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美麗和諧甯夏?記者 李增輝 張文 在黃河水滋養的“塞上江南”——甯夏,巨大的發展成就令人矚目 ,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建設美麗和諧甯夏?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建設美麗和諧甯夏
記者 李增輝 張文
在黃河水滋養的“塞上江南”——甯夏,巨大的發展成就令人矚目。
黨的十八大以來,兩次赴甯夏回族自治區考察并發表重要講話,多次對甯夏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為建設美麗新甯夏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牢記殷殷囑托,甯夏廣大幹部群衆緊抓發展第一要務不放松,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新發展、實現新跨越,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美麗新甯夏壯麗篇章。
築牢保護屏障,守護黃河流域生态
行走在銀川市東郊的黃河古渡口,奔騰的黃河在這裡緩緩流淌。清澈的河水和周邊的美麗田莊相映成趣,河中魚兒嬉戲,河面泛起微瀾……眼前的美景,引得遊人紛紛駐足。“魚和鳥都多了起來,環境美了,有的遊客用完餐就在河邊觀賞。”古渡口一家餐飲店負責人徐宗進告訴記者。
2020年6月8日,在甯夏察看黃河生态治理保護狀況時指出:“甯夏要有大局觀念和責任擔當,更加珍惜黃河,精心呵護黃河,堅持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明确黃河保護紅線底線,統籌推進堤防建設、河道整治、灘區治理、生态修複等重大工程,守好改善生态環境生命線。”
沿黃九省(區),甯夏是唯一全境屬于黃河流域的省份,自古以來因黃河而生、因黃河而興、因黃河而美。得益于黃河母親的恩惠,甯夏才享有“塞上江南”美譽和“天下黃河富甯夏”之說。甯夏時刻把保障黃河長治久安作為重中之重,完成生态保護紅線劃定,實施“四水四定”方案,近十年先後投入1150多億元,用于黃河水治理,實現域内劣Ⅴ類水體和黑臭水體全面清零。
防洪工程建起來了,人字垛、丁字壩整齊排列,像一把把巨大的梳子,梳理着黃河的形态;濱河大道修起來了,綠樹成蔭、花團錦簇;以前的違章建築不見了,新修了健身場所,成為城市一景。
“河清了,景美了,我們靠着幸福河過上了幸福日子!”吳忠市利通區金積鎮秦壩關村村民丁自紅從小在黃河邊長大,如今成了一名黃河“守護人”——2019年起,他開始負責古城灣砌護段10公裡左右的黃河及兩岸環境衛生保潔。
近年來,甯夏完成了黃河甯夏段二期防洪綜合治理工程,黃河保護體系基本建立,防洪實現了從分散應急防治到綜合治理的曆史轉變,達到了标準内洪水安全。大力推進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3萬平方公裡,全區入黃泥沙從1億噸減少到2000萬噸,黃河甯夏段連續5年保持“Ⅱ類進Ⅱ類出”,為維護黃河“健康”貢獻了甯夏力量。
如今的賀蘭山,礦區關停了,綠色回歸了,大山恢複了甯靜。一個個廢棄礦坑經過改造,化身為休閑公園、生态果園等景觀。近年來,甯夏實施賀蘭山、六盤山、羅山“三山修複”工程,污染防治按下“快進鍵”,綠色發展步入“快車道”,森林覆蓋率從十年前的11.9%提高到16.9%,地級市空氣優良天數比例連續6年保持在80%以上。
推進動能轉換,提升經濟發展質量
天然氣輸送過程中,壓力控制至關重要。“我們的技術填補了我國的長輸管線超大口徑調壓裝置關鍵用閥的空白。”在甯夏吳忠儀表公司生産車間,眼前這段直徑近一米的天然氣管道閥門,能在以毫秒計的時間内精确控制輸送氣壓大小。車間負責人告訴記者,該閥門已廣泛用于西氣東輸、中俄東線天然氣管線等重大運輸管線中。
推進動能轉換,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在甯夏,過去冒黑煙、排臭水的“傻大黑粗”産業正蛻變為綠色低碳高效的産業,一批具有成長潛力、發展活力的新興産業快速崛起。現代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在全國擁有一席之地,枸杞、葡萄酒、牛奶、文化旅遊等産業更是提升了甯夏産業格局的“顔值”。
産業升級,科技為先。在“科技支甯”東西部合作帶動下,甯夏科研機構研發出400萬噸/年煤間接液化成套技術,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産業發展裝上“科技翅膀”,甯夏的優勢資源迅速轉變為發展資本,為新舊動能轉換提供強大動力:通過發展煤炭深加工,促使火力發電能力達1500多億千瓦時,已建成“甯電入魯”“甯電入浙”兩條大通道;甯夏風光水等新能源裝機已達2840萬千瓦、全國第三,綠氫産能7700噸/年、全國最大。圍繞新能源新材料,已形成完整的風光電儲全産業鍊及配套制造體系,僅單晶矽棒産能已近100吉瓦、約占全球1/5,是全國首個國家新能源綜合示範區……
2012年至2021年,甯夏地區生産總值年均增長7.1%,用十年時間跨過2000億元、3000億元、4000億元3個千億元大關。近期,國務院又批複了支持甯夏建設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實施方案。這些政策措施疊加,為甯夏帶來了曆史機遇和強大支持。借着政策東風,甯夏主動加強與兄弟省份合作,把資源優勢和發達地區的産業優勢結合起來,拓展東西部攜手發展的前景。
農業振興帶動鄉村振興,進一步提升經濟發展含金量。甯夏地理氣候優勢明顯,葡萄酒産業布局早、發展快,已建成116個特色酒莊,年産量1.3億瓶;枸杞産量占全國55%,深加工産品已外銷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奶牛存欄全國第六,生鮮乳産量全國第五,乳蛋白率、乳脂率等幾十種指标位列全國前茅。目前,甯夏正以做強做優“六特”農業産業為重點,打造“中國葡萄酒之都”“中國高端奶之鄉”和全國高品質冷涼蔬菜生産基地等品牌,實現農業産業的振興升級。
加大民生投入,民族團結共同進步
一進入吳忠市利通區金花園社區,就聽見一陣歡聲笑語。社區的廣場上,居民郭淑玲正帶着幾位大姐,學着跳最新的廣場舞。旁邊,老年書畫協會的楊金奎和幾個小夥兒正要架起桌子揮毫潑墨,為周末的活動做準備。生活在金花園社區的回、滿、藏等少數民族居民有6000多人,占常住居民的近一半。
甯夏是全國最大的回族聚居區,并有滿族、蒙古族、壯族等少數民族。現在全區各地級市都成功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湧現出了王蘭花等一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各民族親如一家、守望相助、手足相親。
翠綠的蘿蔔堆滿筐,再一筐筐搬上貨車。固原市西吉縣吉強鎮馬營村村民張菊玲忙活了一上午,滿臉汗水卻笑意盈盈:“政府為村裡修了柏油路,交通方便了,蔬菜能運到外省去賣。土地在合作社入股,一家人也在合作社打工,今年家裡能再存上三五萬,年底把房子翻新一下再過年!”
曆史上的西海固地區“苦瘠甲天下”,曾經是極度貧困的代名詞。如今,該地區現代農業興旺、基礎設施發達,合作社、種植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帶動鄉村振興,人均收入不斷提高,徹底甩掉了絕對貧困的帽子。黨的十八大以來,甯夏80.3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9個貧困縣全部摘帽。
2022年,甯夏投入資金20億元支持發展鄉村特色優勢産業,鄉村振興銜接資金用于産業發展比例不低于55%。支持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和移民集中安置區發展聯農帶農特色産業,因地制宜發展小種植、小養殖、小田園、小加工、小商貿、小民宿等特色庭院經濟,确保脫貧群衆40%以上的收入來自産業。
樓院整齊,街巷潔淨,不遠處就是銀川市永甯縣閩甯鎮原隆村村民劉莉的家。“政府幫蓋的新房,自家隻花了不到2萬元。”2012年9月,劉莉一家依靠扶貧搬遷政策從西海固搬來這裡,當時全村已經修好了通村硬化路,經過裝修的新房直接就能入住。住下的第二天,劉莉便到一公裡外的鎮小學給孩子報了名。“這邊配套齊全、生活方便,早知道就快些搬過來了。”
時間回到上世紀90年代初,閩甯鎮所在的土地還是一片荒灘,沒有電,沒有路,沒有像樣的基礎設施,人們隻能蓋起簡易的土坯房。随着閩甯協作推進和産業發展,當地持續開展生态修複、防沙治沙、鎮村綠化、環境治理等,基礎設施和生态環境不斷改善。“十三五”期間,閩甯鎮率先在甯夏實現村村通硬化路;新增綠化面積11270畝,綠化覆蓋率達35%。
如今,閩甯鎮常住人口接近6萬,村村有小學、衛生室、文化活動中心和民生服務大廳,全鎮6000多名适齡兒童全部就近入學,自來水、天然氣全部入戶。全鎮建有地埋式污水處理站25座,生活污水處理率達85%,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0%。通過實施危房改造、扶貧搬遷改造等,村民告别土坯房,住上了磚瓦房。
十年來,甯夏将75%以上财力用于民生事業,累計支出9300多億元,辦成了一批利民惠民的實事好事。今後五年,甯夏将從民生工作實際出發,重點實施居民收入、移民緻富、教育質量、健康水平、文明素養、城鄉面貌“六大提升行動”,讓廣大人民群衆生活得更有質量、更加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