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養了一個娃,才發現自己小時候真的很笨。記得我七歲左右的時候還經常玩泥巴,放學回家也都是跟同村的小朋友一起躲貓貓,似乎都不用做作業的。
但現在的孩子,每天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做作業。不少作業的題目,我們大人都看不懂。
更讓我們歎為觀止的是,現在小學生的語言能力非常的強,作文水平也很高。
一個小學生寫了《我的家》。短短的兩段話大概200字,卻用了14個成語,比如說出門分道揚镳,各奔前途,晚上回家卻是殊途同歸,爸爸的工作在工地指手畫腳,媽媽的工作是在商場賣貨來者不拒。而自己是學生,天天在教室裡面呆若木雞。一家三口臭味相投。
老師給了100分之後評價,成語用的老師都自歎不如。
還有一篇A 的文章《我的家》,是一個小學三年級的楊同學寫的,老師評價:能發揮奇思妙想,運用精妙比喻,結尾很幽默,言之有序,生動具體。
是一個小學三年級的學生:把自己的家比喻為一部西遊記,媽媽是孫悟空保護着整個家庭,爺爺奶奶像沙僧在背後默默地付出,爸爸像豬八戒就是一個豬隊友,沒有貢獻,隻會添堵。
結尾升華,我家就是一部西遊記。
整個比喻确實非常的奇妙,值得100分。
還有一篇小學生寫的作文,老師一分都沒扣,也是100分。
《爸爸,我想對你說》,非常詳細地描述了家裡的場景,爸爸每天隻會玩手機,好像沒有手機就活不下去一樣。孩子告訴爸爸,自己不想要零食,不想要玩具,隻想要爸爸。
字裡行間能體會到孩子愛爸爸,也希望爸爸能夠陪自己的心情。
一篇學生寫的《孤獨》,讓老師看哭了,孩子的父母離婚,孩子跟父親,父親沒接多久又結婚了,還生下一個同父異母的弟弟。
過年時爸爸說要去海南玩,結果這個孩子收拾好行李,卻隻能眼睜睜地看着爸爸,帶着弟弟和二媽去了海南,隻留下自己期待落空的悲涼。
還有一個醫生的孩子寫的一篇文章《爸爸的眼神》。
因為病毒已經好幾天沒有見過爸爸了,描述自己和爸爸視頻的場景,非常的細緻,非常有畫面感。讓人能體會到父子情深,也能感受到醫生父親的貢獻。
小學生滿分作文有玄機,幾個要素很加分,家長從小培養1、幽默感
比如第一篇充滿誠意的文章,裡面就非常有幽默感,每一個成語的運用,都能讓人體會到其中好笑的成分。
國外的育兒專家建議:家長在孩子兩歲左右要注重培養孩子的幽默感,經常跟孩子玩親子遊戲。
在遊戲中,孩子學會輕松思考,家長用幽默的方式跟孩子解釋。
當孩子遇到尴尬的時候,也可以用幽默的方式給孩子化解。
比如說孩子在吃火龍果的時候,吃得滿臉都是,家長可以跟孩子說,這個水果太有意思了, 不僅吃到肚子裡面,還可以作為口紅,腮紅。
跟孩子一起搭起一座城堡,再把城堡推倒,會讓孩子樂得哈哈大笑。
孩子在輕松的環境下長大,孩子經常用腦來思考,會更有幽默感。
2、成語詞組的正确應用
成語是我們中文比較有特色的地方,成語之所以形成,也是約定俗成的。四個字的成語,但是裡面含義卻非常的豐富,簡單的四個字,裡面卻是韻味無窮。
比如說《我的家》作者早上用了分道揚镳,晚上殊途同歸。就覺得是非常的恰當。
家長要從小教孩子學會閱讀,很多的書籍裡面其實都會使用到成語,孩子剛開始不懂,但慢慢地就會理解成語的意思,進而開始使用成語。
3、比喻
很多文學著作,其實都用了很多比喻的方法。比喻可以讓人加快理解,而且能夠讓人覺得很有意思。
楊童鞋寫的A 作文中我的家,講到西遊記的人物跟家裡面的人物設定非常的符合,整個文章都是用一個比喻的方法來進行,而且用得非常地恰如其分。
孩子在小的時候,很多東西理解不了,家長就可以使用比喻的方法告訴孩子。
比如讓孩子收拾玩具,我們可以跟孩子說:玩具寶寶也困了,想睡覺了,它要回到它的家裡面去睡,你讓它躺在地上多冷呀!
讓孩子吃青菜,可以跟孩子說:你的肚子很需要青菜寶寶哦,它可以提供維生素,讓你的皮膚變得Q彈Q彈的。
4、邏輯性
比如說孩子的文章,按照時間來排序,早上中午晚上,看起來就很有次序。
或者是按照人物來排序:A 的《我的家》文章,就是按照人物來排序,媽媽爺爺奶奶爸爸。
培養孩子的邏輯性:家長在跟孩子說話的時候也盡量進行歸類,比如讓孩子收衣服的時候,可以跟孩子說上衣收在一起,褲子收在一起,内褲收在一起。
帶孩子去超市買菜的時候,蔬菜放在一堆,水果放在一堆。肉類放在一堆。
培養孩子,家長避免犯這些誤區,不然父母痛苦,孩子也煎熬第一:别把分當成命根
前幾天安徽有一個爸爸,就因為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好,把孩子衣服脫掉隻穿一條内褲,把孩子趕出門。
幸好一個鄰居給了一件外套給孩子披上。鄰居報警之後,民警來了,看到孩子畏畏縮縮地蹲在樓梯轉角,才把孩子抱回家,批評了孩子的家長。
南懷瑾老人說過,孩子上學是為了明事理,而不是為了考狀元。
第二:把自己的願望強加到孩子身上
有些父母小時候非常渴望學鋼琴,學畫畫,但是因為家裡條件有限沒辦法學。自己成為父母之後,就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孩子明明都不喜歡學的,卻偏偏要逼着孩子學。
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沒有義務延續我們的願望。
父母自己想學的,隻要開始永遠都不遲。比如重慶有一個文淑芳老人,91歲開畫展,而老人是在86歲的時候才開始學畫畫。
第三:接受我們的孩子,終将平凡
BBC有一部紀錄片《人生七年》,告訴我們,我們的孩子也終将平凡。
别總是奢望女孩成鳳,男孩成龍。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哪有這麼多龍鳳?
孩子上學學一技之長,以後自己能夠養活自己,養家就成了。
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在父母的呵護下健康平凡地長大,人生也更幸福
(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内容請點擊小學生滿分作文《中秋》,寫出了詩仙的境界,老師:建議保送北大
孩子們的作文厲害了!妥妥的段子手,網友:笑得肚子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