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下《巴黎到月亮》的亞當·戈普尼克認為:“城市就是它們的街道。”在深圳,富有城市氣息和回憶魅力的街道甚多,漫步于其中,不僅是穿過一個個地理環境,更像深入了城市的神經系統,觸及到時光累積的生活方式。
福田區景田社區,是景田小區和嶺背村、布尾村等區域的合稱,位于蓮花山附近。或許你來過很多次蓮花山,卻未曾留意過蓮花山附近有這麼一個甯靜閑适的地方。
景田的宜居,從每一條道路開始。蓮花路、商報路、紅商路、景田北路……道路交錯相通,兩旁皆是郁蔥樹木,光線透過樹葉灑下斑駁的影,晴天時綠得清透,陰天時綠得濃重。走在綠蔭遍布的道路上,内心總是不由得安靜。景田好像擁有一種魔力,置身其中,忘卻了時間,想一直探尋沿路的風景。
一家雜貨店門前蹲着條小黑狗。帶着涼意的秋風吹過,小狗頂着一腦袋的淩亂毛發,臉上莫名嚴肅的神情讓人忍俊不禁。行走在景田,有趣的細節仿佛被放大了。
無處不在的綠交織着路人的情緒,在景田的街道上留下一個個平淡且從容的劇情。
作為老住宅區,景田有不少樓齡較長的房子。樓棟還是以前的樣子,歲月痕迹記錄着一代代居民的經營,磚瓦也随之變成了家。
一路不時與花兒邂逅,或熱烈或輕柔,都是生機勃勃的注腳。
1.U3面包廚房
沿着紅商路往下走,遠遠就能看見U3面包店,橙紅色的招牌即便在白天也彰顯着存在。店面并不大,從小窗外能看到櫥窗裡各式各樣的面包,貝果、法棍、可頌和恰巴塔......碳水腦袋有口福啦。
說到U3面包,一定要品嘗的是蒜香法棍,即便是平日裡不愛吃蒜的人也會愛上它,黃油蒜醬滿鋪在法棍上,沒有大蒜辛辣刺鼻的味道,蒜醬和韌而不硬的法棍緊緊擁抱在一起,一口咬下去,鹹香無比,紮實的口感,味蕾大大滿足了。
多種口味的貝果,不來一個嗎?不管是可以選擇奶味濃重的芝士貝果,滿口噴香的芝麻貝果還是散發椰香的斑斓貝果,都是貝果星人不能錯過的。
悠閑的下午,窗外吹來的秋風,店内飄出的面包香味,這一切都讓人覺得滿足又安定,眉眼都帶着喜悅。
2.陳皮咖啡
出U3面包廚房右轉,是一家“陳皮咖啡”,也是周邊小有名氣的網紅店。伴着咖啡香氣步入店内,燈光和擺設溫馨複古,客人輕聲談天說地。
桌下藏着一隻柴犬,看來這趟景田之旅與狗狗頗有緣分。“這隻柴犬叫吉祥,不用怕,它很乖的哦。”老闆娘熱情地向我們介紹道。
店内擺放着各類的咖啡機,擡眼望去最顯眼的卻是櫃子裡的陳皮。一如店名,陳皮拿鐵是小店招牌,第一次來很難不點。點單後,老闆娘會認真詢問每位顧客對濃淡的要求。
稍等片刻,配有心形拉花的陳皮拿鐵被送了上來。拿鐵的香濃加上陳皮的醇厚,輕抿一口,獨特的口味令人難忘。見我們在賞味,老闆娘湊過來問,“咖啡怎麼樣,會太濃嗎?”得到肯定回答後,她笑着離開去招呼别的客人。
在微涼秋日,喝着熱咖啡,撸着乖巧的狗子,積累的些許疲累好像都被撫平了。
3.布尾村
吃貨來景田,不進布尾村等于白來。景田地鐵站D出口直走300米左右,左轉即達布尾村入口。
飯館、美發、服裝、鮮花、維修、配鏡……布尾村街道雖然窄小,功能卻齊全,生活非常方便。
光粉面就有:重慶小面,老長沙手工米粉,江西米粉,蘭州拉面,桂林螺蛳粉,全國各地口味任挑。鹵味烤魚胡辣湯,濕能麻辣燙幹能麻辣拌;燒鵝燒烤燒仙草,煎餅果子來一套——沿街吃食之多,可以練習報菜名了。我單方面宣稱,沒有一個肚子能癟着離開,嗝咯~
布尾村裡藏着一家孖華面包。紅色的招牌,兩個大大的櫥窗,一盤盤麥香噴湧的古早面包,一秒帶我們回到了小時候。經典的腸仔包,肉松卷和奶油包,還是熟悉的味道。
我們到的時候,“一口芝士撻”剛好出爐,隔着櫥窗都能聞到酥皮的香味,等待已久的街坊已經吆喝上了,“老闆,要一打蛋撻!”“來了!要不要分裝啊?”
除了經典的幾款面包,老廣們對老婆餅也是情有獨鐘,新鮮出爐的老婆餅皮酥裡糯,咬上一口直掉渣。
孖華面包不遠處的“真愛花坊”,地上放着兩盆金燦燦的大麥,店家解釋稱,這是寓意着“大賣”。
花架上各色花開得燦爛豔麗,住這裡的人經常順手帶一束回家。
雖然布尾村不大,卻是方圓内的外賣主場,所以别因“午飯吃啥”而猶豫愣在原地,遇到汗津津的外賣小哥,請貼心讓個行。畢竟每耽擱一分鐘,都有幾個打工人空蕩蕩的胃發出悲鳴……
景田的街區公園密集,吃飽喝足随意去公園走走,是不錯的選擇。
景蜜公園以“藍房子 翠草地”的搭配出圈,大膽的撞色,顯色更顯白,是必打卡的出片地兒。愛拍照的女生來了,怎麼也得拍上半小時。
想要安靜無幹擾的凹造型,最好是工作日的白天來。到了休息日,這裡就成了遛娃專場,每寸場地都會被孩子們搶灘登陸。有打球的,有打鬧的,童聲稚語的喧嚣之中,克萊因藍一改冷色調的文藝,成為童年快樂回憶的鮮豔布景。
動靜相宜,是景田社區公園共通的氣質,其中尤以景田北二街公園鮮明。步道上少年飛馳鍛煉,長椅上老人專注閱讀,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頭頂的花葉一起,構成公園的風景。
“熊熊樂園”是這裡的彩蛋。藍黃兩款大熊滑梯底下,鋪設細白的沙池,搖搖椅、小隧道、攀爬網的周邊,都有可供家長照看時休憩的座椅,這是一方讓家長安心、孩子開心的兒童天地。
玩得一身沙也沒在怕的,園内有一個公共廁所,方便清洗。
“熊孩子”鑽進熊的大嘴裡,又快活地“吐”出來,樂此不疲。
“熊熊樂園”拍照也很出片,不少家長追着孩子跑,隻為定格下他們飽滿的笑臉。
在日複一日的平淡生活中, 景田也在悄然發生着變化。
新媒體大廈于2020年建成,深圳報業集團的媒體單位大多搬到這裡辦公。這棟建築的造型充滿數字時代動感,一樓還兼具給行人遮風擋雨的“房檐”功能。深圳人每天看的新聞、視頻,可能就出自裡面起早貪黑沉迷工作的媒體人之手。
景龍小學原建于1995年,作為深圳“新校園行動”第一季改建的學校,目前已完工投入使用。它的設計師是張永和——被譽為“中國現代主義建築之父”的國際著名建築師。
深圳婦兒大廈原建于1994年,是深圳婦女兒童事業改革發展的标志性建築,為提升服務品質,于2020年6月啟動升級改造。據最新消息,全新婦兒大廈将于今年底竣工,有個很相稱的昵稱——“萬花筒”。
升級改造的建築,是景田茁壯成長的契機,給景田帶來新的面貌,新的希望。
譚雪婷 程旭薇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