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廣場、太平街、萬達廣場、湘江風光帶……有太多地标能定義長沙這塊最繁華的區域,古樸與現代建築并存的春風街置身其中。
在這條約200米長的古街,不難找到“春風街21号”的門牌,門檐上,幾根鏽鐵支着一塊大紅色圓形招牌,繁體寫着“新豪華”,“新”字被一個愛心圈住。
掀開皮制門簾,時光突然倒流。
紅黃藍綠四色彩燈映射在200平米的木地闆上,林子祥歌聲裡,人們或扶或攬着舞伴,左搖、右擺、轉圈、挪移,跳着或輕緩或張揚的摩登舞步。男人們穿着皮衣甚至毛衣,腰間鑰匙的叮當脆響淹沒在音樂聲裡;女士們大多仔細編織了頭發,長裙輕輕搖曳。舞池外圍,沒有舞伴或不會跳舞的,嘬一口茶,靜靜坐着。
這間老舞廳已存在30年,門票從4元漲到5元。在長沙城激蕩變遷最為熱烈的區域,一些中老年人走進這方懶洋洋的舞池,和自己最熟悉的歲月共舞。
天黑了,“新豪華”招牌亮了
18點52分,一對50歲左右的男女出現在新豪華舞廳大門口。女士用很粗的頭繩緊緊箍住黑發,身穿深藍色長棉服,棉服下露出漸變紫色的裙擺,點綴着亮晶晶的閃片,男士穿着不太合身的深灰色中山裝。兩人左右張望着,慢慢往前踱步。
“新豪華”的圓形招牌亮了。
撥開皮制門簾走進春風街21号,一個穿黑色棉服的男人縮着脖子,坐在櫃台後面。他的擡頭紋很重,似乎總是揣着手擡眼看人。
支付5元後,他從櫃子裡摸出一張門票遞過來——簡單的綠色、黃色和白色組合,印着4個翩翩起舞的女人的影子,“豪華”兩個字依然是繁體。男人上下打量了記者幾眼,擡頭紋稍微舒展開:“像你們這麼年輕的,我們這裡沒有。怎麼,你們也感興趣?”
他說,舞廳每天有三個時間段營業,分别在早晨7點、下午1點和晚上7點,每次營業兩到三個小時。
撥開皮制遮風門簾,一股熱氣撲面而來。頭頂的LED蝴蝶燈和投影燈投射出原始的藍、黃、紅、綠,随音樂節奏在木地闆上交織、移動、層疊。
十幾對男女舞伴正在舞池中央輕快地旋轉着,他們看起來大多集中在40至60歲。男士們穿着簡單,女士們則打扮得“正式”得多——她們大多仔細地編了發型,身穿考究的裙子。男士的手紳士地停靠在女士腰間,女士的絲巾、長發和裙擺悠悠晃動。他們牽手,摟抱,變換舞步,輕盈地旋轉和點地,燈光映出他們帶着皺紋的微笑。
舞池兩側的卡座上放着棉大衣和塑料袋,桌子上有煙盒和各式各樣的保溫杯。
這裡沒有聲嘶力竭的喊麥,沒有跳躍變幻的激光束,沒有震耳欲聾的重金屬,音響裡播放着年輕人叫不出名字的歌曲,歌手“老範兒”的《下輩子再愛你》可能已是最靠近現代的曲目。
歡迎四方來客,來者皆有故事
老李在這邊工作了一定年頭。坐在檢票椅上他腰背順直,手裡攥着一摞門票。身上的西裝顯得不太合身,走台階亦是一跳一跳的。今晚過去他是檢票員,明早過去他就成了DJ。散場後老李風風火火從DJ台上下來,沖着旁邊正在收杯子、昨晚還是DJ的琦哥喊:“下次我給你放個十分鐘的快三曲!讓你挑戰一下!”
當問到快三有多快,老李眨眼:“跳三四分鐘正常的。跳十分鐘,不可能!”
在離DJ台不遠的地方,一位全身黑衣的男士腰背挺直,身體張開,跟着音樂自由擺動,固守自己的一方舞台。當被問到為何一直不邀舞伴時,他指了指自己鞋子,笑着說今天穿的鞋不适合,就隻自己跳跳。
他姓蔣,從杭州過來,第一次來這個舞廳。他很喜歡跳舞,會專門去上培訓班,去到哪個城市就會去找那個城市的舞廳。找的方法也很簡單——地圖上搜索關鍵詞。但今天沒帶跳舞的行頭,不好意思邀人家,隻好獨自解悶。但找舞伴也不是個随便的事。“你别看我個子不高,身闆瘦小,但我對舞伴可是很挑剔的。”會看對方的舞技、形象還有氣質是否投合。而被問到自己舞技,老蔣借他人之口表示:跟我跳過的,诶~都說不錯、很好。
在聊到和舞伴的相處時,老蔣提到“距離産生美”。對方一般不會是妻子或者身邊的朋友,而是完全通過跳舞磨合而成的夥伴。兩人隻在跳舞時相遇,隻熟悉跳舞時的對方。再有衣服、鞋子一套完整行頭上身,儀式感拉滿,“跳舞總是很享受的。”
而剛從舞池裡走出來的華哥,左手抱住膝蓋,右手端起搪瓷杯啜了一口茶水。他告訴記者,自己五年前從湖北荊州老家來到長沙開店,店面就在萬達廣場。“我這個年紀不上不下,不好交朋友,還是有點寂寞。”他說,舞廳裡放的歌很好聽,“是屬于我們的歌。”
“我花錢找了一個教練,我現在還不太會跳,隻會跳兩支舞。”華哥把手機開鎖,亮出500元的支付記錄,這是他交的學費。
跳舞成生活的一部分,散場之後回歸各自生活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盛行的舞廳文化在現代都市裡看似沒有了痕迹,其實仍随着親曆者的愛好習慣而保留在他們各自的生活圈層。
新豪華舞廳亦經曆過那個“巅峰時期”,至今已有三十多年,是長沙現今最老的舞廳之一。除了所處位置,5元一位的進場票價也點明了它的市井基調。它每天開三場,上午7:00-10:00,下午1:00-4:00,晚上7:00-10:00,每場一般不下百人。
說起這個地方,在此工作的老肖也好,跳舞的男士女士也好,都說是來運動身體,“跳舞開心哪,踩着那個節奏點啊,蹦嚓嚓蹦嚓嚓,每天跳跳開心開心,開心了身體就好了不。”當然除此之外,跳舞亦可以展現舞姿,新舊人群亦來來往往,舞廳也是大家的社交場合。
一散場,場内亮起正常的白色燈光。旁邊卡座,還有三三兩兩的人群。一位娭毑剛換下舞鞋,又起身教舞友一個不熟悉的舞步。另一頭聚着七八個人,其中一位剛脫掉她的亮藍色長舞裙,穿着深色便服從黑暗處走出來。
有人在寄存櫃台拿回自己的衣物,還有人站在台階上系皮帶。在白熾燈光下,女士們抹了粉和口紅的臉顯得特别白,亮閃閃的。
他們一群人走出舞廳,吆喝那位落後的夥伴跟上來。後者卻擺手,說有事先不回去。他們穿過巷道,和認識的人打招呼,然後走到大街上,四散——公交、地鐵、步行,走回柴米油鹽和家長裡短。
撥開門簾,他們前前後後從卷閘門下走出。春風街裡的居民已經回到家中亮起了燈,但巷子裡依然黑黢黢的。
沒過幾分鐘,他們就都隐匿在黑暗的街巷中。擡頭就能看到周邊密集的現代高樓,景觀燈持續而有力地閃爍着。
潇湘晨報記者任彎灣 實習生吳陳幸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