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年初一又稱為什麼節
年初一又稱為什麼節
更新时间:2025-02-25 14:31:42
春節

中國,是一個有着幾千年文明史的農業國。中華民族,是由農耕而進人文化。在民族傳統節日中,絕大部分源于農事,并依據與農耕有着直接關系的天地運行、氣候變化的規律而排定的。古代農事以一年四季季節性變化為周期,故有春種、夏長、秋收、冬藏。宗教祭祀又配合農事活動節奏,予農事活動以神聖性意義。古時,人們把谷的生長周期稱為"年",《說文·禾部》:"年,谷熟也"。"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是一年農事的開始,對農民最重要的事情莫過于準備春耕,以迎接一年的勞作和收成。為此要祭祀衆神,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人畜平安。因此,春祭是祭祀中最重要的祭祀之一。ch

"百節年為首。"農曆正月初一是年節,也是春節,是一年為首的傳統節日,也是最普遍、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年初一又稱為什麼節(農曆正月初一是年節)1

春節,在民間叫作"年"。說起"年"來,有一段神奇的傳說:相傳,在遠古時期,有一種異常兇猛的野獸叫"年"。在寒冬臘月天,常常出來傷害人。"年"最害怕響聲和紅顔色,人們為了驅趕"年"這種猛獸,就砍來一大堆竹子,用火點着,發出劈劈啪啪的響聲。這就是後來燃放爆竹的來曆。同時,家家門口挂上深紅色的桃木闆。果然,"年"被趕跑了,人們可以平平安安過日子了。後來,發明了紅紙,取代了桃木闆的"桃符",那就是沿用一千餘年至今的春聯來曆。

年初一又稱為什麼節(農曆正月初一是年節)2

關于春節,學者楊琳先生在《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中道:春節是年節,而年是根據農業生産周期确立的歲名。春節在農業豐收之後,又在農閑之時春播之前,鄉親家人團聚一處,慶賀新歲。春節又是除舊布新的節日,送走舊歲,迎接新年。由于這些原因,春節便格外地隆重和熱鬧。春節雖起于農業祭祖,但在後來發展中,它增加了許多的社會文化内涵,成為衆節中活動最多、時間最長和意義最豐厚的節日。從季節上說,春節正處在"一陽來複"的階段;從人們的文化心理上說,春節便意味着萬象更新,寄托着人們很多的期望。

作為民間最重要的時令節日——春節,在其發展過程中不斷加入了祭祖、驅鬼、團圓、走親、吉慶等許多豐富的内容,活躍了民衆的文化生活。清代《富平縣志》說:"春節,元日黎明時,家設香火牲果,盛服,拜天地,次拜竈,次祖考茔中,然後拜父母,見兄長,曰賀年。"

春節民俗

送竈神。臘月二十三,糖瓜祭竈。據說這一天竈神要返回天宮報告家中一年的情況,人們為了防止竈神亂說,便上供糖瓜,粘住竈神的嘴,免其多言。

除夕守歲。據說除夕夜天上諸神要下凡考察人間善惡,所以家家擺設供桌,供奉"天地君親師"和衆神,屋内外燃燈明燭,大人小孩不得睡覺和喧鬧,穿好新衣,恭敬地迎接新年。

燃放爆竹。除夕半夜剛過,爆竹聲便四起不絕,報告新年正式到來,這是孩子們最歡快的時刻。古時候,人們燃燒竹子,發出清脆響聲,用以驅邪消災,後相沿成習。而爆竹的制作,日益精美多樣,使用火藥,威力增大,遂形成一種産業。

年初一又稱為什麼節(農曆正月初一是年節)3

祭祖宗。初一淩晨全家在家長帶領下,上香祭祖,全族在族長帶領下到宗詞祭遠祖,然後跪拜長輩,互道"新德"。祭祖活動一般是男性成員參加,女性成員從事服務性工作。

吃餃子和年糕。過年在北方家家要吃餃子,南方有些地區的風俗則是戶戶吃年糕。餃子要在年前包好,冷凍起來。初一早晨,拜年之後,全家圍坐在一起吃素餡團圓餃子,以示吉慶。在少數餃子裡放人銅錢,誰能吃到,便預示好運。年糕因諧音"年高"。加上有着變化多端的口味,有北方的白糕、塞北農家的黃米糕、江南水鄉的水磨年糕、台灣的紅龜糕等。

春聯和年畫。在裡外門框上張貼春聯,在屋裡牆上張貼年畫,更增加了節日的氣氛。春聯内容多為吉慶祝福内容,如"一元複始,萬象更新"、"福延新日,慶壽無疆"之類。年畫則有"天官賜福"、"連年有餘"、"榴開百子圖"等。

祭财神。傳說正月初五是财神生日,是日人們或赴财神廟上供祭拜,或在道路上迎财神回家,設供祭拜,為的是在新的一年中财運亨通。清人蔡運寫一首竹枝詞,描繪蘇州迎财神的情形:"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願一時酬;提防别處迎神早,隔夜匆匆搶路頭。"(徐傑舜主編《漢族民間風俗》。)

挂桃符。用桃木做成桃符,上面書寫神茶、郁壘二神名字,挂在大門兩旁,用以驅鬼避邪,一年更換一次。宋代王安石有《元旦》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人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年初一又稱為什麼節(農曆正月初一是年節)4

鬧元宵。正月十五日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是春節活動的結束。其慶祝活動主要有兩項:一是逛燈會,二是吃元宵。燈會有猜燈謎,表現民衆的智慧。有些地方舉行社火文藝表演,吸引大批民衆觀賞。還有"走橋" 的習俗,允許婦女結隊逛街。根據學者楊琳《中國傳統節日文化》認為這種活動都與生殖崇拜相關,是為了子孫繁衍。

年初一又稱為什麼節(農曆正月初一是年節)5

春聯,亦名"門對"、"春帖"。 春節(陰曆新年)用紅紙書寫成貼在門上的聯語。起源于桃符。清《燕京時歲記》:"春聯者,即桃符也。"

"有錢沒錢,貼對子過年。"由此可見,春節貼春聯是一樁十分重要的事。春聯,被視為一種"吉祥物"。在民間習俗中,通常說紅顔色可以避邪驅災。春聯,用紅紙書寫上詩意濃郁的吉祥語,更增添了此種神奇的意味。春節前夕,家家戶戶門上貼起大紅春聯,既表達了人們辭舊迎新、歡慶合家團圓的喜悅心情,又渲染了新春佳節的節日氣氛。春聯就是"迎春","祝福","圖吉利","盼祥和"。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冬季天氣 人群健康八提醒
冬季天氣 人群健康八提醒
雨雪天路面變得又濕又滑,滑倒骨折了應該怎麼辦?高血壓患者在下雪天應該注意些什麼?專家為此發出雪天健康八大提醒:-提醒之一:防止意外跌倒。雨雪天氣造成路面濕滑,因此,應注意出行安全,防止意外跌倒。-提醒之二:防止冠心病發作。雨雪天氣溫陡降,冠狀動脈在寒冷的刺激下,易痙攣收縮,并發心肌梗塞的可能性就很大...
2025-02-25
溫差大注重耐寒鍛煉
溫差大注重耐寒鍛煉
常俗話說:“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氣象專家稱,“白露”是全年晝夜溫差最大一個節氣,一般晝夜溫差在10℃左右,醫生提醒廣大市民:要注重耐寒鍛煉,預防感冒。“白露”時節,大氣環流開始調整,由夏半年的夏季風逐漸調整為冬半年的冬季風...
2025-02-25
江南立秋要“啃秋”
江南立秋要“啃秋”
江南地區在立秋這天要“啃秋”,也就是吃西瓜。相傳,明代時有一年南京城裡許多人害癞痢瘡,有人便效仿廬州府崔相公之女食瓜讓“癞痢”落疤自愈,結果果真如此,以後漸漸形成習俗,每歲秋來之時,家家剖食西瓜,謂之“啃秋”。民國時期出版的《首...
2025-02-25
白露時期 要以清淡食物為主
白露時期 要以清淡食物為主
你想知道24節氣養生法現在是白露節氣時期,這是我的我們要以清淡的食物為主,不可吃多鹽的食物,對身體不太好。白露節氣,很多人盲目進補,但是這對白露節氣的易發病是沒有效果的哦!白露節氣的飲食應該清淡少鹽,才能有效地防止疾病發生哦!我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書中說:“八月節,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
2025-02-25
感動天地的那對乳房
感動天地的那對乳房
在29軍大刀隊出征中,發生了一個小插曲。有軍人策馬來到趙登禹面前,耳語一下,趙登禹将軍的臉色陡然生變。接着他凝視将要出發的大刀隊,然後讓人帶來了一個山村的老太和他的女兒。大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趙登禹嗓音沉痛,他譴責說:“我對不起這裡的父老,也對不起馮先生的教誨,我們今天還沒有接敵,竟...
2025-02-25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