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四川日報-川觀新聞
川觀新聞記者 邵明亮 文/圖
12月16日上午,四川省亭子口灌區一期工程開工儀式在南充市蓬安縣羅家鎮芭茅村舉行。
當天,位于芭茅村的亭子口灌區一期工程一提灌站施工現場,彩旗飄飄來自省級有關部門和南充、廣元、廣安、達州4市市政府相關負責人、水務等部門負責人,以及項目管理人員、施工人員、監理人員齊聚開工儀式現場,18台工程車、裝載機、大型挖機整齊排列。
亭子口灌區工程是國務院确定的“172”重大水利工程,是四川省“五橫六縱”引水補水生态水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川東北幹旱地區、革命老區、貧困山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支撐。
跨川東北4市
與現有的亭子口水利樞紐是啥關系?
亭子口水利樞紐工程位廣元市蒼溪縣境内,是嘉陵江幹流開發中唯一的控制性工程,也是國務院确定的完善長江防洪體系六大防洪水庫工程之一,以防洪、灌溉及城鄉供水、發電為主。早在2014年5月,亭子口水利樞紐最後一台機組(4号)投産發電,當時樞紐設計安裝的4台機組就已經實現了全部投産。
那此次開工建設的亭子口灌區一期工程與亭子口水利樞紐到底是什麼關系呢?
“亭子口灌區工程是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樞紐的配套項目,而此次開工的項目是亭子口灌區工程的第一期。”據項目主管及施工方相關負責人介紹,亭子口灌區一期工程将從亭子口水庫引水,工程地跨廣元、南充、廣安、達州4市,具有農業灌溉、城鄉生産及生活供水等綜合功能。
其實,亭子口灌區工程很早以前就已經提上了規劃和建設議程。
1986年,《四川省水資源開發總體規劃報告》提出:建設以嘉陵江水源為主,為嘉陵江和渠江之間300多萬畝耕地提供灌溉用水的大型引水工程。
1994年,亭子口水利樞紐工程建設進入可行性研究階段。
2015年,亭子口灌區工程前期工作啟動會議在南充市召開。
2016年,亭子口灌區工程勘察設計簽約在南充市舉行。
2019年12月,亭子口灌區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專家評審。
2020年5月,四川省亭子口灌區建設開發有限公司依法正式組建并注冊登記,主要負責亭子口灌區工程的建設管理。
“亭子口灌區一期工程的如期開工,是我省水利系統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精神的具體舉措,既實現了‘十三五’全省重大水利項目圓滿收官,又為‘十四五’良好開局打下堅實基礎,開啟了我省創新體制機制推進跨地區水利工程建設的新裡程。”四川省水利廳廳長胡雲表示。
破解“水困境”
滔滔嘉陵江水将進入川東北千家萬戶
根據規劃,亭子口灌區工程設計灌溉面積371萬畝,建設幹支渠72條共1042公裡、囤蓄水庫9座、集中提灌站6處,供水人口414萬人,平均年供水量9.87億立方米,估算投資約307億元,工程地跨川東北4市13縣(市、區)。
而此次開工的亭子口灌區一期工程涉及川東北4市11縣(市、區),設計灌面136萬畝,建設幹渠和部分已建成水庫充水渠約385公裡、提灌站2處,年平均供水量4億立方米,供水人口245萬人,估算總投資163億元,計劃建設周期為59個月。
“十年一大旱、三年一中旱,小旱年年有”。氣象資料記錄顯示,此次實施的亭子口灌區一期工程範圍,幾乎年年都有不同程度旱情發生,在發生的各種自然災害中,幹旱約占總次數的50%以上,灌區内冬幹、春旱、夏旱、伏旱、秋幹頻繁,特别是7月、8月,高溫加重伏旱,常常造成溪河斷流、塘庫幹涸、禾苗竹木枯死、人畜飲水困難。
四川省水發集團董事長鐘傑介紹,亭子口灌區一期工程建成後,灌區耕地灌溉率将由37.7%提高到71.3%,複種指數将由1.8提高到2.6,畝平産糧将由508公斤提高到680公斤,年均增加直接收入16億元;每年可向灌區提供人畜淨用水874萬立方米,提供城鎮工業及生活淨供水1.6億立方米,實現供水效益11億元。
亭子口灌區工程在南充境内渠系裡程最長、灌溉面積最大、供水人口最多,南充也因此成為工程建設的“主戰場”和“主陣地”。對此,南充市委書記宋朝華對項目的開工建設深有感觸,他表示當地将發揮優勢、履行職責,提前備好人力、物力和财力,做好民工調劑、資金籌集、材料調度等輔助工作,确保項目有序啟動、加快推進、早日建成運行。
“項目建成後,将徹底解決川東北4市13縣414萬人飲水、371萬畝耕地灌溉問題,對于改善我省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開發利用水平不高的發展現狀,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促進川東北城市群發展、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胡雲說。
灌區群衆也非常高興,生活在幹旱走廊的南充市儀隴縣金城鎮居民趙德貴說:“灌區工程建成後,将不再為吃水發愁,莊稼地将不再問天要收成!”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