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5日,第四次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領導人會議順利舉行,東盟十國以及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15個國家,正式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标志着全球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正式達成。
RCEP的簽署,意味着協議内各成員之間關稅減讓以立即降至零關稅、十年内降至零關稅的承諾為主,此外中國和日本首次達成雙邊關稅減讓安排,實現曆史性突破。
究竟簽署RCEP對中國、對世界有什麼影響?為何如此重要?
自由貿易和多邊主義的勝利
此次簽署RCEP的共有15個成員國,旨在通過削減關稅及非關稅壁壘,建立統一市場的貿易協定。截至2019年年底數據,成員國總人口達22.7億,約占全球總人口的30%;GDP達25.6萬億美元,約占全球經濟總量的29.3%;區域内貿易總額達10.4萬億美元,約占全球貿易總額的27.4%。
RCEP自貿區的建成,意味着全球約三分之一的經濟體量将形成一體化大市場,将成為當前世界上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自由貿易協定。此外,該自貿區還覆蓋全球最有增長潛力的兩個大市場,一個是14億人口的中國市場,另一個是6億多人口的東盟市場。
分析人士指出,RCEP囊括了東亞地區主要國家,将為區域和全球經濟增長注入強勁動力。有國際知名智庫測算,到2025年,RCEP可望帶動成員國出口、對外投資存量、GDP分别比基線多增長10.4%、2.6%、1.8%。
協議生效後,成員國均承諾降低關稅、開放市場,柬埔寨、老撾和緬甸30%的貨物享有零關稅待遇,其他成員國65%貨物享受量關稅;各國将至少開放100個領域的市場,柬埔寨、老撾和緬甸将享有特殊待遇。有韓國媒體預測,RCEP生效後,韓國出口到印度尼西亞的汽車零部件關稅有望從目前的40%降為零。
對于個人而言,将會有幾大方面的變化:購物更便宜、旅遊更方便以及投資更高效。屆時,将會有更多來自其他國家的優質消費品以更低的關稅進入中國市場;人員之間的流動也更為自由,出國旅遊更方便快捷;投資市場和空間大大增加,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投資。
區域經濟取得新突破
RCEP由東盟于2012年發起,曆經8年、31輪正式談判,特别是今年以來,各成員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巨大困難,全面完成市場準入談判,并完成1.4萬多頁文本法律審核工作,最終在第四次領導人會議期間如期簽署協定,成為東亞經濟一體化建設近20年來最重要的成果。
過去的二十多年裡,國與國之間,地區各國之間和跨地區國家之間的自貿協定不斷推進,盡管一些國家在對此不無國際和地緣政治競争的因素考慮,但自貿協定本身帶來的還是利大于弊。
公開資料顯示,亞太經合組織曾于2016年2月簽署“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但随着特朗普入主白宮,美國也随之退出TPP;随後,剩餘的11個成員國改組為“全面與先進的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CPTPP),并在2018年3月,11國領導人在聖地亞哥簽署了CPTPP協議。
中國方面,早已與東盟十國組建了自由貿易區,中國東盟自貿區零關稅已經覆蓋了雙方90%以上的稅目産品。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國與東盟貿易額達4818.1億美元,同比增長5%,東盟曆史性地超越歐盟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中國對東盟投資同比增長76.6%。
此外,中國與澳大利亞,新西蘭都簽署了雙邊自貿協定,這些國家和地區與日本、韓國也都有雙邊和多邊貿易協定。諾亞控股首席經濟學家夏春認為,現在RCEP把中國、東盟、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整合到一起,可以在原來雙邊或多邊自貿協定上“百尺高樓更進一步”,對各方都是互利共赢的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