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
咱們中國大大小小都知道古筝,都在電視上或者一些音樂晚會,看過聽過用古筝彈出來的美妙動聽的旋律,可是說到古筝你對它的了解有多少?
古筝
接下來給大家介紹,古筝又名漢筝、秦筝、瑤筝、鸾筝,是中國漢民族傳統樂器中的筝樂器,屬于彈撥樂器。它是中國獨特的、重要的民族樂器之一。它的音色優美,音域寬廣、演奏技巧豐富,具有相當強的表現力,因此它深受廣大人民群衆的喜愛。現在也出現了小古筝、便攜式古筝、迷你古筝、半筝、新筝、十二平均律轉調筝,古筝是一件伴随中國悠久文化,在這肥沃的黃土地上土生土長的古老民族樂器,屬彈撥樂器,結構由面闆、雁柱(一些地段也稱之為筝碼)、琴弦、前嶽山、弦釘、調音盒、琴足、後嶽山、側闆、出音口、底闆、穿弦孔組成。
古筝基本構造統一規格為:1.63米,21弦。古筝的面闆大多數采用河南蘭考的桐木制造,框架為白松,筝首、尾、四周側闆有紅木、老紅木(緬酸枝)、金絲楠木、紫檀等名貴木材,古筝的音質取決于面闆和琴弦,周邊用料對古筝的音色略有改善,以老紅木、紫檀、金絲楠木為佳。早期到近代也有過12、13、18、23、25弦等,不同地區的筝又有多種定弦法,筝的新種類還有“蝶式筝”、“轉調筝”等。
古筝
早在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前3世紀的戰國時代,就在當時的秦國(現陝西)一帶廣泛流傳,又名秦筝。算起來,它已經有2500年以上的曆史了。
古筝是一件古老的中國民族樂器,一共10級。戰國時期盛行于“秦”地,司馬遷的《史記》所記載《李斯列傳.谏逐客書》中所引資料,頗有值得我們注意的地方。李斯《谏逐客書中》述及秦國樂舞的一段說:“夫擊甕,叩缶、彈筝、搏髀,而歌嗚嗚快耳者真秦之聲也。鄭衛桑間,韶虞、武象者,異國之樂也。也有說法為,筝是戰國時的一種兵器,用于豎着揮起打敵人還有一句古話叫“筝橫為樂,立地成兵”。後來在上面加上琴弦,撥動時發現悅耳動聽,于是發展成樂器。随着時間的推移,兵器也越來越輕便,筝這種體形龐大、質量不輕的兵器就被遺棄了。所以眼下人們見到的筝都是以0樂器的形式出現的,形态優美,并附有裝飾。
古筝
進入21世紀,湧現出一批青年古筝演奏家,其中以 王中山 、 翟志榮 、, 邱霁 、 袁莎 、 蔣周健 、 劉樂 、 鮑棟 、 宋心馨 等老師為代表。多年來,這些演奏家多次出訪了德國、 奧地利 、英國、法國、意大利、荷蘭、俄羅斯、 比利時 、 瑞士 、 瑞典 、 匈牙利 、波蘭、日本、新加坡、等國家,使筝這件樂器走向了世界。
純手工,喜歡請點贊關注,接下來的内容更豐富,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