿性食物而偏廢酸性食物(肉類),平衡和多樣化的飲食結構才是健康的。
對比而言,堿性食物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因為堿性食物,如蔬菜、水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營養成分,産生的能量低,對一些慢性疾病有預防作用,而不是因為它的堿性。
作者:于康 北京協和醫院營養科主任 主任醫師 著名臨床營養學專家
來源:《吃的誤區》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