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了解點兒北京文化的都知道, 前門外的鬧市“大栅欄”,老北京人都說“大拾爛兒”,隻有沒來過的人才一本正經的照字面念成“大炸藍”。
至于為什麼北京人會這麼念,比較“标準”的答案是:北師大中文系周一民教授認為:大栅欄的讀音屬于地名的特殊讀音,曆史悠久的“大拾欄兒”讀法屬于保留古音。
還有一種說法是:北京确實是有一個地方叫大栅欄(dazhalan),但是那是西長街西單一帶的一條胡同,而不是前門這個。因為兩個地界的名字相同容易造成人們的混淆,所以把前門這個叫成了“大拾欄兒”,以示區别。
但是兩種說法誰都沒說清楚,為什麼這個“栅”字恰恰會變成“拾”而不變成别的什麼音?一到這兒全都語焉不祥。
為弄清楚這事兒,我們先看看大栅欄這個地名是怎麼來的。
明永樂年間在前門外修建廊房,就是一排一排的房子,修完之後開始招商,這些街道就相應地叫做廊房頭條、廊房二條一直到廊房四條,廊坊四條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大栅欄這一條街。
到了清朝乾隆二十三年的時候,為了加強外城街巷的治安管理,要求各個街道在街口豎立栅欄,早晚定時開關。廊房四條這兒的商鋪比較多,大家多出點錢把這個地方的栅欄修得比别的地方高一點兒,久而久之,廊房四條這個名字就被“大栅欄”給取代了。清朝末年的時候,德國人拍的大栅欄的照片,街口一個鐵門,上面寫的三個字正是“大栅欄”。現在的樣子跟清朝末年的時候差不多。
所以我的猜想是:因為鐵門上方寫着“大栅欄”,而“栅”字有兩個讀音——“炸”和“山”,意思都一樣,但用的地方不太一樣,比如“栅欄”一般念成“zha欄”,電子管裡面的“栅極”則念做“shan極”。而古時前門一帶市民大多文化程度較低,有好幾個形似的字如“珊”“删”“跚”“姗”全都念shan,于是“栅”也同樣念成了shan,這個詞組就念成“大山欄”,而北京方言愛加兒化音和輕聲,于是,“欄”字被兒化,而“山”被讀成輕音,聽起來就成了“大拾欄兒”。道理就這麼簡單! 另外,那個“欄”字,也沒讀成二聲“藍”,而是讀成四聲“爛”,這又是為什麼?我想也許市民們沒注意,把“欄”和“拾破爛兒”的“爛兒”給弄混了,所以整個就讀成了“大拾爛兒”,好像那地方成了一個“大大的拾破爛兒”的地方了,哈哈!當然,這隻是猜想,至于有沒有道理您惦量。
也許有人說,北京是中國的文化中心,難道北京市民連“栅欄”都不知道應該怎麼念嗎?其實在明清時代,這一帶屬于“城外”,也叫“南城”,北京曆來有“東富西貴,北貧南賤’的說法,前門外這一帶是下層老百姓聚集的地方,五行八作,三教九流,尤其再往南的天橋,更是無奇不有,賣大力丸的,剃頭修腳的,拉洋車的,拉洋片的,全在這附近,所以念錯個把字兒一點兒都不奇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