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期《科普貼:如何簡單判斷一輛車的智能駕駛,是不是真正的L2?》中,我們跟大家分享了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在汽車上的應用情況。就目前行業趨勢來看,各大廠家都在大力普及L2級自動駕駛。但消費者對此卻并不敏感,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L2級自動駕駛成為一個泛概念,各種車型所搭載的L2級自動駕駛技術不僅标準未能統一,在對消費者最為重要的實際效果方面,更是千差萬别。
就算都号稱達到了L2,就算都擁有同樣的硬件,其實際性能和體驗也可能差距巨大。
比如智能手機,兩款手機都是搭載4核處理器,4GB内存,128GB閃存,但是在運行軟件的時候,二者的運行速度卻大不相同。這體現的就是廠家在軟件層面的設計及優化。
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難道就隻能閉着眼睛瞎買嗎?答案是否定的。
就跟汽車安全測試有C-NCAP這樣的碰撞實測機構一樣,在智能駕駛輔助領域,也有相關的實測評級機構——比如國内的i-VISTA中國智能汽車指數。其獲得數據的手段與安全碰撞測試一樣,設置統一的實驗标準,将搭載有智能駕駛功能的汽車進行實測,通過汽車的實測表現進行評分。最後為消費者選車用車提供參考。
衡量一輛車的智能駕駛程度,有這五個指标
基于目前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的現狀,i-VISTA将5大駕駛輔助功能列入測試。分别是:自适應巡航控制系統(簡稱:ACC)、自動緊急制動系統(簡稱:AEB)、車道偏離報警系統(簡稱:LDW)、盲區監測輔助系統(簡稱:BSD)、泊車輔助系統(簡稱:APS)。
測試評分基于四個維度,分别是安全、體驗、能耗及效率,四個維度各自獨立,分别評分。最終評分以數字的方式呈現,滿分10分制。其中高于8分為優,6-8分為良,4-6分為中,4分以下為差。
目前的智能駕駛輔助系統,有多靠譜?
目前i-VISTA已經對30款車進行了全方位的評測,覆蓋了目前市場上幾乎所有主流的車系,車型方面覆蓋了轎車、SUV、MPV這主流的三大類,動力系統方面包括了傳統燃油、純電動、油電混動三種,品牌方面包含了自主品牌、合資品牌以及豪華品牌。雖然30款車型相比市場上數百上千款車占比不算大,但是采樣的覆蓋面還是很全面,具有很強的代表性,結論也擁有很強的參考意義。下面我們來看看,在上文所說的五項指标中,哪一項的表現最好?
在30款車裡,總體成績最好的功能為AEB,也就是大家常說的主動刹車。有25款都獲得了“優”的評級,其中獲得滿分的車型就有4款;然後是LDW(車道偏離報警系統),在30款車型中有19款獲得了“優”的評級,其中獲得滿分的車型有2款。換句話說,這兩項功能在目前的實際應用中,多數車型表現比較靠譜。
剩下的三個功能中,有兩項總體成績相當,分别是ACC(自适應巡航)和BSD(盲區監測),獲得滿分的車型分别是12款和10款。換句話說,參與測試的車型,隻有一小半車型表現比較靠譜。
整體成績最差的為APS,獲“優”的車型僅4款,不過成績差也不能全怪這個功能本身,因為在實測的30款車型中有11款都不具備該功能——即便如此,其獲“優”比例也僅為21%。依然為五大功能中表現最差的。所以說自動泊車目前在很多車上要麼沒有,要麼即使有也是雞肋功能。這個數據也能佐證這一點。
從五大功能的成績來看,除了AEB和LDW能夠在絕大部分車型上實現比較良好的效果,其他功能都難以讓消費者放心。其中APS泊車輔助系統,也就是大家常說的自動泊車功能,在廠家的宣傳口吻中是新手司機的終極福音,更能夠幫老司機降低疲勞。但就我們在評測過程中的體驗來看,APS的适應範圍很窄,整體使用體驗也比較差,實難稱為“智能”。
從各個單項的具體分數來看,有的車型的得分最低僅為0.2分、0.6分、1.5分、1.7分,這樣的分數基本約等于沒有搭載這一功能。這樣的成績表現說明了一個問題,就是廠家宣稱搭載了某項功能,但可能在實際應用中不起任何作用,消費者對此要尤為關注。獲得“中”評的車型雖然能夠起一定作用,但實際效果也是十分有限。
總體來看,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的實際表現,距離廠家在各種宣傳片中呈現的“完美場景”,還十分遙遠。
智能駕駛的優劣,取決于什麼?
從30款車的測試結果看,各項功能表現的優劣并不因品牌而有所區别。豪華品牌并沒有因為更高的售價與普通合資品牌及自主品牌拉開差距,反倒是自主品牌因為對智能駕駛輔助系統更為積極的态度,其整體表現優于合資品牌及豪華品牌。
各項功能表現的優劣也不區别于車型,不管是轎車、SUV還是MPV,車型本身的造型與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的性能表現無關。
同時,代表新能源的純電動車,也沒有因為年輕的身份,比傳統燃油車表現更好。
就目前來說,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的實際表現不區别于品牌、價格、車型以及動力類型等。其實際表現,主要取決于各個廠家使用的智能駕駛輔助系統方案,以及在軟件層面對其優化的水平——其優劣與廠家技術水平有着最核心的關系。
整體優秀的代表車型
遺憾的是,在所有測試的30款車型中,五項功能獲得全優的車型一款都沒有。還好能夠獲得4項功能全優的車型有4款,分别是北京現代菲斯塔、長安CS75、沃爾沃XC60和北京奔馳C級。
其中,北京現代菲斯塔和沃爾沃XC60均沒有APS功能,其他四項功能中獲得全優。
另外,長安CS75和北京奔馳C級對比,長安CS75總分數略勝。C級在APS環節失分,僅獲5.8分,而長安CS75則在LDW環節失分,獲6.5分。這也再次印證了智能駕駛方面,主流國産品牌已經有了一定的優勢。
整體不好的代表車型
在測試的車型中,也有實際表現比較差的代表,在五大分項中沒有一個單項獲得優。比如衆泰T500、雷諾科雷傲。
其中,衆泰T500還算成績均衡,在它擁有的四項功能中,均能夠獲得良或中的評分。
而科雷傲則表現最差,在它擁有的四項功能中,獲差分的就有兩項,實際表現完全不能讓人放心。
最後說說
從這30款樣本車型的實際表現來看,我們可以知道,目前行業内最頂尖的技術其實已經可以将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做得很好——比如長安CS75,雖然有一個“良”,但其餘均獲“優”。
但從各個品牌的實際表現來看,不少廠家還是隻把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當做宣傳的噱頭,在實際功能表現上并沒有下功夫。另外,雖然整體表現在品牌方面的差距并不大,但自主品牌還是更優秀一些,從中也能看出,自主品牌對推進新技術的積極性更高,其技術表現也更好。
總體來看,筆者對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的前景還是樂觀的。隻是,在這一技術領域的初步發展階段,需要廠家自律、行業标準、行業監督等全方位出力,最終才能使消費者真正放心安全地享受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的便捷。
版權聲明:本文為線外邦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線外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