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回味的學校—記土默特左旗潘莊民族中學
作者:潘永斌
在土默川平原大黑河南岸。土左旗白廟子鎮潘莊村的西端,曾有一所閃耀着民族光輝的學校,土默特左旗潘莊民族中學,這所學校被譽為“圈地人成長的搖籃”。
說起土左旗潘莊民族中學,圈地人家喻戶曉,他是土默特左旗的一所直屬民族中學。他不僅在圈地人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在土默特左旗,乃至土默川平原上像一朵綻開的花蕾競相開放,他的豐碑将永遠載入圈地族源的培養人才的史冊中。
土默特左旗潘莊民族中學曆經趙登忠、趙克孝、劉應社、柴永清,李州平、杜玺剛、陳換文、趙克曉、黃文9位校領導。他們在辦學的旅程中曆經風雨,曆經坎坷,已走過了35個春秋的興衰曆史。
土默特左旗潘莊民族中學始建于1976年,初建校時校址選為圈地人的中心地帶-----白廟子公社潘莊大隊的西端。當校址确定後,在白廟子公社原黨委書記王銀柱的号召下,白廟子公社西邊11個自然村(張莊、趙莊、西王莊、三間房、毛扣營、潘莊、渾津橋、東王莊、四德堡、劉莊、得勝營)人民群衆積極響應,他們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全力支持。另外,全校教職工也為建校付出了艱辛的勞動,甚至付出了寶貴的生命。如:毛扣營村的李興老師,為建校舍用木材打樹時犧牲于樹場地。經過各方面的努力奮鬥,一所新興地圈地蒙古人的學校拔地而起,它就是白廟子公社白廟子第二中學。初建學校的校舍隻有兩棟,面積432平方米,包括辦公室和廚房。招生範圍,招收了來自潘莊民族學校升為初中一年級三個班的學生,總人數150名,其中蒙古族學生占70%。選調教職工40名(其中正式職工12名,臨時職工28名)。授課以漢語授課為主,并加授蒙古語文。經過這12名教職工的辛勤工作,1979年已初見成效,同年又開設了高中班試點教學。随着辦學質量的提高,生源和班級人數逐年增加,新的年輕教師也不斷湧入校内。學校的規模也進一步擴大,占地面積為23334.5平方米(包含操場與校田),校舍建築面積為3221.7平方米,6棟教室被中央馬路分割排列于兩旁,每棟教室可容納三個教學班。後又單設一棟教師辦公室、食堂、圖書室。1988年,白廟子公社第二中學正式更名為“土默特左旗潘莊民族中學”。由于面向全旗廣泛招生,周邊公社的學生慕名而來,學校招收了高初中以及補習班班級12個,每班人數嚴重超員,總人數達到1000人左右。住校人數多,而宿舍隻有一棟,住宿困難,來自外公社以及市區的學生,隻好借宿在潘莊、西王莊、毛扣營、渾津橋等周邊村莊。由于學生人數的增多,1987年的教職工人數由原來的12名增加到55名,此時已培養初中畢業生4567人,高中生1653人,考入大中專院校的達1000人以上,當地就業轉正的教職工達8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潘莊民族中學建校時的校長趙登忠。他在建校時為學校的生存和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趙登忠同志是潘莊民族中學的第一任校長,在建校初期,他抱着“識一方土、育一方人”的雄心壯志,承載着白廟子公社第二中學民族事業的重任。他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一年初見成效,二年穩步發展,三年大見成效的三年工作發展計劃。另外還建立了考勤制度,教職工管理制度,辦公制度,教職工獎罰制度,教師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等一系列制度,以制度規範約束人。首先趙校長以身作則,率先垂範,他成為遵守制度的楷模,他從不遲到早退。每當清晨他早早地起床查看校園的學生到校、上早自習的情況,教師到校情況,每當晚上他巡回于各教室内,觀察教師對學生的輔導,學生遵守紀律學習等情況。學校定時不定期的舉行學生家長會,及時的和家長取得聯系,使學生健康的成長起來。另外趙校長還不時的下班聽課,檢查教師的備課和批改作業等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批評指正,他不僅嚴抓教學,而且在學校教室、宿舍等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也付出了莫大的辛血。他從群衆來到群衆去,在日常生活中對教師也特别關心,問寒問苦,深得老師的好評。常言道:有什麼樣的校長就有什麼樣的學校。在趙校長精神的感召下,全校教職工精誠團結努力奮鬥,三年之後學校大見成效,表現在學生人數猛增,規模由小到大,影響也越來越大。1988年,白廟子公社第二中學更名為潘莊民族中學之後,來自白廟子公社、沙爾營公社、台閣牧公社,三兩公社、兵州亥公社以及呼和浩特市内等地的學生紛紛來此求學。1988年到2011年期間,承繼趙校長之後的領導們,他們開拓進取,學校各項工作都取得了顯著成績。校園進一步綠化和美化,興建了一棟宿舍,構建了投影儀,電腦,彩電,小汽車等。此時的潘莊民族中學已成為了一個有一定規模,環境優雅的全面實施義務教育教學的場所。1996年為止,學生人數除了達千人以上外,教職工已達71名。市教育局書記兼局長阿榮、旗教育局書記榮闆曉曾多次來校指導工作,新疆克拉瑪依的代表也來學校參觀,特别深入細緻的了解學校的辦學情況,并予以高度評價。由于上級領導的高度重視與關懷,教職工的共同努力,潘莊民族中學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市級教育教學能手、先進教師不斷湧現,考入大中專院校,中等師範學校、技工學校的人數不計其數。此時的潘莊民族中學已處于最盛時期,但後期因合校并點等形勢發展、客觀因素的變化,潘莊民族中學從此處于低谷階段,直到2011年土左旗潘莊民族中學被整合到了潘莊民族學校中,而潘莊民族中學的舊址已改建為潘莊民族學校附設幼兒園。
土左旗潘莊民族中學,經曆了35個春秋的興衰曆史,這所學校不存在了,但這所學校的建立,既凝聚了白廟子公社西11個自然村廣大人民群衆的汗水結晶,又造就了一批批祖國建設的合格人才。特别是為圈地内外民族生就近入學的學習提供了方便,也給民辦教師轉正,就業創造了條件 。一段令人難忘的回憶——潘莊民族學校的往事。
曆屆校友(名人錄)
由于事隔年代太久,曆屆校友現住址地域分散,工作單位不詳,短時間内調查了解、整理成錄較困難,故此隻能将知者錄入,如有漏缺,有待将後修訂補上,望校友諒解。
周和平 蘇柱柱 潘虎忠 潘月忠 劉彩豔 杜志剛 潘永富 潘海富 林 瑞 胡明河 李瑞懷 聶埃秀 劉柴榮 潘永斌 肖華 卞儉 郭瑞俊 張偉 李笑天 丁忠志 章文亮 蘭亮厚 劉來彪 蘭 毅 李 強 趙滿印 李喜喜 李文平 張鳳嶺 王文栓 趙雲卓 劉 英 張海波 杜财旺 郭文俊 王潤剛 李 瑞 徐 瑞 王紅用 李林在 趙和平 趙拉秀 王 慧 範瑞秀 王 震 趙呼和 趙金龍 趙俊林 潘永埃 趙金栓 杜文學 杜玺生 杜占成 王燕珍 王月蓮 趙志生 張還在 趙麗清 田 俊 趙麗如 門生亮 靳小林 王文俊 安高俊 陸新志 郝利民 喬 威 趙挨柱、潘志生、 趙天才 王喜民 付永亮 王茂柱 趙秀清 李景華 馬四子 劉潤虎
分享是一種美德轉載是一種動力 分享是一種美德
目前100000 人已關注加入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