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涼市最新發展規劃?打通城市“斷頭路” 跑出民生“加速度”,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平涼市最新發展規劃?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平涼市最新發展規劃
打通城市“斷頭路” 跑出民生“加速度”
——平涼中心城區城市道路暢通工程建設走筆
記者 柳娜
距離平涼中心城區12條“斷頭路”竣工的日子越來越近,其中7條道路施工已近收尾,具備通車條件。9月14日,記者在新科路看到,剛剛竣工的路面寬闊整潔,宛若一條氣派的“迎賓大道”,等待八方朋友的到來。道路上具有崆峒元素的路燈,統一标準的人行道透水磚,與整條街區風格統一,和諧美觀。
新科路道路工程南起崆峒大道,北至柳湖路,全長571米,總投資1083萬元。紅線寬度25米,其中主車道15米,兩側人行道各3米,綠化帶各2米,宏闊大氣。曾經,這裡的道路狹窄逼仄,周邊是破舊的民房,還有随處可見的垃圾。道路是城市的血脈,城市“微循環”不暢,就會導緻交通擁堵。記者采訪時,家住附近的李玉林路過這裡,問及新科路的改造,他的喜悅溢于言表,“改得好,出行方便多了,這以前是條土路,一下雨到處都是泥濘,無法行走,而且時不時堵路。現在修了新路,看着就感覺心情舒暢,一下子有了現代感,這才算真正融入了城市生活。”
采訪當天正逢下雨,記者注意到,雖然雨越下越大,但在新科路的人行道上,并沒有積水或水窪。仔細一看,該道路與其他道路有所不同,能迅速将路面雨水吸入。打開一塊地磚,地面下特殊的海綿體構造即刻顯現:由五層不同材料鋪裝的地下結構中,從上往下依次鋪排了碎石層、土工布、透水混凝土、級配碎石層等不同材料。與普通道路相比,雨水吸收能力至少提升了50%。“新科路人行道是透水鋪裝,在适應氣候變化、抵禦暴雨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和‘韌性’,可實現降雨就地吸納和利用。”崆峒區住建局高級工程師曹興成說,這樣的設計不僅具備對雨水滲透的功能,同時還兼具儲存、排出的防洪策略。
位于十裡鋪村的永順路,寬度不足6米,被稱為“最窄馬路”,當地居民平時常與車輛争道,出行很不方便。為了讓大家走上“寬心路”“舒心路”,中心城區道路暢通工程實施以來,永順路的問題受到了高度重視。崆峒區政府組織專人進行拆遷,并确定了改造方案。永順路目前已基本竣工,路段全長1362米,寬24米,它的暢通給居民帶來了便利。十裡鋪村村民王拉琴說:“以前這裡路窄,也沒有路燈,我們出行既不安全,也不方便,自從把路修好,路燈裝上後,孩子們晚上可以出來玩,我們也可以跳個廣場舞,生活變得舒心起來。”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光鮮亮麗的“面子”要有,整潔舒适的“裡子”也不可或缺。據介紹,平涼中心城區圍繞新建“連通路”、改造“卡脖子路”、維修“坑窪路”,持續完善城市路網布局。2022年,實施永順路、和陽路、天塬路、來豐路、柳湖路西段、新科路等12條道路暢通工程,總長度約8.9公裡,總投資約3.4億元。這些道路全部運用海綿城市設計理念,人行道采用透水鋪裝,重點路段道沿采用大理石材,綠化帶采用景觀式設計,路燈、井蓋、護欄設計融入崆峒文化元素,努力讓每一條道路都成為城市最靓麗的文化景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