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會得糖尿病?因為胰島功能進化得太差,而人又吃得太多。
為什麼胰島功能進化的差?這就要從人類吃主食和糖的曆史說起。
人類在幾百萬年的進化中,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找吃的,找見啥吃啥,和野生動物差不多。一天吃多少頓呢?無數頓!也就是說,原始人的飲食特點是——每頓吃得很少,每天吃很多頓,吃的很雜而且主食很少。所以,原始人是沒有餐後血糖的!
胰島的功能就是按照這種飲食結構和習慣配套進化的:人分泌的胰島素隻管5分鐘用,5分鐘後自然滅活,因為吃的主食太少如果不滅活就低血糖了。人大量吃主食的時間是從農業革命以後,時間隻有才1萬年,吃精米、精面才幾千年,吃精制糖才幾百年,而胰島要進化出更強大的功能來适應吃主食多的情況,至少需要100萬年。因此,人進化太慢,科技進步太快,這才是産生問題的根源。
原始人的這種飲食習慣沒有使人進化出那麼強大的胰島功能,這樣問題就來了。現在人們一頓飯十分鐘就能吃進去兩碗米飯,這可是原始人幾天的主食量,由于胰島功能的限制,一下子造不出那麼多胰島素來,所以人在吃了飯以後血糖迅速升高,這就有了餐後血糖。這樣,胰島隻好拼命幹活兒,多造胰島素把餐後血糖壓下去。原始人一天吃無數頓飯,一頓飯就一點點主食,還是粗糧,胰島造這點胰島素很輕松。跟原始人比現在的每頓飯對胰島都是很大的負擔,這樣長期的小馬拉大車,馬很容易被累壞。久而久之胰島就累病累死了,人就得上糖尿病了。胰島主要是被過高、過快的餐後血糖累壞的,我國的糖尿病患者,餐後血糖高的比例占很大一部分,在新診斷的糖尿病患者中,單純餐後血糖高的就占到50%。餐後血糖高不但會影響全天血糖的控制,而且危害很大:加劇炎症和氧化應激,引起血管内皮功能紊亂,導緻動脈粥樣硬化;增加視網膜病變的風險;增加癌症的發生風險等。
所以,預防和治療糖尿病,必須首先在降低、減慢餐後血糖上下功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