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素來就是健康的“代言人”:富含多酚類抗氧化成分和果膠,有益血脂和血壓,有益于預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消化道癌症……
關于蘋果該什麼時候吃,有各種說法:“早上金蘋果,晚上爛蘋果”、“餐前餐後都不能吃水果,水果隻能兩餐之間吃”等等,讓人們感覺到迷茫。
用一個實驗為你解答吃蘋果的最佳時間,并教你如何挑選不同顔色的“佳果”。
實驗:正餐前30分鐘吃蘋果最好
俗話說“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蘋果吃對了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但究竟什麼時間吃才更好呢?
從控制血糖的角度,有一個時間點吃蘋果,對降低餐後血糖反應有好處——那就是正餐前 30 分鐘。
一項實驗通過對比直接吃米飯、同時吃米飯和蘋果、先吃蘋果30分鐘後吃米飯三個對照組來比較血糖反應的高低,以含 50 克葡萄糖的糖水來做參比食物,測定餐後 4 小時之内的血糖變化曲線。一共有 18 名健康受試者參加了實驗。
研究發現,這 4 種吃法中,隻吃白米飯的血糖反應最高。白米飯和蘋果同時吃,前兩個小時的血糖曲線下面積就下降了 23%。
無糖食品也會長高血糖!
糖尿病人要當心
飯前 30 分鐘吃蘋果這一組,前兩個小時的血糖曲線下面積降低值最高(達 51%),而且餐後 4 小時之内的血糖波動值,也降低了整整一半。
吃蘋果,數量要控制
其實餐前、餐後不能吃蘋果的說法,主要是考慮到一些胃腸疾病患者的特殊情況。
對消化能力良好的健康人來說,蘋果作為涼菜入菜也好,飯前飯後吃也好,都沒有妨礙健康的可靠證據。
關鍵是,吃蘋果的數量要符合膳食指南的建議,每天在 200~350 克之間,而不是吃起來就停不住。
多科專家為蘋果“點贊”
蘋果營養豐富,物美價廉。它沒有出衆的外表,也沒有昂貴的身價,你一定吃過它,但不一定了解它。
蘋果含有鉀、果膠、槲皮素、原花青素、兒茶酚、表兒茶酚、根皮苷等成分,多學科專家紛紛為蘋果點贊:
内分泌科專家說,蘋果有助抗炎,護血管。2021年6月《美國臨床營養學雜志》刊登的一項研究顯示,超重人群每天吃蘋果,有助降低與炎症相關的疾病發病率。
口腔科專家說,嚼蘋果有助清潔口腔、保護牙齒。
骨科專家認為,每天吃蘋果有助降低尿液酸度,減少尿鈣流失。
呼吸科專家研究發現,吃蘋果有利于改善支氣管功能,預防慢阻肺。
糖尿病專家研究表明,蘋果升糖指數相對較低,常吃有助降低糖尿病發病風險,糖尿病患者也适合吃。
心内科專家發現,長期吃蘋果有利于平衡膽固醇水平,降低冠心病發作風險。
婦産科專家研究發現,孕媽媽每周吃4個以上蘋果,嬰兒将來患呼吸困難和哮喘的風險,可降低五成。
紅、青、黃蘋果該怎麼選?
蘋果的果肉中都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膳食纖維,各品種間差異不大,主要看不同顔色蘋果果皮中的營養素。
蘋果果皮的顔色是葉綠素(綠色)、胡蘿蔔素(紅色)、類黃酮(黃色)、花青苷(紅色)的綜合表現。
綠蘋果更脆,富含的葉綠素有助于抗氧化、抗炎和幫助傷口愈合。
黃蘋果更甜,健脾胃的效果更好。含有類胡蘿蔔素,可在體内轉化為維生素A,緩解缺乏維生素A所緻的暗視野适應遲鈍。
紅蘋果口感面、皮厚,味道濃郁。含鐵元素高,常吃紅色的蘋果有益于保護心髒。富含的花青素則可以一定程度保護視力,經常食用還可減少皺紋。
在蘋果家族裡,人們常吃的有以下5種,它們的特點和口感也有區别:
蛇果:一放就面
較脆,果汁多,味甜,有濃郁芳香。不耐儲存,放兩天再吃就面了。
紅富士:最耐貯藏
果面光滑,果皮中厚而韌,果肉細脆,果汁多。極耐貯藏,貯藏後香氣更濃。
嘎拉:味道略酸
果皮較薄,有光澤,果肉淺黃色,果汁多,味甜微酸。
國光:越放越甜
它是晚熟蘋果裡最耐儲的,往往能放一個冬天,而且越放越甜。
金冠:香氣見長
味道濃甜,果香清新。果肉貯藏後會稍稍變軟,環境濕度低時果皮易皺。
來源:約見名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