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會有一些魚友抱怨,我剛買的觀賞魚,沒養幾天就死了,其實,我也經常遇到死魚的現象,結合自己的案例和魚友的分享,整理幾個觀賞魚的死因,希望大家能夠避開這些坑。
1、體質虛弱
觀賞魚體質虛弱,這屬于正常現象,誰讓咱不小心買到這種魚呢,同一條母魚孵化的魚苗,總會有體質虛弱,經不起折騰的,這種觀賞魚的死,基本上是無解的,即使你的魚缸各方面都達标,也可能會被其它魚欺負死,搶不到魚食,躲在魚缸角落。
2、水質不适合
飼養觀賞魚之前,一定要了解它的生活習性,熟悉它喜歡弱酸性水質,還是弱堿性水質,例如孔雀魚不能在草缸養,孔雀魚喜歡堿性水質,而草缸屬于酸性水質。
3、硝化系統不健全
硝化系統是解決魚缸毒素的關鍵機制,很多觀賞魚都是因為硝化系統不達标,引起中毒現象,就算硝化系統建立完善,如果飼養密度過大,喂食太頻繁,魚缸水質污染,硝化系統無法處理龐大的毒素,觀賞魚一樣會挂掉。
4、被其它觀賞魚追逐
魚缸總是會出現缸霸,追着其它觀賞魚打鬥,這時候魚缸會隔三差五的死魚,我們平時要注意觀察,發現缸霸,可以撈出來單養。
5、被其它觀賞魚吃掉
觀賞魚混養,一定要弄清楚哪些魚不能混養,例如養地圖魚的魚缸,放進去幾條清道夫,過不了幾天,清道夫就被地圖魚咬死了。還有虎皮魚和燕魚混養,虎皮魚的嘴巴挺欠,會把遊動速度慢的觀賞魚,魚鳍咬掉。
6、被魚友治療而死
最後這點是最讓魚友無奈的,觀賞魚生病,我分明是在救它,為什麼說是被治死的呢?你要知道,魚藥的用量是很慎重的,人吃的藥,用量多了,還會藥物中毒呢,更何況是觀賞魚呢?
給觀賞魚治病,首先盡量少用藥,先研究魚缸水質是否出問題了,其次要對症,最後就是魚藥的用量,能少不能多,哪怕你用量減半都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