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錢謙益的《後秋興之十三》:“海角崖山一線斜,從今也不屬中華。”崖山一戰,南宋歸于蒙元,幾千年積累的華夏文化被破壞,中華文明就此中斷。
明亡以後,遺民們的感受同樣如天塌地陷一般,中原文明再一次遭劫,男人們被迫剃發,滿頭瘡疤,他們雖有補天之願,卻無回天之力,于是借詩詞、小說、傳奇表達哀哀亡國之痛。在此背景之下,出現了王夫之、陳子龍、吳梅村等人的遺民詩,出現了《長生殿》《桃花扇》等傳奇,也出現了《紅樓夢》這樣的隐喻小說。
《紅樓夢》采用了傳統文人常用的以家喻國、以美人喻君王、以香草喻美政、以寶玉喻君權、以惡蟲喻胡虜等方式,塑造了以“金陵十二钗”為代表的女子形象,表達了“吊明之亡”的主題。
本書在創作過程中,經曆了幾代人的修改完善,既要避開清朝的文字獄,又要保留明遺民的吊明主題,所以才出現了多種版本和正反兩面的多種創作手法。當然,恰恰因為它的多災多難,才造就了它的盡善盡美,成就了它成為無可企及的藝術高峰。
以寶、黛、钗為例,理一理其中的隐喻。
賈寶玉是天上神瑛侍者口銜美玉而降生為人,象征中國幾千年的君權神授觀念。瑛是一種美玉,加上神字,就把它神話了,或者說有儀式感了。秦始皇帝将和氏璧制作成傳國玉玺,命李斯刻了八個篆字“受命于天,既壽永昌”,使其成為曆代皇權的信物。
口 玉是一個國字,玉可以簡化為王字,這是賈寶玉銜玉而誕的來曆。可以看下圖國字的演變:
圖中F是東漢就在使用的國字寫法。
林黛玉和薛寶钗形象的塑造,采用了“美人喻君王”的傳統方式。屈原《離騷》“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蘇轼《赤壁賦》“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都是将美人比作君王。
林黛玉是绛珠仙子,自稱草木之人,其姓氏林字,源于明崇祯皇帝朱由檢。“朱”在《說文解字》裡的解釋是赤心木。“檢”是木字旁。二木合一是林黛玉的“林”字。“黛玉”二字源于崇祯皇帝是帶玉玺的人,賈母曾說“你這妹妹原有這個來的,因你姑媽去世時,舍不得你妹妹,無法處,遂将她的玉帶了去了。”
崇祯皇帝是明朝(不算南明)的最後一位皇帝,他的上一位皇帝是天啟皇帝朱由校。史書有雲:明之亡,亡于天啟。所以,可以說是上一任皇帝“将她的玉帶了去了”。在《大明亡國史:崇祯皇帝傳》中有這樣一段話:
不論是同曆朝曆代的君主們相比較還是同明朝的列祖列宗們相比較,崇祯帝都不能算是一個很差勁的皇帝。他好學勤政,嚴于律己,人也相當聰明幹練,具有這樣全面素質的帝王在中國數千年的曆史上實在是并不多見的。但他生不逢時,正好趕在一個最不利于實施統治的時代登上了君臨天下的寶座。
薛寶钗的形象是源于後金皇帝皇太極,她天生的一股熱毒是對中原江山的觊觎,名金钗,帶金鎖,使金莺,家裡是皇商(皇上),連丫頭也姓黃(皇),還準備邀一社,頭一個詩題“詠太極圖”。寶钗住的梨香院在榮國府的東北角,後來搬出去還是住在東北上,劉姥姥講的雪下抱柴(薛寶钗)的姑娘變成了瘟神爺,廟也在東北田埂子上,這些都反複強調了東北這股勢力的特征。
這樣一來,《紅樓夢》表面“三角戀”故事背後“吊明之亡”的主題也就顯而易見了:
代表明朝皇權的賈寶玉早早愛上了代表漢族君王的美人林黛玉(崇祯帝),後來随着代表滿族君王的美人薛寶钗(後金)的到來,産生了種種感情(沖突)糾葛。當然,最終的結局也像大家知道的,林黛玉(崇祯帝)“玉帶林中挂”,自缢身亡,薛寶钗(皇太極)嫁與賈寶玉為妻,而又被丈夫抛棄,恨無緣(蘅蕪苑)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