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教材
知識點
教材分析:
《楊氏之子》選自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言語》,該書是一部主要記載漢末至晉代士族階層言談轶事的小說。本文講述了梁國姓楊的一家中的九歲男孩的故事。本課描述了楊氏之子的聰明,把楊氏之子巧妙的回答描寫得惟妙惟肖,幽默風趣。
作者介紹:
劉義慶(403-444):字季伯,南朝宋文學家,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宋宗室,襲封臨川王,曾任南兖(yǎn)州刺史、都督加開府儀同三司。愛好文學,喜招納文士。撰有《世說新語》,記述漢末、魏、晉士大夫的言行。原有集,已失傳。
主要作品:《世說新語》,志怪小說《幽明錄》。
作品介紹:
《世說新語》:内容主要是記錄漢末至東晉名士的逸聞轶事和玄言清談,書中所載人物言談行事,有助于了解當時社會生活,特别是士族階層的生活方式與精神面貌,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說集。原書有八卷,劉孝标作注分為十卷,今本作三卷。
我會寫:
生字 |
拼音 |
組詞 | ||
梁 |
liáng |
房梁 |
棟梁 |
橋梁 |
詣 |
yì |
造詣 |
詣絕 |
苦心孤詣 |
禽 |
qín |
家禽 |
飛禽 |
野禽 |
課文理解:
楊氏之子
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理解詞語:
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
甚:非常。
惠:同“慧”。
孔君平:孔坦,字君平,官至廷尉。
詣(yì):拜訪。
乃:就,于是。
為:在文中表示行為的對象,替的意思。
設:擺放,擺設。
示:給……看。
曰:說
未聞:沒有聽說過。
夫子:古時對男子的敬稱,這裡指孔君平
譯文:
在梁國,有一戶姓楊的人家,家裡有個九歲的兒子,非常聰明。有一天,孔君平來拜訪他的父親,恰巧他父親不在家,孔君平就把這個孩子叫了出來。這個孩子給孔君平端來了水果,其中有楊梅。孔君平指着楊梅給孩子看,并說:“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馬上回答說:“我可沒聽說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
句子解析:
1、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
這句話點明了文章要講的人物,以及人物的特點。起到總起全文的作用。
2、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
從孔君平來拜見孩子的父親一事看,兩家的關系很好,常來常往。所以當得知孩子的父親不在時,孔并沒有馬上離開,而是叫出了這個孩子。可見,孔與孩子很熟。
3、為設果,果有楊梅。
誰為誰設果?聯系上下文自然知道,孩子給孔君平端來了水果,看起來孩子很有禮貌,很會招待客人。
4、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這是故事中的重點部分。孔君平看到楊梅,聯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楊,它叫楊梅,你們本是一家嘛!這信手拈來的玩笑話,很幽默,也很有趣。孩子應聲答道:“沒聽說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這回答巧妙在哪裡呢?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沒有生硬地直接說“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說“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轉對答,既表現了應有的禮貌,又表達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鳥,楊梅豈是我家的果”這個意思,使孔君平無言以對。因為他要承認孔雀是他家的鳥,他說的話才立得住腳。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維的敏捷,語言的機智幽默。
句子中的“家禽”不同于現在的“家禽”,這裡的“家”和“禽”各自獨立表達意思。
課文主題:
課文通過講述梁國姓楊的一家中的九歲男孩妙答來客的故事,贊揚了孩子的思維敏捷、機智幽默,表現了語言藝術的魅力。
問題歸納:
1、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什麼?
《楊氏之子》講述了梁國姓楊的一家中九歲男孩風趣幽默、機智巧妙地應答他人的故事。
2、楊氏子是個怎樣的孩子?
楊氏之子是一個聰明、機智、懂禮貌、幽默、風趣的孩子。
課外拓展:
名人機智對答小故事
孔融十歲的時候,跟随父親到洛陽去拜訪李膺(yīng)。孔融到了他家門前,對看門的官吏說:“我是李膺的親戚。”通報了以後,上前坐下來。李膺問:“您和我是什麼親戚關系?”孔融回答說:“從前我的祖先孔子曾經拜您的祖先老子為師,所以我和您是世代通好。”李膺和他的賓客沒有不對孔融的話感到驚奇的。太中大夫陳韪後來才到,别人就把孔融說的話告訴給他,陳韪說:“小的時候很聰明,長大了未必很有才華。”孔融說:“我猜想您小的時候一定很聰明吧。”陳韪聽了感到局促不安。
圖文解讀
同步練習1
同步練習3
第一課時
一、給加點字選擇正确的讀音,打“√”。
梁國楊氏(sì shì)之子九歲,甚(shèn shèng )聰惠。孔君平詣(zhǐ yì)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wéi wèi )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yīng yìng)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qín qíng )。”
二、比一比,再組詞。
梁( ) 惠( ) 詣( ) 乃( ) 禽( )
粱( ) 慧( ) 指( ) 奶( ) 離( )
三、解釋畫線詞語的意思。
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1)氏:
(2)甚:
(3)惠:
(4)詣:
(5)乃:
(6)設:
(7)曰:
(8)未:
(9)聞:
【答案】
一、shì shèn yì wèi yìng qín
二、梁國 高粱;實惠 智慧;造詣 手指;乃是 奶奶;家禽 離開
三、(1)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 (2)甚:很,非常。 (3)惠:惠同“慧”,智慧的意思。(4)詣:拜訪,拜見。 (5)乃:就;于是。 (6)設:擺放,擺設。(7)曰:說。 (8)未:沒有。 (9) 聞:聽說。
第二課時
一、把下列音節補充完整。
l____ n____ ____ì ____èn q____
梁 乃 氏 甚 禽
二、解釋下面句子中帶點的字,再寫出句子的意思。
1.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
詣:________乃:________
2.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
示:________曰:________
3.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________聞:________
三、讀一讀,想一想,做一做。
何晏七歲,明慧若神,魏武奇愛之,以宴在宮内,因欲以為子。宴乃畫地令方,自處其中。人問其故,答曰:“何氏之廬也”。魏武知之,即遣還外。
1.注釋:
(1)若:好像。奇愛:十分喜愛。
(2)以:把。乃:于是。
(3)欲:想,希望。知:明白。
2.思考:
(1)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2)聯系上下文,查字典解釋文中的字,再理解詞句的意思。
①何氏之廬也。廬:________________
②人問其故。故:_________________
③即遣還外。遣還: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liánɡ nǎi shì shèn qín
二、1.詣:拜見乃:于是,就 有一天,孔君平來拜見他的父親,恰巧他的父親不在家,孔君平就把這個孩子叫了出來。
2.示:給……看曰:說 孔君平指着楊梅給孩子看,說:“這是你家的水果。”
3.未:沒有聞:聽見 我從沒聽說過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
三、(1)何晏七歲,象神童一樣聰明智慧,魏武帝認為他很出色而很喜愛他。把何晏安置在皇宮裡,想以此把他當兒子。何晏于是在地上畫出一方形,自己坐在裡面。有人問他(這樣做的)原因,他回答:“這是(我)姓何的房子。”魏武帝知道了(這件事),就把他遣送出宮外了。
(2)①廬:房子。 這是(我)姓何的房子。
②故:原因。 有人問他(這樣做的)原因。
③遣還:送回,遣送。 立刻把他遣送出去。
同步練習3
一、給句子中的“聞”字選擇正确的解釋。
聞:(1)聽見;(2)聽見的事情;消息;(3)有名望的;(4)用鼻子嗅;(5)姓。
1.你好,今天有幸能見到你本人,真是百聞不如一見啊!( )
2.西湖是全國聞名的風景區。( )
3.今天晚間的新聞真讓人尋味。( )
4.你聞出這是什麼味了嗎? ( )
5.聞家的人都搬到外省去了。( )
二、讀讀比比,在停頓恰當的句子後面畫“√”。
1.(1)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 )
(2)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 )
2.(1)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
(2)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
三、讀一讀,填一填。
《楊氏之子》選自南朝 的《 》,這部書是一部主要記載漢末至晉代士族階層閑談轶事的小說。本文講述了梁國姓楊的一家中的 男孩的故事。故事情節簡單,語言幽默,饒有情趣。
閱讀能力大提升
四、整體感知。
1.楊氏之子中哪一句可以看出孔君平與楊氏子很熟?
2.你喜歡孔君平說的話還是楊氏之子說的話?為什麼?
五、補充文章内容,并根據課文内容完成練習。
梁國楊氏子九歲,甚_________。孔君平_________其父,父不在,_________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 _________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課文補充完整。
2.結合閱讀體會,你認為楊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裡?( )(多選題)
(1)都根據人物姓氏來借題發揮。
(2)楊氏之子以否認的語氣表示出楊梅不是自己家的果子。
(3)指出了孔君平的“孔”是孔雀的“孔”。
(4)既否定了孔君平的話,還保留着對長輩的尊重。
3.孔君平聽了楊氏子的回答後,會有怎樣的反應?請從人物的動作、神态、心理等方面加以描繪。
六、課堂上老師指導一年級學生學習《姓氏歌》,為了讓學生加深對姓氏的印象,老師鼓勵學生舉例說說自己是怎樣準确地記住某個姓氏的。楊曉同學說:“當我在電視上看到一些人用詐騙的手段騙取大量金錢的時候,我覺得這樣的錢充滿了銅臭。我記住了‘錢’這個姓氏。”班裡一個叫錢軍的同學不樂意了,他站起來接着楊曉同學的話說……假如你也姓錢,你會怎樣說?能既風趣幽默,又不傷人感情。
參考答案:
一、1.(1) 2.(3) 3.(2) 4.(4) 5.(5)
二、1.(1)√ 2.(2)√
三、劉義慶的 世說新語·言語 九歲
四、1.“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從孔君平來拜見孩子的父親一事看,兩家的關系很好,常來常往。所以當得知孩子的父親不在時,孔并沒有馬上離開,而是叫出了這個孩子。可見,孔與孩子很熟。
2.此題沒有标準答案,意在考察學生對于課文中的這一問一答是否真正理解,答案無論是喜歡“孔君平”的話還是楊氏之子的話都可以,隻要能說出為什麼以及話的意思即可。
五、1. 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孔君平指着楊梅給楊家兒子看,說:“這是你家的果子。”楊家兒子答道:“沒有聽說孔雀是您家的家禽。”
2. (1)(2)(4)
3.孔君平一聽,心中一驚,心想:這孩子反應機敏,能言善變,真聰明。目前,我還沒佩服過九歲的孩子,他是其中之一。于是,孔君平開懷大笑,他豎起大拇指稱贊道:“厲害,厲害,真是青出于藍勝于藍呀!”
六、示例:星期六下午,我看到楊曉同學用十元錢買了一大盤“楊”肉串,吃得津津有味,我當時感到原來“錢”和“楊”肉串一樣都充滿着誘人的香味,我不但加深了對“錢”姓的感情,也記住了香噴噴的“楊”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