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藍夢島主
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而今,一千個中國人中至少有九百個不知道王世貞,但幾乎人人都知道李時珍。但是,在他們生活的時代則恰恰相反,王世貞是家喻戶曉的文壇泰鬥,而李時珍雖然曾短暫供職于太醫院,終其一生卻也隻是個名不見經傳的郎中。
王世貞與李時珍 ,一個文學家,一個藥學家,一個如日中天,一個默默無聞,看似毫不相幹,卻發生過堪稱偉大的交集,這背後是一段鮮為人知的感人故事。
李時珍出生于1518年,王世貞出生于1526年,二人相差8歲,同屬于明朝中晚期人。不同于王世貞的仕途坦蕩,李時珍屢試不第後棄儒學醫,幾十年如一日苦心鑽研,踏遍千山萬水收集藥物标本和處方,終成一代“藥聖”。
(李時珍)
醫者仁心,為了把自己的畢生所學留于後世,李時珍嘔心瀝血,三易其稿,曆經27個寒暑寫成了192萬字的巨著《本草綱目》。
早在萬曆六年(1578年),李時珍就完成了《本草綱目》的初稿,但成書兩年後,仍遲遲找不到願意将其出版的書商。
确實,一個在當時籍籍無名的郎中,竟然妄想出版一部192萬字的鴻篇巨制,怎麼可能會有書商做這個鐵定賠本的買賣?為此,李時珍日夜奔走,結果卻注定是徒勞。
後來,還是李時珍的兒子李建中提醒他,何不請鳳洲先生寫篇序呢?鳳洲先生何許人也?文壇泰鬥王世貞是也!(注:王世貞,字元美,号鳳洲。)
(王世貞畫像)
誠然,王世貞在當時堪稱天下文宗,已經獨領文壇十年之久,其影響力自然不容小觑,有名人推薦,各大書商必當趨之若鹜。但是,有如此地位的王世貞,會把無名小卒李時珍放在眼裡嗎?李時珍管不了那麼多,急于出版《本草綱目》的他隻能破釜沉舟,努力一試。
萬曆八年(1580年)秋天,63歲的李時珍背着滿滿的一袋書稿,從蕲州乘船沿江東下,日夜兼行,舟車勞頓,終于在九月九日這天到達江蘇太倉王世貞的家。(注:按照舊時習慣,本文涉及年齡,均采用虛歲,下同。)
李時珍如願見到了王世貞,二人促膝長談,相見恨晚。李時珍把成袋的書稿交給了王世貞,向王世貞講述了他寫書的意圖和經曆,以及成書後無法出版的苦衷,并懇求王世貞為《本草綱目》作序。
(重訂本本草綱目)
看着整整一袋子的書稿,聽完李時珍聲淚俱下的講述,王世貞深為感動,他留下了書稿,同意認真拜讀。
離别之時,王世貞還有感而發,寫詩贈于李時珍,詩曰:“李叟維肖直塘樹,便睹仙真跨龍去。卻出青囊肘後書,似求玄晏先生序。華陽真隐臨欲仙,誤注本草遲十年。何如但附賢郎舄,羊角橫抟上九天。”
不曾想,《本草綱目》書稿在王世貞那一放就是10年,期間,李時珍幾經删改,不斷完善書稿。作為一代大儒,王世貞在治學上是非常嚴謹的,他是在仔細研讀了全篇手稿後,才起筆為其作序的,序文中大贊《本草綱目》價值不可估量,并對李時珍其人褒揚有加。而此時,已經是萬曆十八年(1590年)的元宵節,就在當年十一月,王世貞病逝。
(王世貞書法)
有了王世貞的序文,南京書商胡承龍立馬答應承印《本草綱目》,但是,《本草綱目》實在太長、太複雜了,僅核對和刻印工作就用了整整四年時間。
萬曆二十年(1592年),李時珍重病在床,自知時日無多的他寫了一篇遺表,傾訴自己編寫《本草綱目》的初衷,懇請朝廷“恩準禮部,轉發史館采擇,或行太醫院重修”,以便此書能幫到更多人。次年,李時珍與世長辭,終年76歲。
萬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也就是李時珍去世後的第三年,《本草綱目》書成18年後終于在南京出版500套,史稱“金陵本”。李時珍至死沒能看到《本草綱目》問世,這自然是一種不幸。但是,因為有了王世貞的序,《本草綱目》最終免于胎死腹中的命運,這又何嘗不是不幸中的萬幸?
(本草綱目序)
總之,《本草綱目》之所以能順利出版,成為全人類共有的财富,離不開王世貞為其熱情作序。李時珍生前也歎服于王世貞的人品,盛贊其身居高位卻平易近人。這,才是真正的大儒風範。
如果各位讀者想見識一下王世貞的文采風流,不妨翻開《本草綱目》看一看那篇傳為佳話的不朽序言。
參考資料: 《王世貞年譜》、《明史·卷二百八十七·王世貞傳》
文中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