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人參果,必然要複習《西遊記》。《西》中的人參果是醬嬸兒的:
......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頭一萬年方得吃。似這萬年,隻結得三十個果子。果子的模樣,就如三朝未滿的小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鹹備。人若有緣,得那果子聞了一聞,就活三百六十歲;吃一個,就活四萬七千年......
如此神奇的人參果,我輩凡人自是無緣得見。現實中有用模具憋出來供賞玩的“人參果”(原材料可能是梨、葫蘆等),多數并不像“三朝未滿的小孩”,更像法相莊嚴的佛祖或彌勒佛本尊。大約是二十一世紀初期,另有一種名為“人參果”的水果在市面上悄然出現。
什麼水果敢于冒充“混沌初分,鴻蒙始判,天地未開之際”産成的靈根?其實相貌平淡無奇,和雞蛋差不太多,并沒有骨骼清奇或者仙風道骨的感覺。上圖是我在花市拍的“人參果”盆栽,果實外表白色,橢圓,格外地像雞蛋;不過,一般的人參果更可能會有紫色斑紋。
人參果之名的來源不可考。從它的星狀花萼來看,也許你感覺似曾相識,是不是像茄子?對了,人參果就是一種茄科茄屬植物,和茄子确屬骨肉至親,也叫香豔茄,學名Solanum muricatum Ait。因其口感偏脆,有類甜瓜,故也被稱為“香瓜茄”。但不管名字多麼花哨,它的最大特點就是一個字:特别難吃。
第一次吃人參果時,我都被震驚了。心想這種原産美洲的破爛玩意兒到底有多大後台,能夠推廣為水果并且還是高檔水果?忒也難吃了。不酸不甜,嘴裡能淡出個鳥來,還有一種隐隐約約的澀,沒有任何可取之處,任何!好像明白了為什麼要美其名曰“人參果”,若無此神奇名字加持,早就被亂棍打死了。
但是,今天我要對人參果說:這麼多年,是我錯怪了你,迷霧遮住了眼睛......人參果并非就那麼難吃,不愉快的經曆隻是因為相遇太早,也就是說,我(們)吃到的人參果全都是沒熟的......據過來人報告,熟透的人參果會變成黃色,含糖量陡增,香軟可口,如同蜜露和甜瓜的混合體。
看看對比就明白了。我們在市面上所能見到的,都是如上圖一樣的青澀小子,而熟透的人參果則是越黃越好。不但外表黃,内心也很黃。為什麼商家不肯出售熟果子?不是因為他們傻,而是因為熟果子總是心太軟,心太軟,不耐儲存運輸,不得已而求其次。
很多水果(特别是熱帶水果)都是這樣的,生着摘下來,然後靠後熟作用慢慢放熟,或者幹脆人工催熟。香蕉即是如此,全世界市場上出售的香蕉都是後來人工催熟的。也許人參果的後熟過程較為漫長,往往沒熟之前就已經走上了腐敗變質的道路,所以真正好吃的人參果我們接觸不到......
據有經驗的朋友透露,把新鮮的人參果包上保鮮膜,還是有可能在腐爛之前把它放熟的。我覺得可以試試,好吃就行。什麼人參果“抗癌之王”的宣傳噱頭就不必當真了,它要是能抗癌就沒法吃了,誰會沒病吃化療藥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