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儉乃國之美德?勤儉是美德“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盡管我國糧食生産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近些年,從堅決清理整頓“舌尖上的浪費”“酒桌上的應酬”,到遏制公款消費等各種違紀違法現象,再到發起吃盡盤中餐的“光盤行動”……經過有力整治,餐飲浪費有所改觀但不可否認的是,舌尖浪費現象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勤儉乃國之美德?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勤儉乃國之美德
勤儉是美德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盡管我國糧食生産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近些年,從堅決清理整頓“舌尖上的浪費”“酒桌上的應酬”,到遏制公款消費等各種違紀違法現象,再到發起吃盡盤中餐的“光盤行動”……經過有力整治,餐飲浪費有所改觀。但不可否認的是,舌尖浪費現象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有數據表明,中國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價值高達2000億元,被倒掉的食物相當于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從2012年起,中科院地理所課題組在北京、上海、成都、拉薩4個代表性城市的366家餐館開展了大量實地調研,報告顯示,我國餐飲業人均食物浪費量為每人每餐93克,浪費率為11.7%,大型聚會浪費則達38%,學生盒飯有1/3被扔掉。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來有之,宋朝名臣、史學家司馬光一生清廉節儉,正道直行,嚴于律己,及于家人,曾作《訓儉示康》告誡其子司馬康要以儉為美、清正自守,不可追求奢靡生活。父愛如山,深沉厚重,其言諄諄,其情切切,能給我們很多啟示。
一是,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在文中,司馬光精心選取6位古人及一名當朝者的成敗榮辱事例,耐心細緻加以點評。作為史學大家,他善以人為鏡,以史為鑒,用深邃的曆史目光觀照現實,指出尚儉崇廉是事業、人生的福祉,而奢侈縱欲則是敗家、喪身的禍端。振聾發聩,令人深省。
優秀的品質總是如影随形,節儉往往會催生廉潔,而廉潔亦會提高威望。為官者把儉樸和廉潔的關系理清楚了,節欲戒奢、戒奢從儉、以儉養廉,也就掌握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法寶。因此古時官吏的升遷考核,常将能否“節儉”作為一項基本内容。
二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奢侈一旦成為習慣,要想糾正很費事,必須付出巨大的努力。習慣了好的日子,就再也不能适應艱苦的歲月。人的消費習慣形成之後有不可逆性,即易于向上調整,而難于向下調整。尤其是在短期内消費是不可逆的,其習慣效應較大。這種習慣效應,使消費取決于相對收入,即相對于自己過去的高峰收入。消費者易于随收入的提高增加消費,但不易于收入降低而減少消費。
我們對于欲望既不能禁止,也不能放縱,對于過度的及至貪得無厭的奢求,必須加以節制。如果對自己的欲望不加限制,過度地放縱奢侈,沒能培養儉樸的生活習慣,會使自古“富不過三代”的說法成為必然。
三是,成由勤儉敗由奢。唐代詩人李商隐寫了一首《詠史》詩。詩的前兩句是:“曆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後來,“成由勤儉破由奢”演變為“成由勤儉敗由奢”,并作為諺語流傳下來,告訴人們,勤勞儉樸有助于事業的成功,貪圖享受則會帶來嚴重的惡果。
曆史上無數事實反複證明:艱苦奮鬥必得善果,驕奢淫逸必遭禍端。因此,司馬光對物質生活的态度,令人感歎,他身居高位,卻清正自守、克己奉公。人的物質觀往往就是他的價值觀,最能反映其人格境界和做事方向。司馬光所處時期,經濟繁榮、天下承平,士大夫們沉迷享樂,競相以奢華為榮,而司馬光獨能保持頭腦冷靜,居安思危,此家訓既是誡子,亦是表白自己不與世人同流的清慎品格。司馬光言傳身教,身體力行,後輩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皆有其節儉清廉之風。人皆愛其子,但相較于司馬光的以儉為美,清白傳家,有些人的教子觀何其短視,隻知為後輩積聚物質财富,卻不知為其精神添加滋養。當下不少“官二代” “富二代”鄙言陋行令人側目,其中既有家庭教育缺失之因,亦是家長自身不正,難以作範。如此即便縱有一時潑天富貴,又豈能恒長久遠?
壹點号風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