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在喂飽了寶寶之後,媽媽讓寶寶休息了片刻,便準備講講睡前故事哄寶寶午睡。
這次,媽媽給寶寶講的故事是《猜猜我有多愛你》。“(小栗色兔子)要大兔子好好聽他說。‘猜猜我有多愛你’他說。大兔子說:‘哦,這我可猜不出來。’…”
故事講一半,這時,漸入情節的“大栗色兔子”媽媽突然從故事情節中跳了出來,轉而“變身”成擁有靈敏鼻子的“狗”媽媽。
媽媽熟練的動了動鼻子,使勁的往周圍嗅了嗅,便回頭看了看正聽着故事的寶寶,問:“‘小栗色兔子’,你是不是拉便便了。”
為了等寶寶把便便排幹淨了再洗屁屁,媽媽接着往下講故事。
故事講完後,媽媽把寶寶放置在床上,便去準備給寶寶洗屁屁了。
揭下寶寶的尿不濕,幫寶寶清潔好屁屁并穿上褲子後,媽媽習慣性的拿起還沒被丢棄的拉了寶寶便便的尿不濕,細心的“研究”了起來。
咦?最近幾次怎麼發現寶寶的便便有了變化呢?以前都是拉出稀稀的金黃的便便,怎麼現在開始變稠了,看起來還黃了好多,該不會真要變成“栗色便”了吧。
看着寶寶逐漸發生變化的便便,媽媽開始翻找着“腦庫存”,到底是哪裡和平時不一樣了呢?對了,寶寶最近開始添加了米粉,難道是跟這個有關嗎?
添加輔食後,寶寶的大便會發生哪些變化
對于6個月以内還沒添加輔食的寶寶,媽媽們都知道,寶寶在這個階段的便便都是偏稀的,而且排便的次數很多,顔色是黃色的。尤其是純母乳喂養的寶寶,相比較于添加了奶粉的寶寶而言,便便會更稀。
這是因為母乳中有一種叫做“低聚糖”的成分,它是一種溶解性的食物纖維。我們都知道,細菌敗解纖維素就會産生大量的“水”,這些“水”可以軟化大便。正是因為寶寶從母乳中攝入了非常多的低聚糖,低聚糖被分解後産生了大量的水分,水分把大便變稀了。因此,寶寶的便便就會特别的稀。
而當寶寶開始添加輔食後,由于攝入的食物發生了變化,寶寶的便便也會随之發生改變。
- 便便的形狀
以母乳或奶粉為主食的寶寶,便便應該是含水多,邊緣不規則的糊狀便,看起來就像“麥片粥”一樣(哈哈哈,很形象吧)。随着輔食的添加,寶寶的便便含水量減少,會慢慢從特别稀的性狀開始變得更稠些。在剛開始添加輔食的時候,寶寶的便便還是糊狀的,較稠的糊狀。但随着寶寶的生長,輔食種類的增多,便便會逐漸變成稍微幹而硬的條狀,如表面光滑、柔軟的“香腸”便,也可能像“炸雞塊”一樣,一塊塊看起來有邊角(為了更好理解,請不要介意哈,想笑)。
- 便便的次數和量
母乳喂養期間,媽媽們應該都有這樣的發現,就是每次剛給寶寶換完新的尿不濕,寶寶就又拉了。是的,寶寶在還沒添加輔食之前,每天的排便次數都是很多的,但每次排出的量會比較少。而當添加輔食後,寶寶的排便次數會逐漸減少,通常都是“積攢”起來再一次性排出,即寶寶的便便從每天多次量少變成每天少次量多。
- 便便的顔色
在添加輔食之前,由于寶寶吃的食物比較單一,除了喝奶還是喝奶,寶寶的便便顔色也會是比較單一的黃色。而随着寶寶輔食的添加,寶寶的便便也會随着食物的變化而變得“多彩”起來。不過,便便主要還是黃色的,但顔色會加深。如:寶寶吃了綠色的蔬菜後,便便的顔色會在黃色的基礎上又多增添了一點綠的“色彩”。
- 便便的氣味
原先,寶寶的便便是沒有異常味道的,爸爸媽媽在給寶寶換尿不濕時也比較“舒服”,對嗅覺的“挑戰”不大。但慢慢的,随着寶寶能接受的食物種類越來越多了之後,寶寶的便便也開始散發了“獨特”的味道,變得有臭味,一點都不好聞了。
很多寶寶在剛添加輔食開始,便便的顔色、性狀就會發生一些變化。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變化都是正常的。隻要寶寶每天的進食情況良好,排便規律,便便的性狀也正常,那爸爸媽媽就無需過于擔心。
添加輔食後,寶寶腹瀉了
在給寶寶添加輔食的過程中,爸爸媽媽一定要記住,每次隻給寶寶添加一種新食物,還要做到少量添加并持續觀察3-5天。
在給寶寶添加輔食的過程中,如果發現寶寶出現了腹瀉,那麼,爸爸媽媽一定要注意觀察寶寶還有沒有其他方面的不适。
腹瀉是指大便次數增加很多,且大便性狀明顯變稀,比如水樣便等等。如果寶寶腹瀉情況不嚴重,也沒有伴随其他不适症狀的話,爸爸媽媽可以繼續維持當前輔食的添加量(短期内不要增加喂食量),并認真觀察3天。在這期間如果寶寶沒有再出現什麼不适了,情況有所好轉,那麼,爸爸媽媽可以逐漸恢複對輔食的添加量。
如果寶寶的腹瀉情況較嚴重,則要停止添加現在正在添加的新食物,隻給寶寶吃原來已經接受的食物,等腹瀉症狀消失後再恢複添加。
而如果寶寶除了出現腹瀉,還伴随着其他不适的症狀,如:出現濕疹、嘔吐、大便帶血等情況,則要警惕寶寶過敏。這時,爸爸媽媽同樣應暫停添加新食物,并及時帶寶寶看醫生。
寶寶大便如果特别稀,或是含有大量的粘液,可能是寶寶的消化系統出現了不适的信号。這個時候,也同樣需要帶寶寶去看醫生。
添加輔食後,寶寶便秘了
有位網友小魚兒說:“沒有經驗,第一次六個月寶寶喂孩子米粉喂了很濃稠而且還喂了很多,導緻他第二天積食十幾個小時不喝奶還一直哭。”
很多新手媽媽在初次給寶寶添加輔食時,常常會和上面這位媽媽一樣,出現“下手太重”的情況。胃腸道尚未發育成熟的寶寶,在受到了這樣的“打擊”之下,便會出現積食、便秘等不适症狀。因此,爸爸媽媽們在給寶寶添加輔食時,一定要遵循“由稀到稠,由少到多”的原則,一步一步慢慢來,給寶寶的胃腸道一點時間去适應。
除此之外,有些奶粉喂養的寶寶,也會因為爸爸媽媽未按照産品說明而将奶液沖調得過濃,這也會導緻寶寶出現便秘。所以,請爸爸媽媽一定要按照産品說明來沖調奶粉哦。
如果爸爸媽媽有嚴格按照比例沖調奶粉,也有根據輔食添加原則喂寶寶吃輔食,但寶寶還是出現了便秘的情況,那麼,爸爸媽媽需要學會判斷。
如果便秘的情況是比較輕微的,那就有可能是寶寶還不能完全适應新食物。爸爸媽媽要繼續依照輔食添加原則,保持輔食合理适量的添加,給寶寶一些時間去适應。
而如果寶寶在出現便秘的同時,還對某種輔食特别抵觸,或者能發現寶寶身上起了紅疹,就說明寶寶有可能過敏了,應該馬上停止這種新食物,并及時咨詢醫生。
剛剛前面也提到過,細菌敗解纖維素就會産生大量的水分。隻有便便中的水分(不是喝的水)充足了,排便過程才會順利。而寶寶出現便秘的原因,往往是因為體内“細菌”或“纖維素”不夠導緻的。
先來說說“纖維素”。我們已經知道了母乳中的低聚糖就是一種纖維素,因此,不管寶寶是否添加輔食了,母乳喂養的寶寶排便過程通常都是“一路通暢”的。而對于奶粉喂養的寶寶,就需要在米粉适應兩周後及時添加蔬菜水果,以保證纖維素的攝入足夠。
看到這裡,有的媽媽可能會說:“我有給寶寶吃蔬菜水果啊,可寶寶還是會便秘,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這就涉及到蔬菜和水果在加工過程中的問題了。不管是蔬菜還是水果,都不要加工得特别爛。如:不要用攪拌機處理綠葉菜,不要用榨汁機榨果汁給寶寶喝,不要煮熟或蒸熟水果等。否則,蔬菜水果中的纖維素會被破壞,自然無法達到預防便秘的效果。
再來說說“細菌”。如果寶寶存在腸道菌群失調的情況,那麼,不管寶寶攝入多少纖維素,也無法避免便秘的發生。如果爸爸媽媽在排除了過敏、纖維素攝入不足這兩種情況後,寶寶的便秘情況還是沒有好轉,那就要考慮到這個問題了。
這時,爸爸媽媽需要帶寶寶去咨詢醫生,醫生可能會通過檢驗寶寶的大便,來給寶寶查腸道菌群,再根據寶寶的情況進行相應的治療。
如果你家的寶寶真的是腸道菌群出現了問題,那麼,在這裡我想要給爸爸媽媽提一個醒——不要刻意打造“無菌”的環境。如:不要頻繁使用消毒産品(有些濕紙巾中也含有消毒成分),不要杜絕寶寶與大自然接觸等等。
區分攢肚和便秘
記得在我家寶寶小嬰兒時期,寶寶有連續1-2個月不好好排便,經常是把便便“積攢”起來,有時候兩三天排一次,有時候五六天排一次,有時候七八天排一次。我這當媽的啊,每次等寶寶的便便是比等快遞還着急,“怎麼還沒排?”“今天怎麼又沒拉?”而當寶寶終于拉出了一泡便便,我是比看到黃金還興奮。
關于以上這段小經曆,我相信很多媽媽們都是感同身受,我也知道在這段時間裡,其實很多媽媽都是“不好過”的,因為很擔心寶寶是不是便秘了。但我想告訴媽媽們的是,這并不一定是寶寶便秘了。
真正便秘的表現是——寶寶大便幹結且排便費力。看到寶寶每次排便時憋的滿臉通紅,但如果寶寶排出的便便“柔軟”“光滑”,那就不是便秘。
而如果是像我家寶寶一樣愛“攢便”,但隻要排出的便便不幹,寶寶排便時不費力,那就不是便秘,而是攢肚。
攢肚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一種正常現象,隻要寶寶沒有出現其他不适的症狀,爸爸媽媽就無需過于擔心,隻要耐心等待寶寶排便就可以了。
寶寶的便便是寶寶身體健康的“晴雨表”,在給寶寶添加輔食期間,爸爸媽媽要時刻記錄寶寶的便便情況,以便在出現問題時能及時發現并輔助找出原因。
今天,你記錄寶寶的便便情況了嗎?
,我是膩膩媽,青雲計劃獲獎者,堅持更新育兒知識。目前已發表“關愛乳牙健康”系列文,現持續更新“輔食添加初期”系列文,敬請關注。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向拍攝者緻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