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底,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産科急診剖宮産出一名特殊的寶寶,34周早産,胎心200多,懷疑宮内窘迫、先天性心髒病可能,急呼新生兒科醫生全程陪産。
出生後發現寶寶心率仍有200多,皮膚發绀、反應差,經過複蘇後立即護送到了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童醫院新生兒科NICU。
入NICU後繼續給予生命支持,兒童心血管内科醫生也趕來會診,緊急做床旁心電圖提示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心髒彩超排除了先天性心髒病和心力衰竭。
(兒童心血管内科張峰華副主任醫師會診寶寶)
原來,寶寶是患了陣發性室上速!
經過冷敷、刺激迷走神經無效後,用了普羅帕酮複律,寶寶恢複成窦性正常心率;住院十餘天未再複發,帶藥出院了。
(寶寶滿月了)
什麼是陣發性室上速?正常新生兒是窦性心律,由窦房結發出,傳遞到房室結,心率範圍90-180次/分,平均120-160次/分,心率超過180次/分即為心動過速。
陣發性室上速是新生兒常見的心律失常,是新生兒期的臨床急症之一,多見于無器質性心髒病的新生兒。
由于心髒傳導系統發育不成熟,導緻心率由窦房結和房室結之間的部位發出,而發生室上性心動過速,大部分寶寶在心髒傳導系統發育成熟後可不再發作,小部分仍有反複發作。
也可見于器質性心髒病(如病毒性心肌炎、先天性心髒病等)、感染性疾病(呼吸道感染、腹瀉等)、情緒激動、劇烈哭鬧等。
(網絡圖,僅供參考)
陣發性室上速可發生在宮内和出生後:
宮内發生者,因其過快的心率常被疑為宮内窘迫。
出生後發生者多突然起病,患兒表現為呼吸急促、口周發绀、面色蒼白、煩躁不安、拒奶、肝大等,心率快而勻齊,一般200-320次/分,可突發突止,反複發作,發作時間超過24小時易發生心力衰竭。
由于半數以上不伴器質性心髒病,所以多數預後良好,但持續發作未及時發現或不及時治療則易發生心動過速型心肌病,易發生心衰而危及生命,故稱為“需緊急治療的良性心律失常”。
(網絡圖,僅供參考)
如何治療陣發性室上速?1.刺激迷走神經:新生兒常用潛水反射法,即用冰水浸濕的毛巾或冰水袋敷蓋于患兒整個面部10-15秒,給以突然的寒冷刺激,通過迷走神經反射而終止發作,一次無效間隔3-5分鐘可再試一次。
2.藥物治療:地高辛、普羅帕酮(心律平)等。
3.超速抑制:藥物無效,放置食管電極進行食管心房調搏。
4.電擊複律:藥物無效者。
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童醫院心血管内科專家提醒:
陣發性室上速寶寶一定要注意保暖、防止感染等誘發因素;心率正常後也不能掉以輕心,一定要遵醫囑定期複查
心電圖、心髒彩超等,反複發作者需藥物維持治療,常用普羅帕酮3-6個月。
(編輯Anne)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吳州麗
湖南醫聊每日分享健康科普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