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宣講是黨校教員的重要職責所在。把黨的創新理論宣講好,使之武裝全體黨員幹部,從而帶領廣大群衆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這是黨的事業不斷制勝的法寶。但是,如何宣講好黨的創新理論?如何讓黨的創新理論與豐富生動的社會實踐對接?如何讓黨的創新理論在黨員幹部心中生根開花?這就需要把理論宣講當成一門學問,認真把握其中的辯證關系。
1.“傳”與“釋”的關系。
理論宣講的“傳”是指傳導傳遞。傳導傳遞黨的創新理論要求精準,要求講好“普通話”,不能自說自話。在講好“普通話”的基礎上再講“地方話”,即在精準傳導傳遞黨的創新理論的同時尋找與地方實踐的連接點;傳導傳遞黨的創新理論要求注重語言藝術。語言傳導傳遞是一門藝術,把握好這門藝術,傳導傳遞效果很不一樣。作為宣講者,要把自己的宣講當作藝術作品來琢磨,在語言的裁剪和表達上下功夫。理論宣講的“釋”是指宣講黨的創新理論不是做“二傳手”,不能照本宣科,而必須進行理論上的闡釋。傳導傳遞過程就是闡釋過程,闡釋過程就是理論概括過程,就是邏輯演繹過程。這就要求宣講者平時要注重理論涵養。
2.“專”與“全”的關系。
理論宣講的“專”是指宣講既要以專業理論作支撐,又要有所側重。沒有專業理論作支撐,宣講就會成為對文件内容的簡單重複。黨的政治報告抑或黨的重大決定内容十分豐富,宣講者不可能“全面開花”,而是要有重點,即根據不同聽衆确定宣講重點。因材施教是教育的基本原則,理論宣講也應遵循這一原則。理論宣講中的“全”是指必須把黨的政治報告抑或黨的重大決定的基本原則、基本精神、基本框架講清楚。如果宣講者隻宣講報告中的某幾個方面内容,沒有給聽衆一個整體框架,那麼聽衆對報告中的具體内容就難以進一步理解和掌握。理論宣講不能因“專”而不要“全”,也不能因“全”而不要“專”。
3.“新”與“舊”的關系。
理論宣講的“新”包括多種含義,具體包括對創新理論産生的時代背景闡述要新、對支撐創新理論的基礎理論解析要新、對創新理論素材選擇要新等。“新”體現了與時俱進的精神實質。理論宣講的“舊”是指創新理論的源與流要講清楚。黨的創新理論具有繼承關系,“新理論”新在哪裡?與“舊理論”相比較,有哪些繼承和發展?不講清楚這些關系,聽衆就難以透徹理解。處理好理論宣讀“新”與“舊”關系,要求宣講者掌握史學知識。宣講經濟創新理論需要掌握經濟史;宣講政治創新理論需要掌握政治史;宣講黨的建設創新理論需要掌握黨史;宣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需要掌握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宣講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需要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
4.“實”與“虛”的關系。
理論宣講中的“實”是指理論宣講要講出創新理論的時代意蘊,講出創新理論的問題導向,講出理論與實踐的連接點。不能把創新理論講成空洞的口号。理論講得空洞,就不會有力量。理論宣講中的“虛”是指要講出創新理論的價值歸旨,講出創新理論的方向指引。這些問題不講清楚,思想疙瘩沒解開,行動就會迷茫。宣講中“實”與“虛”的關系實質上就是理論聯系實際的過程。隻講實際、不講理論,不是理論宣講;隻講理論,不聯系實際,理論就不接地氣。處理好理論宣講“實”與“虛”的關系,要善于運用黨的創新理論解剖事實、分析現象,讓理論與實踐融為一體。
5.“深”與“淺”的關系。
理論宣講的“深”是指理論宣講的深度。理論講深講透才有說服力;理論推演邏輯愈缜密,愈能抓住人。隻有深刻的理論才能闡釋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隻有深刻的理論才能直抵人心,隻有深刻的理論才能成為前行的動力。要做到“深”,理論宣講者需要有較高的理論造詣,需要掌握多學科的知識,需要熟練地運用學術研究成果,用學術講政治。理論宣講中的“淺”是指“淺出”,即通過通俗簡單的道理把創新理論講清講透。所謂大道至簡,任何看似深奧的理論,某種程度上可以說都是最為簡潔的思想。理論宣講中“深”與“淺”的關系實質上就是深入淺出,這就要求宣講者真正把黨的創新理論内化為自己的知識結構,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努力做到深入淺出,舉重若輕,隻有這樣才能收到宣講的理想效果。
6.“雅”與“俗”的關系。
理論宣講的“雅”是指宣講要講究規範性、體現科學性和一定的權威性,讓聽衆感覺到報告有思想有深度有厚度。理論宣講的“俗”是指接地氣,用聽衆聽得懂的故事和語言來宣講,拉近宣講者與聽衆的距離。宣講隻有貼近聽衆,才能抓住聽衆、打動聽衆、感染聽衆。這就要求宣講者在練好理論基本功的同時,深入社會實踐、關注網絡信息、做好調查研究,掌握社情民意。
(據2017年12月8日《學習時報》,原标題為《理論宣講需要把握的辯證關系》,作者:吳傳毅,湖南省委黨校副校長)
總監制/徐遙 責編/劉文韬 編輯/郭慧 制作/付天
覺得不錯,請點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