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文化的起源和發現?前幾天寫了一篇關于《山海經》食譜的文章,講到《山海經》唯一一道菜,竟然是玉然而這還能引出更為豐富有趣的知識,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玉文化的起源和發現?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玉文化的起源和發現
前幾天寫了一篇關于《山海經》食譜的文章,講到《山海經》唯一一道菜,竟然是玉!然而這還能引出更為豐富有趣的知識。
峚山出産玉膏,這是一種半液體的東西,從地下冒出來的。玉膏味道鮮美,香味濃烈,黃帝很喜歡吃。按照一般常理,地球生物能吃的東西一定是含碳的,然而并非如此。
黃帝培育的瑾瑜,那是一種玉,《山海經》形容這種玉“堅粟精密,濁澤而有光”,培育到五色生發的時候,就成為天地鬼神的食物,“天地鬼神,是食是飨;君子服之,以禦不祥”,吃得很享受的樣子。而那些地位尊崇的神(君子)也喜歡吃。
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以和田玉為例,主要成分是透閃石,分子式是Ca2(Me、Fe)5Si8O22(OH)2。從分子式可以看出,透閃石由鈣、鎂或者鐵、矽、氫、氧元素組成,連一點碳的影子都沒有的。其他地方的玉可能組成成分不同,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都不是以碳為主,甚至根本不含碳。
人吃含炭量高的食物,是因為構成人體的主要是碳。所以人被稱作碳基生物。變形金剛(如果真的存在這種生物的話)身體主要構成成分是金屬,所以他們的食物主要成分應該是金屬。
然而天地鬼神能吃玉,隻說明一個問題,他們的身體構造并不是碳水化合物。那麼是什麼呢?答案依然在《山海經》裡。
天地鬼神吃含矽量高的食物,那麼它們的身體構成成分應該主要是矽。那麼,天地鬼神到底是什麼。
天,當然指的是天神。老嚴在之前的文章中說過,來自尼比魯星的外星生物來到地球之後,制造了神和地球人類。而神和地球人就把這些外星生物稱作天神。也就是成語“皇天後土”中的皇天。
地,指的是地球上的神,他們并非在地球上出生,而是出生在尼比魯星,但是被派到地球上來管理地球人。地球人把這些生物稱作“後”,比如後稷、後羿、風後等。這就是“皇天後土”中的後土,後們主要生活在地球上。禹之所以把自己的政權命名為夏後,恐怕也是希望能得到天神的承認。老嚴在之前的文章中講過了,禹登基之後做的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希望能得到天神的認可,像皇帝一樣被接到尼比魯星去。他因此收集大量金屬,學着黃帝鑄造鼎。但是他最終沒有成功,死在了會稽山。
鬼,《說文解字》說人最後的歸宿就是鬼。這個意義被後人解讀為人死之後的靈魂。當然還可以有另外的解釋,就是屍身,人死之後就變成了屍身。
神,《山海經》所謂的神,特指外星人在地球上制造的那些神,就是所謂《山海經》異獸中的一類。他們長相奇特,大多數像是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地球生物的組合。比如長乘是人和犳的組合,西王母是人、虎、豹三種生物的組合,英招是人、馬、虎、鳥四種動物的組合。在科學上,不同物種之間的基因編輯是有可能的,這可能就是這些神的制造方法。
而這些天地鬼神都很享受吃玉。天、地、神很好理解,他們可能是矽基生物,所以吃含矽量很高的食物。鬼怎麼也會享受吃玉呢?
如果鬼是靈魂,靈魂貌似不用吃什麼的。如果鬼是指的屍身,那死去的人也不會吃什麼的。當然這都是常規理解。如果按照《山海經》的實際情況,卻又可以理解了。請看下面的例子:
女醜之屍生而十日炙殺之。在丈夫北,以右手鄣其面。女醜死了,但是身體不腐化。
奢比之屍在其北,獸身、人面、大耳,珥兩青蛇。《山海經》沒有說奢比到底是哪路神仙,但總歸他是死了。死而不腐,是這一類神的共性。
開明東有巫彭、巫抵、巫陽、巫履、巫凡、巫相,夾窫窳之屍,皆操不死之藥以距之。窫窳者,蛇身人面,貳負臣所殺也。文字說得很清楚,窫窳被殺死了,然而還能吃不死之藥。這也說明死而不腐。
然而人體是要腐化的。看這篇文章的人千年後都會腐化。腐化有兩大重要原因,其一是被同為碳基生物的細菌和微生物吃掉,其二是碳水化合物并不穩定,容易分解。這兩個原因分别是物理反應和化學反應。任意一個原因都會造成身體的腐化和快速腐化。
而《山海經》裡這些神的身體并不腐化。原因之一,是地球微生物、細菌甚至虎狼鷹這樣的猛禽猛獸不會以矽基物質為食物,第二是矽基物質比較穩定,所以長時間能保持原樣。
他們不但不腐化,還具有一定的思想行為。比如女醜能用右手擋住自己的面部,窫窳能吃藥,奢比耳朵還能挂住兩條蛇,刑天還能站起來揮舞兵器,夏耕被砍頭之後還能走動。他們能有這些動作,那麼作為基礎反應之一的吃,當然也能做到了。
所以,“天地鬼神,是食是飨”得到了完美解釋。他們的食物是含矽量高的東西,泥土、石頭之類。而玉對他們來說味道鮮美,所以他們更喜歡吃。
所以,《山海經》揭示的玉這種事物,後面有着深厚的知識。而在全球範圍内,中國大地上玉最為豐富。《山海經》記載出産玉的地方有幾百處。到外星人退出地球,諸神黃昏之後,地表上還有很多玉。因此地球人用來祭祀天地鬼神,并因此形成了中國獨有的玉文化。
紅山文化、良渚文化、龍山文化、三星堆文化,這些古代遺址都發掘出了大量的玉,原因就在這裡。遺憾的是今天的陝西省商洛市峚山已經沒有玉了,那裡曾經的玉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遠遠超過和田玉。
當然,也有資料認為《山海經》中的峚山并不是今天的峚山。關于這點,恐怕需要聰明的讀者們自己去探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