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研究甲骨文,但是碰到兩個字,讓自己犯了難,這兩個字就是“疼”和“痛”。
如果我問大家,“疼”和“痛”究竟有什麼區别,估計99%的人甚至100%的人都答不出來。
疼和痛能有什麼區别呢,不都是一樣的意思嘛……
那還真不是一樣的。因為上古時代,文字的載體都很昂貴,要麼是動物骨頭,要麼是金屬器皿上,還有用動物皮毛以及布帛做載體的,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造價不便宜。
商朝的甲骨文甲片
如此一來,昂貴的成本決定了我們遠古聖賢造字的時候,必須惜字如金。
一個字就得表達一個确切的意思,甚至一個字還能表達多個确切的意思,有很多用一個字寫成的一篇短文。
所以說,對于疼痛這種不舒服的感覺,我們上古聖人為什麼要造兩個字來形容呢?
于是我就去查許慎的《說文解字》,去查清朝那些訓诂大家的字典。
然後就發現了一個特别有趣的現象。古人很多時候也是不求甚解,喜歡互訓。
什麼叫互訓呢?比如疼痛這兩個字。
我查“疼”的釋義的時候,上面寫着:“疼者,痛也。”
轉身去查“痛”的釋義,上面又寫着:“痛者,疼也。”
這可真是太有意思了,就好似一個人指路,别人問他男廁所在哪裡,他說在女廁所旁邊,再問他女廁所在哪裡,他說在男廁所旁邊……
互訓就是這種操作,毫無用處。那這可如何是好呢?沒辦法隻能抛棄字典自己研究了,通過一番深入研究,最後我搞清楚了這兩個字的确切含義和區别,同時一股子敬佩和震撼之情從心底裡止不住的冒出來,一方面是感慨,我們中國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另一方面則是震撼于上古聖人們的滔天智慧,說他們通天徹地,真的是一點也不吹牛。
我是如何搞清楚這兩個字的區别的呢?
首先是從音韻入手,因為我們漢字,除了象形,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形聲的,既是形聲,自然就會符合音韻原理。我們現在的漢字讀音,分為四聲,ā、á、ǎ、à,其實這四個聲調,不是後人拍腦袋想出來的,而是自古以來就是這樣的。
我們中國文化,取法于天,法天則地,音韻發音也不外乎如是。這四個音調,對應的就是天地四時,更深層次對應的,則是天地四時的陰陽變化。
春天,陰氣始升、陽氣始降,陰陽交融,萬物榮發,是謂少陽,平聲發音,對應的正是少陽狀态。
夏天,陰氣升騰消弭,陽氣籠罩大地,萬物秀孕,是謂老陽,升聲發音,對應的正是老陽狀态。
秋天,陰氣始降、陽氣收回,萬物開始成熟老去,是謂少陰,折聲發音,對應的正是少陰狀态。
冬天,陰陽不交,天寒地坼,萬物蟄居、枯滅,是謂老陰,頓聲發音,對應的正是老陰狀态。
音韻這邊的原理摸清楚以後,還不能完全搞清楚兩個字的确切含義,還得研究。疼和痛,表述的是身體兩種不舒服的狀态,不舒服了就得調理就得治,那麼在醫學裡面,肯定能搞清楚它們的淵源。
最後,《黃帝内經》裡面提到了兩種不同的疼痛,一個由陽氣熾盛造成的疼痛,一個由陰氣積聚造成的疼痛,如此一聯系、一對比,恍然大悟,通了通了。
由陽氣熾盛造成的不舒服,遠古聖人造了個字來描述這種狀态,那就是“疼”,第二聲,對老陽。比如燙着了,皮膚疼;春天肝氣上湧,眼睛疼。
同時,陽主擴散,很多表示心中擴散揚升之情的,一般也會用“疼”,比如“心疼”、“疼愛”等等。
而由陰氣積聚造成的不舒服,則是用“痛”來描述,第四聲,對老陰。比如,陰濁之氣難以下降造成的頭痛,陰寒之氣積聚過多造成的痛風,等等。
陰主沉降,很多表示心中哀郁沉滞之情的,也多用“痛”這個字,比如“痛心疾首”、“痛不欲生”等等。
這還沒完。疼是疼了,痛是痛了,這兩種症狀怎麼治呢?
我們華夏先祖,真正讓人敬佩、讓人服氣的地方就在于,怎麼治,描述症狀的這兩個字裡面,都寫出來了!
疼如何治?疼字裡面一個“冬”,用富含陰沉之氣的東西中和之!比如燙傷了,首先會用冰敷一下,肝氣過旺,就用降肝氣的藥。
痛如何治?痛字裡面一個甬,甬就是甬道的意思,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痛是因為陰沉之氣聚集,想治就得把這股子氣疏通,所以要開甬道洩氣。比如治冬天的凍瘡、胃寒等疾病,用針灸療法就特别有效。
南北朝時期塢堡中的甬道
至此。
後感:每一個漢字,都不是平白無故拍腦袋想出來,現在我們絕大多數,包括我自己,認字不識字,把咱們自己的字搞清楚了,大部分的問題都可以搞清楚了,在此再次向我們老祖宗三鞠躬,我們的文化是個大大的寶藏,裡面還有很多很多東西有待挖掘。
所以在生活中,疼痛了,我們首先得搞清楚,你到底是疼了,還是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