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系辭傳》有言:“天下殊途而同歸,一緻而百慮。”統一,是中國人長久以來一直锲而不舍地追求着的一個願望,你會發現中國人遠比其他文化或國家對這個“詞”擁有着深深的執着。
在中國古代,湧現過一批大一統王朝,如始創大一統封建王朝的秦朝,享譽海内外、四方自願來朝的唐朝等等。
但更多的時候,中國古代還是處于一個戰火紛争的環境之下,魏晉南北朝、五代十國,甚至在部分統一的情況下也從未停止的來自邊境的騷擾。
在這些亂世之中,三國一向以群雄逐鹿、英雄輩出存在于所有人的認知。然而在魏國最終斬獲了這場較謀的勝利之後,曆史的走向卻往往出乎人的意料——蜀、魏、吳先後覆滅,三家歸晉。
抛開其他曆史因素,晉國能獲得最終的勝利,也得益于手下一大幫賢臣能将,赓續了一些三國時期特有的,或者說是整個封建社會在儒家文化影響下的名士風骨。
北宋程頤有言:“自古守節秉義,而才不足以濟者,豈少乎?……晉周顗、王導之徒是也。”
周顗何許人也?周顗,晉代著名的大臣,或許他的名并沒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是他的字如雷貫耳。他字伯仁,中國有一句流傳至今的諺語,說“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這個“伯仁”指的就是周顗。
我們都知道,在古代的選官制度的演變中,魏晉南北朝摒棄了漢朝由下而上推選人才的舉孝廉制度,采用了自上而下的九品中正制。
在周顗繼承父親的爵位之前,由于周顗本人素有美名,當地州縣多有征召周顗出來做官,但是都被周顗一一回絕了。
周顗為什麼會回絕州縣的邀請?其實不難理解,魏晉風骨是至今無論從曆史研究角度,還是從流行文化角度都非常熱門的一個話題,要了解魏晉南北兩朝,就必須了解這股區别于其他朝代的文人的風氣。
宋朝也以文人出名,如果說北宋的文人風骨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南宋的風骨是“緻主丹衷,傷時多故”,那麼魏晉的文人風骨便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提及魏晉名士,大家所熟知的是三曹、“竹林七賢”、謝安等人,阮籍青白眼區别待客、嵇康臨終前索琴而歎《廣陵散》、醉侯劉伶醉而裸奔、謝安淝水之戰人前狂喜,人後手舞足蹈以至于蹦斷了自己的鞋跟。
于是提及魏晉名士,我們都會想象他們是曠達的,是風流的,是極具個性的,但也是極難約束的。
周顗也是這種人,他嗜酒,醉而癫,最誇張的一次跑到人家宴席上脫衣服,也常常因為喝酒受到處罰和彈劾,但依然叫嚣自己喝酒沒有對手。
這樣的周顗,想必是不太樂意将自己綁在官場上的,但是後面繼承了父親的爵位的他,也不得不擔負起了自己的責任。
周顗和王導的情分程頤評價守節秉義之臣時,拿晉朝的兩個人舉了例,一個恰好是“我不殺伯仁”中的“伯仁”周顗,另一個恰好是“我不殺伯仁”中的“我”王導。
王導和周顗自幼相識,兩人之間的交往也傳出了許多空洞無物、不學嵇阮的美談。空洞無物講的是王導問周顗腹中有何物。
這幾乎是不太禮貌地指着人在問你肚子裡有多少墨水了,但周顗回答說:“空洞無物,但可以容納幾百個你這樣的人。”就這樣互相調笑,也并沒有使他們兩個人互生嫌隙。
不學嵇阮說的是有一次周顗在王導舉辦的宴會上吟歌頌詞,王導調笑周顗,問他是不是想學習嵇康和阮籍的風采。
周顗當即非常自然地回答王導說,有王導在這裡,他怎麼會舍近求遠去學習嵇康和阮籍呢?由此可見,兩人的關系真的非常的親密。
周顗之死在王氏以王導、王敦兩兄弟一文一武掌握了國家權力之後,王敦權勢震主,與晉元帝司馬睿多有摩擦,最終,在永昌元年,王敦進犯京師,史稱“王敦之亂”,在這次動亂中,周顗被王敦處死了。
按理說,有王導這一層關系在,又和王敦也是自幼相識,周敦萬不該落得如此下場。在王敦之亂中,身在京師的以王導為代表的王式一族害怕被王敦牽連,紛紛向晉元帝請罪,王導更是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樣,認為憑借昔日的情分,周顗一定會幫助他和其他王氏子弟。
面對王導的求助,周顗或許是沒有十足的把握不敢向好友打包票,怕給了他希望又讓他失望,所以對他的呼喊置之不理。又因嗜酒,在喝醉了出宮的時候,面對在宮外忐忑不安的王導,他依然置若罔聞。
王敦在攻進京師的時候,面對本該是親友的周顗的阻擾,他怒而大喊:“周伯仁,你有負與我!”在被周顗兩次忽視的王導面前,這種背叛感,隻會更深。
所以在王敦向王導咨詢對周顗的處理方式的時候,無論是王敦提出是以友相待加官進爵,還是以敵相待死生弗容的時候,王導始終沒有給出屬于他的意見。
最後,道不同不相為謀,面對周顗誓死捍衛君權的決心,王敦還是選擇将周顗送上了黃泉路。
直到後來,王導在處理中書省的遺漏的奏折,卻在其中發現了周顗當年向晉元帝幫自己及其他無故王氏族人求情的文章,文章誠懇真誠,大陳王導之無罪,其族人之無罪。
見到這篇遲來已久的奏章,就像是聽到了周顗遲來的解釋,王導悔恨不已,于是說出了那句千古名言:“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
再後來,王導反對自己的兄長廢元帝而立幼主的想法,又在元帝的托孤下,先後輔佐晉明帝和晉成帝,他的一生,貫徹了程頤所說的“守節秉義”,唯負伯仁一人而已。
小結:一念疏忽,是錯起頭
周顗的死,是因為王敦畏懼于他的聲望,是因為王導由于一些我們後人并不悉知的誤會而産生的不作為,一代名臣,竟落到了如此下場,讓人不由得感慨“一念疏忽,是錯起頭;一念決裂,是錯到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