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車圈發生了一件很魔幻的事情,一位名叫“米周不姓米”的車主聯合了172威馬車主集體實名投訴威馬汽車侵害用戶知情權,通過降低續航的方式掩蓋質量缺陷。
一開始威馬沒有任何的回應,我想可能遵循“說多錯多”原則,就先不發聲;可是連續7個月,威馬遭到的投訴用戶人數已經達到了600人,遵循“說多錯多”原則,依然沒有給用戶一個交代;壞事一連跟着來,今年二月,威馬EX系又起火了,事情已過半月,還是沒有發聲,事實證明,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
雖然表面上威馬汽車在與用戶打拉鋸戰,但其實威馬汽車疲态盡顯,是什麼讓曾經抱着百度大腿的威馬汽車,如今連2022年1月的銷量都不敢公布?暫且按下不表。
要說威馬汽車在自出生以來最高光的時刻應該是2021年1月29日,那是它距離科創闆最近的一次。但事與願違,威馬汽車并沒有順利上市,負面量增大,“危機”始終環繞着威馬汽車。
而造成這一緻命原因是核心技術外流,雖然此前威馬W6車型一直對外宣傳“國内首款無人駕駛量産車型”,但與“蔚小理”造車新勢力采用自建團隊研發不同,威馬汽車選擇與百度等科技企業合作,共同研發,節省成本,迅速鋪量實現市場下沉。
但根據百度造車進度來看,對于威馬來說百度遲早要成“合作者”變成“競争者”,而且威馬還要接受百度提出的競業條款:必須用百度Apollo自動駕駛系統,不能自己做自動駕駛。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沒有核心技術就等同于沒有話語權。
既然核心技術沒有,那麼之前支持你的用戶遇到車輛問題,是不是應該積極回應并面對問題,而不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回避問題,讓曾經的擁護你的車主失望。借此回應前面提到的問題,口碑做差了自然沒人買你的車。
想起沈晖曾在威馬家書中這樣說道:“威馬活過來了嗎?威馬也遠沒有安全上岸”。一語成谶,如今的威馬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漸行漸遠,随着小米、格力、蘋果等科技公司下場造車,留給威馬翻盤的時間不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