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原文:
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于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道德經》第34章
對于道,怎樣理解“可名于小”與“可名于大”的表述呢?
““常無欲,可名于小”對應于“我無欲而民自樸”,這裡的“無欲”承接前文“衣養萬物而不為主”,是指大道不去主宰萬物,不做萬物之主,對于聖人就是“長而不宰”的無為特征,雖然是長官,卻不去主宰百姓,所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反映的是“太上不知有之”,讓人們感覺不到他的存在,于是,似乎“小”得微不足道,正如“道常無名,樸;雖小”的描述,然而,隻有這樣才有“萬物并作”或者“民自化”的繁榮;另一方面,“夫物芸芸,各複歸其根”,大道又是萬物歸根的力量,顯示其博大的一面,正如“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的萬流歸宗,所以說“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對應于聖人就是“執大象,天下往”(《道德經》第57,10,64,17,32,16,66,35章)。萬物是“有”,歸根則“無”,可見,道在“有”中“小”,而在“無”中“大”,因為它在“有”中不為,而在“無”中“為”。------- 《道德經:無為與自由》(修訂稿)
解讀說明:
1. 大道“常無欲,可名于小”與聖人“我無欲而民自樸”的對照
上述兩句都涉及“無欲”,主語分别是大道與聖人,這種對照是《道德經》貫用的行文模式,比如,“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争”(《道德經》第81章)。
那麼,如何理解這裡的“無欲”?結合前文“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可知,那是沒有主宰萬物的欲望。因此,通過原文對照,就可以縮小“無欲”的解釋空間,就不能把“我無欲而民自樸”解釋為“我沒有貪欲,人民自然樸實”,不是貪欲本身問題,而是要避免權力主宰百姓與擾民問題,其實也就是不能“有為”。
2. 通過“不為主”反推“長而不宰”的含義
孤立地看“長而不宰”,很難确定這裡的“長”到底是“生長”還是“首長”之義,而傳統文化的解讀絕大多數偏向前者,即便認為後者的也隻是出于猜測而不是原文對照的結果,而當你把這兩句原文放在一起看時才會發現,“主”與“宰”合在一起是多麼地熟悉,并不需要更多翻譯。
3. 不主宰反映了“太上不知有之”
權力不主宰百姓,“百姓皆謂我自然”,百姓不被控制,所以都說自己如此,一切都是自己的安排,那不就不再需要整天惦記着誰在領導自己嗎?所以百姓“不知有之”的感受是合情合理的,而且老子說那才是最好的治理。
4. 因為“不知有之”,所以“可名于小”
為什麼有“大人物”之說?那正是因為廣為人知;反之,“小人物”不正因為不為所知嗎?所以對于不擾萬物的無為之道,老子說“可名于小”。
雖為“大道”,卻貌似小得微不足道;同理,雖為有道當權者,百姓卻“不知有之”。
5. “可名于小”與“樸雖小”的對照
明白上述“小”的原因後,再回過頭來看“道常無名,樸;雖小”時,就不會把其中的“小”簡單地理解為“微小”之類的物理概念而讓人覺得雲中霧裡了。
6. 隻有權力的“小”才有“民自化”的繁榮
老子說:“我無為而民自化”(《道德經》第57章),前述的“小”是無欲而無為特征,帶來“萬物并作”或“民自化”的繁榮,這不正是“小政府,大社會”的寫照嗎?
7. 萬物複歸,彰顯大道
老子說:“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所以“大”是道的“名”,這種“大”體現在哪呢?體現在“萬物歸焉”,對應于聖人就是“執大象,天下往”(《道德經》第25,35章)。
8. 回歸無為思想
無為是大道固有屬性,所以它貫穿《道德經》始終。道在“有”中“小”,而在“無”中“大”,因為它在“有”中“不為”,而在“無”中“為”。因此,本章通過“可名與小”與“可名于大”的對比,同時反映了無為的兩個方面,當然也是道的兩個方面。
譯文能否始終緊扣主題形成邏輯關系,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着它的品質,決定着它是否接近老子原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