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教育
/
閻立本繪畫曆代帝王圖
閻立本繪畫曆代帝王圖
更新时间:2024-10-09 02:31:14

閻立本繪畫曆代帝王圖(讀書閻立本步辇圖)1

《步辇圖》宋摹本,閻立本(唐),故宮博物院藏

如果說,東晉顧恺之用一幅《洛神賦圖》打下了人物畫的江山,帶人物畫走向成熟,那麼守護人物畫地位的任務在這個時候,就交到了閻立本的手中:能不能讓人物畫再創輝煌,更上一層樓,就看你的了。

閻立本是誰?為什麼是他來開場?

在當時的長安街頭,流傳着這麼一句詩:“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馳譽丹青。”“左相”指的是将軍出身的姜恪,而“右相”說的便是閻立本了。既不是憑政績,也不是憑戰功,而是憑一筆丹青做了當朝宰相, 實在很難不讓人懷疑他的正職到底是宰相,還是畫家。作為唐太宗李世民的禦用畫家,閻立本不出手則已,一出手便把中國人物畫的水準又拔高了一個層次。而這座難以逾越的山頭,名字就叫作《步辇圖》。

和《洛神賦圖》一樣,《步辇圖》也位列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榜單。它記錄的是公元640年,唐太宗李世民接見吐蕃使臣祿東贊議親的場景。°這門親事我們都非常熟悉——吐蕃首領松贊幹布與文成公主的聯姻。但如果你稍微了解那段曆史就會發現,這幅畫好像有股說不清的奇怪。印象中是我們把文成公主送去和親,怎麼到了這畫上面,唐太宗還能笑得出來呢?

真相還是假象,讓我們重回那段曆史,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

距今1400多年前,唐高祖李淵結束了中原地區300多年的混亂局面,國力正強。而與此同時,相隔千裡之外的西藏地區,也有一個勇猛的少年在努力地開疆拓土。他一口氣兼并了十多個部落和部族,統一了西藏高原,年紀輕輕就建立了吐蕃王朝,定都邏娑(今拉薩)。這個少年就是松贊幹布,《步辇圖》中唐太宗的準女婿,也是他派使臣前來商議親事的。但在一開始,唐太宗壓根兒就不想把文成公主許配給他。因為無論你是王公貴族還是平民百姓,在唐朝人的眼裡,西藏的生活還是要艱苦得多的。生活在那裡的人們尚且停留在原始人茹毛飲血的階段,吃 “燒烤”,穿獸皮。而且還有一點很重要,這路途遙遠,文成公主要是真嫁過去了,這輩子不知道還有沒有再見的機會。

松贊幹布不止一次派特使來大唐提親。第一次,唐太宗看上了另一個小國,把松贊幹布婉拒了。4年過去,松贊幹布不死心再次提親,這次他帶着軍隊和5000兩黃金,沿着唐境一路厮殺,揚言:“若不許嫁,則兵伐唐都,如蒙見允,則漢藏和好,永息烽煙。” 說白了就是, “要麼收下這黃金,要麼就滅了你大唐! ”雖然吐蕃未必是大唐的對手,但考慮到戰争所耗費的糧食、兵力、财力……一樁和親相當于10萬雄兵,更能為邊疆帶來超過10年的和平。唐太宗猶豫了兩年以後,權衡之下,還是同意把文成公主許配給他。

這對松贊幹布來說,簡直開心得要上天了。娶了個公主,相當于有了大唐這個大靠山,不僅能穩固他的政權,還能加快西藏近百年的發展,徹底改變藏民艱苦的生活狀态。因此,這樁和親的意義尤為重大, 雙方都特别重視。盡管站在國家大局的角度上,唐太宗不得不做出讓步,但你說他是打心底裡心甘情願,我是不太相信的。史書上也許找不回場子, 但或許我們還可以在藝術上把場子重新找回來。

于是,一張史上最強的“照騙”《步辇圖》誕生了。對于老百姓而言,雖然他們大多不識字,但是都看得懂圖。畫家可以通過人物和畫面來表現曆史事件,進行教化宣傳。而隋唐時期,繪畫還隻是貴族玩的東西,畫什麼樣的畫自然是要看貴族們的審美愛好。換句話說,閻立本作為宮廷禦用畫師,他工作中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思考如何用畫筆塑造皇帝偉岸的形象,并記錄曆史等。

那麼,他又是如何在這場吐蕃與大唐的議親現場樹立并記錄盛唐的大國氣象?看到《步辇圖》的第一眼,想必不用我過多解釋,雙方不一樣的出場方式就已經為這場議親奠定了基調。在閻立本的設計記錄下,唐太宗李世民在9位侍女的簇擁下閃亮登場。侍女們有的負責擡辇,有的負責拿扇,有的負責張傘。而另一邊的吐蕃使臣祿東贊,隻有個可能是朝中翻譯官的角色緊随其後。

閻立本繪畫曆代帝王圖(讀書閻立本步辇圖)2

《步辇圖》中,唐太宗李世民在9位侍女的簇擁下登場

大唐氣象,在雙方代表出場的一刹那就被妥妥地立住了。而閻立本要的不僅是在整體氣勢上壓倒對方,更是着眼于細節上的設計。抛開《步辇圖》現有的畫面不說,我們想象一下放在過去,洽談兩國姻親,怎麼都得是在大殿之上,百官之前,這才配得上它作為一個正式外交場合應有的規格。這樣一想的話,《步辇圖》就着實畫得有點“随意”了。這群随行的侍女實際上來自“尚寝部”,在唐朝屬于五品女官。這場景,與其說是兩國議親,倒更像是某天雙方一不小心在宮裡的某條小路遇上了,停下來打了聲招呼。

再看議親現場的兩位主角——唐太宗和祿東贊,那就更有意思了。一件圓領大黃袍,外加一頂幞頭,唐太宗居然直接把他平時用于休閑娛樂的便服穿了出來。而他平時出席正式場合時,其實是另一種樣式。我們可以參考閻立本的另一件作品《曆代帝王圖》。畫中,帝王的穿搭标配是一種黑色套裝,叫作“冕服”。這套冕月服上的裝飾紋樣也極為講究,從天地萬物中提煉出代表着天地間至善、至美、至大的“十二章紋”。同時,冕服配套有一頂自帶流蘇的帽子——冕旒,這種帽子串着玉珠,是專門用于參加祭祀、典禮等重要場合所戴的冠,是帝王的象征。所以很顯然,要是按照兩國議親這樣重要的外交場合的标準,《步辇圖》中唐太宗的穿搭其實是“不合時宜”的。相比之下,吐蕃使者祿東贊就顯得規矩正式了許多。

閻立本繪畫曆代帝王圖(讀書閻立本步辇圖)3

閻立本的作品《曆代帝王圖》摹本局部 ,美國波士頓博物館藏

當然,兩國議親這種喜慶的場面,根據我們中國傳統的風俗習慣一定是少不了紅色的裝飾。紅色作為正色之一,是尊貴的象征。西域使節穿戴紅色?不妥,搶了我們的主場優勢,且紅色也與他的身份不符。唐太宗穿戴紅色?那也不太合适,顯得大唐對這門親事很滿意似的。于是,我們看到唐太宗最終穿上了同樣尊貴的赭黃袍接見使節。至于更為喜慶的紅色,閻立本則安排給了負責引見的禮官。而且,為了不讓這紅色過于突兀,他還将紅色也安排進了宮女的服飾、唐太宗頭頂的罩蓋頂,讓整體畫面更加和諧的同時,也凸顯了唐朝的大國氣象。

但這些都還不是閻立本最妙的設計。要說整幅《步辇圖》最意味深長的,還得是他們各自的表情。表情雖然細微,稍縱即逝,但卻最能在不經意間透露一個人内心真正的想法。在這幅記錄了兩國外交場合的《步辇圖》中,無論是場合、衣着,還是人物的動作、體态和表情,都形成了一種鮮明的對比。 一個瘦弱低矮,謹小慎微,一個霸氣側漏,自然随意,而他們背後所代表的大唐朝廷和吐蕃之間到底孰強孰弱,相信你已經有了答案。

關于這幅畫,至今曆史上還留有種種猜測。有人說“畫的風格不像閻立本的作品”“畫得不符合事實”……的确,一直以來繪畫總是在追求對真實的記錄。雖然這幅畫不是照片,表面看起來與曆史甚至存在着一些出入,但卻精準地畫下了人物的情緒、心理狀态。或者說,這幅畫完美記錄了唐朝面對這次和親的态度。表面上我們是在商議兩國的親事,但從畫面布局、細節來看,大唐和吐蕃的主從關系卻已經在閻立本的畫筆下展現得淋漓盡緻。

《步辇圖》畫成一年後,文成公主入藏。随她一同入藏的,有金銀、玉帛、瓷器,以及谷物種子等農産品,還有醫療、教育、農業、瓷器、造紙等各方面技術的頂尖手藝人。可以說,她把大唐最為精華的部分都複制了一份帶到了西藏,增進了大唐和吐蕃之間的友好交流,也見證了漢藏的融合與繁榮。

對于閻立本來說,如何把人物畫得更傳神些,早已不是他唯一關注的問題了。如何在畫面中設計戲劇性的情節豐富人物關系, 呈現另一種大唐氣象,或許才是他之所以能超越前人的不同所在。

而《步辇圖》的問世,則是向所有人宣告——大唐盛世,來了!

(本文摘自《大話中國藝術史》)

閻立本繪畫曆代帝王圖(讀書閻立本步辇圖)4

《大話中國藝術史》

意公子 著

讀客文化 | 海南出版社2022年出版

李白、蘇轼、唐伯虎、王羲之……你熟悉的曆史名人,你不熟悉的藝術故事;陶器、玉器、青銅器、山水畫、書法……一本書囊括150件中華藝術品;原始藝術、青銅時代、秦漢藝術……一口氣講完一萬年中國藝術史。3種器具、4帖書法、9幅名畫、45位藝術名家,解碼中國藝術的深沉内涵。

作者:意公子

編輯:袁琭璐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運動員鼓勵的話簡短
運動員鼓勵的話簡短
1、揚帆把舵,奮勇拼搏,看我三XX班,銳不可當。2、信笃志堅,奮起争先,機汽學子,再創輝煌。3、飛躍...
2024-10-09
滑翔的意思
滑翔的意思
1、滑翔是指某些物體不依靠動力,而利用空氣的浮力和本身重力的相互作用在空中飄行。2、滑翔(Glidi...
2024-10-09
傳統文化的由來
傳統文化的由來
中國傳統文化是在中國地域内的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發展的、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的結晶,世代相傳生生不斷。中華傳統文化應包括:古文、詩、詞、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成語等。傳統節日(均按農曆)有:正月初一春節(農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四月五日清明節、五月五日端午節、七月七七夕節
2024-10-09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幾本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幾本
1、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是二本,簡稱“上應大”,是全國最早以“應用技術”命名的市屬公辦普通本科高校。2、...
2024-10-09
耜怎麼讀
耜怎麼讀
sì。耜,是一個漢語常用字,最早見于商代甲骨文時代。基本含義為:原始翻土農具耒耜的下端,形狀像今的鐵鍬和铧,最早是木制的,後用金屬制。耜相關詞語:耒耜、春耜、剡耜、縣耜、石耜、黛耜、倳耜、農耜等。相關耜的成語:耒耜之勤。筆順:橫、橫、橫、豎、撇、點、豎、橫折、橫、橫折、橫。
2024-10-09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