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延慶2月20日電(記者馬邦傑、王沁鷗、姚友明)從1984年的薩拉熱窩冬奧會,到今年北京冬奧會,李光全親身經曆并見證了中國高山滑雪運動在奧運賽場上取得的突破。
38年前,李光全參加了薩拉熱窩冬奧會高山滑雪男子回轉項目的比賽,取得第30名。北京冬奧會期間,62歲的李光全是高山滑雪競速項目的賽道長,主要負責滑降賽道“岩石賽道”的保障工作。
圖為中國選手李光全在第14屆冬季奧運會男子高山滑雪小回轉比賽中。新華社記者劉向陽攝
20日,在冬奧會的最後一天,中國高山滑雪隊結束最後一項混合團體的比賽,親眼目睹這一切的李光全感慨萬千。
他說:“這是中國高山滑雪運動的裡程碑,對從事高山滑雪的運動員是一個極大的鼓舞。”
北京冬奧會賽場上,中國有35個小項實現了首次參賽。這不僅僅意味着中國運動員在賽場上亮相而已,更标志着這些項目的中國選手經過數年備賽,厚積薄發,技術水平已經達到一定高度。
李光全說:“從我1984年參加第14屆薩拉熱窩冬奧會至今已快40年了,那個年代運動員的選材比較局限,訓練條件也非常艱苦。可以說在不具備滑雪條件下艱難地向前發展。”
他認為,如今中國高山滑雪在奧運賽場上全面獲得突破,主要得益于在北京冬奧會推動下取得的跨越式發展。
對于中國高山滑雪的跨越式發展,中國高山滑雪隊領隊劉祯深有感觸。
他說,中國選手過去幾年努力備賽北京冬奧會,全面接受歐洲頂尖教練訓練,長期在歐美參加頂級賽事,掌握了從飲食、熱身、滑行技術等完整系統的先進知識。這是下一步繼續推動中國高山滑雪運動向前發展的寶貴财富。
2月20日,中國隊選手孔凡影在北京冬奧會高山滑雪混合團體項目比賽中。新華社記者陳斌攝
他認為,北京冬奧會為中國留下數條世界最高标準的賽道。這裡将來既可舉辦高水平的國際賽事,還可供中國選手訓練,成為培養頂尖選手的搖籃。
“過去中國一直沒有冰狀雪賽道,這是奧運會和世界杯比賽用的賽道。我們選手以前都隻能去國外訓練備賽。北京冬奧會的舉辦,改寫了這一曆史。”他說。
劉祯認為,北京冬奧會申辦成功之後,啟動波瀾壯闊的“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為将來中國冰雪運動的發展夯實了人才基礎。
北京市滑雪協會主席李曉鳴說,北京冬奧會改變了北京市體育運動版圖,冰雪運動大規模進入校園,已經成為越來越多孩子的熱愛。一種健康的冰雪文化正在北京孕育。
2月11日,在北京市昌平區世紀星國際冰雪體育中心,參加集訓的小隊員們進行短道速滑訓練。新華社記者才揚攝
北京市第二實驗小學的學生周穎萱就是一位熱愛冰雪運動的孩子。她在北京冬奧會申辦成功之年開始滑冰。6年多來,北京冬奧伴她成長,滑冰成為她生活中的一部分。對于冰雪運動的熱愛,讓她有資格參加北京冬奧會開幕式表演團隊的選拔,并且入選,獲得在開幕式舞台上與冰墩墩共舞的機會。
李曉鳴認為,在周穎萱這樣熱愛冰雪運動的孩子中,不乏天賦出衆者。隻要能理順人才上升的通道,中國将湧現出大量冰雪人才。
中國一些冰雪項目的發展過去一直受制于人才匮乏的困境。李光全認為,“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正在改變中國冬季體育後備人才不足的問題。
他說:“‘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特别是冰雪進校園,是北京冬奧會給中國高山滑雪注入的最大動力。事實也證明了這點。現在,高山滑雪已經引起了中國大衆滑雪愛好者的廣泛興趣。”
1月14日,小朋友在江蘇省淮安市古運河滑雪場體驗滑雪。新華社記者李博攝
通過舉辦北京冬奧會,中國高山滑雪界也學到了一整套國際上最先進賽事組織技術。
北京市滑雪協會副主席伍斌作為裁判,全程參與了北京冬奧會滑降比賽的裁判執法工作,收獲滿滿。他說:“北京冬奧會為我們培養了一支訓練有素而且具備實戰經驗的技術官員隊伍,從而為日後在國内承辦高山滑雪世界杯乃至世錦賽等國際頂級賽事奠定了基礎。”
伍斌認為,北京冬奧會對于高山滑雪運動在國内的進一步普及,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他說:“高山滑雪賽場的完美呈現以及賽事的精彩轉播,達到了冬奧會曆史上從未有過的高度,讓幾億人直觀了解了高山滑雪,對推廣大衆滑雪意義重大,同時也會吸引更多年輕人參與到高山滑雪競技項目中。”
伍斌說,北京冬奧會對于中國冰雪、尤其是那些首次亮相冬奧會的項目來說,是次偉大的洗禮,為它們的未來發展帶來了顯而易見的活力和動力。
參與記者:劉揚濤、夏子麟、盧羨婷、張骁、伍鲲鵬
來源: 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