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愛吃面的習慣由來已久,時間甚至可以追溯到東漢。作為主食,它與米飯都有着不可撼動的地位。
但從營養角度來說,吃面似乎有很多不足:低蛋白、高碳水、調味料高油高鹽……今天就來告訴你健康吃面有哪些營養指标。
一碗「營養面」有5個指标
面條屬于純主食,調味料通常是高油脂、高鹽的搭配,比如熱幹面的芝麻花生醬、炸醬面的黃醬等。
高碳水 高油脂的組合,導緻一碗面帶來的能量通常超過人一餐所需。要想讓面條營養變得更豐富,建議滿足5個指标:
一百克面
一頓吃多少面條要因人而異。以一位輕體力活動的成年女性來計算,每餐大概需要攝入75克純碳水化合物,換算成面粉或者幹挂面,大概是100克,相當于一元錢硬币直徑那麼粗一把。
體力活動較多的人,可以再多吃一點,通常不超過150克。
一個蛋
一捧菜
一片肉
吃肉是獲取優質蛋白質最簡便的辦法之一。
面條以碳水化合物為主,加入半個手掌(不帶手指)那麼大一片瘦肉,就差不多達到肉類一天的推薦攝入量,能提供10克優質蛋白質,還能提供一些B族維生素和血紅素鐵,足以讓一碗面的營養水平再上一個台階。
在肉的選擇上,以瘦肉為主,少吃脂肪含量較高的排骨和五花肉。如果有自己做的鹵牛肉,撈上四五塊小指頭肚那麼大的瘦肉塊,再來一勺肉湯,就是一碗營養與風味兼得的牛肉面。
一碗湯
如果是自己做的雜面,可以喝一碗面湯,能增加飽腹感,還能獲取溶解在湯中的維生素。
如果是買的挂面、泡面,或者在餐館吃一些鹹鮮口味的湯面,湯中會溶解過多的鹽,建議就别喝湯了。
面條好吃有個“下鍋技巧”
需要注意的是,煮面要避開“水沸騰了再放面”,弊端如下:
面是幹的,突然遇到高溫,其表面的澱粉容易發生糊化,會使維生素Bl、維生素B2含量減少,營養有所損失。
熱量不容易向挂面内滲透,容易夾生。
編輯:陳思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