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都傳一個北京一對一家教的收費截圖,每小時1000 元,補一次課就是兩三千元。
一般家庭,隻要是随便補上個兩三門,全家人一年就得喝西北風了。
盡管貴的吓人,但朵媽覺得并不離譜,現在請一對一的家教就是這個行情了。
别問我怎麼知道的,最近不是要開學了嗎,朵媽沒少接推一對一課的電話。不管是不是吸引我,最後朵媽都會特意問下價格,好讓自己死了這條心。
雙減都一年了,怎麼補課還越來越貴了?據調查有87%的家長表示不會放棄學科類培訓,還有37%的家長表示願意找一對一。
哈哈哈,中國家長為什麼這麼想不開,金山銀山幹嘛不好,非要拿去補課?
跟補課對應的當然就是應試教育,跟現在的大環境減負對應的是素質教育,那咱們今天就聊聊這兩種讓中國家長左右為難的教育。
應試教育在中國被罵死了,可是越罵它還越強,各學科的全國省一獎最多的學校是最應試的,家長心目中的好學校也是最應試的。
我們海澱六小強中,人大附中和清華附中一直是最讓人仰慕的,因為這兩所高考成績年年數一數二,海澱最牛的娃都奔着他們去。
在升學這個問題上,大家的心理都一樣,就是先上岸,先拿到最硬的票再說,其它的都要為應試讓路。
01
朵媽發現一個規律,牛娃都愛上學。
以前的牛娃愛上學就是單純的愛上學,當代牛娃愛上學的真正原因是:在家太累,家長給排得課太多,作業太多。好不容易都完成了,還要被趕到樓下跳半小時繩。
學校多輕松啊,學得容易,音體美勞副課占了一半,還有同學可以一起玩,不要太開心。所以,一個緊張辛苦的周末過後,牛娃們都盼着趕快回到學校緩一緩。
我發現周圍的牛娃,都發自内心地熱愛學校,一提上學,笑得别提多麼正能量了。
嗯,無論哪個時代的牛娃都愛上學,還真的是一條永恒的真理。
我回家問朵師傅,你喜歡上學嗎?她說一般般。我有點憂傷,看來學習抓得還是松了,雞娃還有提升的空間。什麼時候她愛上學了,我才算是個合格的海澱媽媽。
各位也可以做個測試,問問娃愛不愛上學,愛上學的恭喜您,雞娃有方。不愛上學的,那您得反省一下,是不是還不夠上心,娃在家太輕松了。
父母都有病吧,把孩子逼的學校都當成避難所了。沒辦法,升學的壓力在後面趕着,大家都搶跑,你還很不屑,覺得我娃挺聰明,培養好習慣,正常學着肯定差不了。
結果呢,二三年級還沒什麼不同,等到四五年級再一看。好麼,班裡真是人才倍出,各領風騷。
好多孩子各種證書、獎狀可以攤一地。别說PET證書了,班裡有考過FCE的,還有雅思考過7分的。朵師傅小學班裡,有好幾個牛娃,各種奧數比賽都拿兩三個獎,加在一起,光數學就有十多個獎。
所以現在小學生的簡曆都有二三十頁。淘寶上有代作簡曆的,求職的隻收五六十塊,而小學生簡曆竟要價二百。
也有那麼幾個什麼都沒的孩子,結果人家出路最好,安安靜靜地就進了最牛的學校。這種人生怎麼能複制呢?
一到六年級上,氣氛就變得很詭異。家長們像演諜戰片,潛伏在各種群裡,學校一有什麼動作就上。
這就是帝都家長,不是人生赢家,沒有傳奇,有的隻是為了孩子讀書愁秃了的頭。
絕大多數中國父母都有這樣的心路,因為我們面臨的問題是一樣,隻要孩子上學就掉到了應試的大坑裡。每天都在往上爬一點,什麼時候爬出來什麼時候才能解脫。
02
素質教育說了這麼多年,到底在哪裡?
在手機屏幕裡,在新聞媒體上,在芬蘭和以色列,唯獨不在我們的生活中。
(以色列幼兒園就開設天文、物理課,任課老師都是科學家)
後來,我發現帝都還是不一樣,北京也有素質教育,隻是這素質您得借道應試才能實現。
比如六小強裡的十一學校,活動特别豐富多彩,各種社團、選修課,還發行校園貨币教你玩金融。學術氛圍堪比大學,初中就開始走班,是無數家長心目中的網紅名校。
(十一學校服裝設計社團的學生在為校園活動設計漢服)
但是,你娃要是不牛,沒有奧數杯賽獎牌,英語沒到pet優秀,沒有區以上三好,不在應試這條路上勝出,根本不可能享受到素質教育。
更分裂的是,假使上了十一學校,如果沒在2 4班(直升本校高中的實驗班),那多半是考不上本校高中的,因為孩子們在素質教育中不能自拔了,誰還願意吃刷題的苦,剛嘗到一點素質教育的甜頭,馬上就在中考中失去了它。
十一學校素質教育搞得再好,家長們還是一緻認為,去了十一的普通班,還不如去個區重點的實驗班。本來滿有希望的孩子,在十一素質了三年,什麼都耽誤了,實在不敢冒這個險。
在中國素質教育就是兩個字,尴尬。
再說得那什麼一點,過不了應試這一關,你就沒有資格談素質。除非孩子天生就是個考神,逢考必赢,素質教育一點不拖後腿。可多數孩子,一素質應試就完蛋。
而應試是剛需,所以大家都是一邊心痛孩子太苦了,一邊又給他報上那些走應試的學校。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素質教育在中國就像以前政治書裡說的,是有依附性的小資産階級,軟弱的小布爾喬亞,沒有應試教育的支撐,難以獨立自主。
03
應試教育之所以被罵,是因為它粗暴,容易壓抑孩子的天性,但它确實也是一股清流。因為沒有比應試再公平的選拔方式了。
不管什麼樣家庭背景的孩子,上了考場做的都是同一張試卷,分數面前人人平等。
教育一直都有兩重作用,一個是提升人的能力和品格,成為一個優秀的人,這是我們常說的教育。另一個作用,是使社會資源進行再分配,這點不會拿到台面上來說,但大家都懂,對吧。
假使孩子通過教育成為醫生、公務員、工程師、教師,那他未來的收入和福利就會比較有保障,社會地位也比較高。也就是老百姓常說的,活得比較體面。因為我們通過教育進入了社會的中間層,分到了一杯羹。
而考試是唯一能保證公平分配的,從這一點上講應試教育是社會的良心。
如果公立學校不堅持應試教育,私立學校和培訓機構就會接棒,那就更得拼經濟實力、社會地位,中下層很難往上流動了。
所以咱們就能理解為什麼雙減打擊培訓機構後,緊跟着就是民轉公,壓縮私立學校的發展空間。
我想,除非有一天,我們的國家變成了北歐那樣的社會,高福利,低競争,人人平等,否則應試教育不會改變,也不應該改變。
不否認,應試教育像打仗,絕對沒有素質教育美好。但對大多數家長來說,詩意的生存還在遠方,我們對生活最美好的寄托就在布滿荊棘的現實之路上。
最後引用衡水中學一位同學的話,他說出了我們中國人對應試教育的肺腑之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