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健康網
人民網北京2月18日電 近期,由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肆虐,篩查體溫已經成為各有關單位、學校、家庭等做好防控工作的必要手段。常規的水銀體溫計測量更加穩定,但由于檢測時間過長(3~5min),必然是不能滿足日常快速篩查的要求的。因此,在人流量較多場所采用非接觸式的溫度計,既安全,又方便快捷。
但是,由于很多使用者并沒有正确掌握使用方法,導緻篩查體溫成為一種形式,沒有真正發揮防控疫情的作用。今天,人民網邀請到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藥學部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藥學部的三位專家,帶您更加深入的了解紅外線體溫計的各項特點。
紅外線體溫計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先介紹一個物理常識:自然界中的絕大多數物質(高于絕對零度-273.15℃),都在向外界不斷的發出紅外能量。通過對這種能量的測量就可以實現讀取物質表面的溫度。這就是紅外線體溫計的工作原理。
目前的工業技術水平,早已能夠實現高精度的測溫。由于多數情況下,物質無法向外界輻射其全部的紅外能量,因此儀器會根據物體的紅外輻射率(95%)進行讀數修正。同時,不同測量部位的紅外體溫計,還會根據部位的差異,進行相應的修正。讓我們最終看到的度數,能夠大緻表現出我們人體的真正體溫。
當然,再精準的測量元件,也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比如外界溫度、污染、塵土、煙霧、其他物體的紅外輻射、測量距離等等。因此,紅外體溫計在測量時,會出現明顯的數值波動。有時,會需要我們“一測再測”。
不同的測量位置有哪些區别?
紅外線測溫計如今使用的極為廣泛,但是測量者使用時的測量位置卻不盡相同,額頭、脖頸、手腕,不同的位置的數值差異也很明顯。那麼到底應該測量什麼位置,才更能滿足檢測需求的呢?
在醫學上,評估人體是否發熱,可以觀察的是:腋下、口腔、肛門以及耳溫。由于耳部深處更接近腦的内部,因此耳溫對發熱表現的更加敏感。肛門更貼近體内,因此升溫的程度也更高一些。相對來說,腋下溫度與體内溫度相差的幅度會更大一點。由此,檢測不同部位得出的發熱溫度是不一樣的。
在以上的常規檢測部位中,除了耳溫外,均不适宜用于大人群的防疫檢測情況。而耳溫作為檢測标準是由于近似認為它更接近動脈,且能夠體現腦部溫度,因此同樣能夠體現腦部溫度的額溫,就更具有判斷發熱的臨床意義。
相對來說,手腕由于處于人體的末端位置,對于人體真正溫度的體現能力更差。另外,額溫槍在設計最初,會根據額頭表面皮膚溫度與人體體内溫度差異進行校正,并不适宜用于手腕測溫。因此更加推薦“額溫槍”就應用于額頭測溫,而不是手腕。
順便提一句:耳内腔道狹窄,耳溫計在使用過程中難免出現接觸現象,有交叉感染的風險。如果加用一次性耳套,則會增加測量成本。
不同體溫計有哪些測量要點?
紅外額溫計:測量體溫時,将額溫計對準額頭正中心(眉心上方并保持垂直),測量部位無遮擋物(如毛發、帽子等)且保持幹淨,最好在測量前用幹紙巾擦拭額頭,去除汗漬等。測量距離一般為(1~3)cm或說明書要求的距離。測量時需1分鐘内重複測量兩次,兩次測量數據之差在0.3℃以内,數據方可采信。
紅外耳溫計:測量體溫時,請将耳溫計探頭插入耳道,測量前應檢查耳道是否清潔,使用時須配備衛生耳套,使用後需用75%的酒精消毒,以防止多人使用交叉感染,最好測雙耳取其平均值。
此外,幾個注意事項需要測量人員注意:
1、根據測量環境的不同,做好養護措施。盡量保持體溫計處在16℃~35℃的工作環境下。測量前将體溫計按說明書要求設置成“體溫”模式。
在冬季,環境溫度可能達不到要求,建議可以采取保溫措施,如備用紅外額溫計放保溫箱交替使用或不測量時放入懷中等保溫措施。
2、紅外耳溫計不易受環境的影響,其測量精度較高,穩定性較好,可用于體溫異常者的複測,但是不能測量有耳疾和正在接受治療的耳朵。
3、隻能抓碰手柄部位,不要觸碰探測頭。
4、定期使用醫用體溫計校正紅外體溫計,以保證數值準确性。
(受訪專家: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藥學部劉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藥學部殷桐、張聖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