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園溝通中,總會碰到家長這樣的困惑:每天都和孩子在一起,卻感覺不到孩子和自己親近;周末會帶孩子出去玩,但并不是每次都充滿興緻……家長們應該如何做到高質量陪伴呢?
分享教師:康玲
教師簡介:康玲,現擔任龍盤山實驗幼兒園中三班班主任,曾獲章丘區優秀教師榮譽稱号,撰寫的論文“如何看待孩子的‘說謊’”被收錄省幼教案例集,執教的多個活動被評為優質課。
案例呈現
君君的爸爸媽媽日常工作都比較忙,兩人商量着隻要有時間,一定要多陪陪君君。周末,君君拿出玩具邀請爸爸一起遊戲,爸爸很痛快地答應。但在遊戲過程中,卻總是在君君興趣盎然的時候忍不住指導和插手,一會兒說“你這樣不對”,一會兒又将君君拼好的作品拆掉重拼,結果君君撅起了小嘴。多次之後,君君不再主動邀請爸爸一起遊戲。在小區廣場,君君小車的輪子掉了,立即求助坐在一旁陪着的媽媽,媽媽看着手機,頭也不擡地說:“去找奶奶,讓奶奶給你弄。”君君隻好悶悶不樂地走開。
原因分析
通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家長都有陪伴孩子的經曆,卻沒察覺親子陪伴中的問題,究竟是什麼原因導緻親子陪伴的質量不高呢?
家長認知存在誤區
1.陪着就是陪伴
家長在陪伴時,心不在焉,孩子玩玩具、家長看手機。
2.陪伴沒有方法
家長的陪伴,沒有考慮孩子内心需要,在陪伴孩子時指手畫腳,要求孩子按照家長的意願做事。
3.提供物質條件就是陪伴
給孩子買電子産品、玩具,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用物質滿足取代了親子陪伴。
時間分配存在空缺
多數家長存在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的困擾,将本就不充裕的親子陪伴時間進行了無限的壓縮。
教養方式存在不足
很多家庭由祖輩主要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由親子陪伴轉為祖輩陪伴,拉遠了親子之間的距離。
支招建議
親子陪伴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隻有高質量的陪伴才能構建和諧的親子關系,提高家長的教養能力,促進孩子身心健康成長。
主動學習是基礎
《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突出、強調了親子陪伴的重要性。《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提出了教育建議,家長們加強學習領會,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切實提升具有自己家庭特色的親子陪伴的質量。
合理安排時間是保障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約定晚飯後、睡覺前等“定制時間”,也可以為親子陪伴制定時間安排表,将近期想要做的事,呈現在表格中,和孩子有期待、有計劃地去執行。
用心陪伴是關鍵
高質量陪伴要以孩子的實際需要為出發點。當孩子展現高度自主遊戲願望時,家長要為其留有獨處的空間;當孩子呈現明顯陪伴訴求時,家長要放下手機等電子産品,更要放下控制、評價等不合理要求,全身心地投入陪伴之中,真正去接納、理解、尊重孩子。
豐富活動是方法
1.開展親子閱讀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共讀一本繪本,引導孩子充分感受和表達,借機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2.戶外徒步旅行
陳鶴琴先生指出:“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家長和孩子一起至自然環境中探索、發現、運動、嬉戲,既有利于孩子身心發展,還會幫助家長釋放工作壓力,更會提升親子陪伴的質量。
3.進行親子遊戲
親子遊戲的開展可以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既可以是睡前小遊戲,也可以是家庭總動員,内容更是靈活多變,如托舉、臂力支撐等體育遊戲;跳棋、飛行棋等棋牌遊戲;舞蹈模仿等音樂遊戲;拼圖等益智遊戲等。
4.實施親子勞動
熱愛勞動是一種美德,應從小培養孩子愛勞動的意識,家長應鼓勵、支持孩子進行整理玩具、掃地、擦桌、摘菜等家務,提高孩子的獨立生活和動手能力。
陪伴不是目的,而是一種未來能更好放手的方法,陪伴不是口号,而是需要融入情感的,雙向奔赴的過程。隻要家長們多傾聽、多覺察、多嘗試,一定會發掘出更多、更适合自己家庭的高質量陪伴方法,讓孩子的童年充滿愛與希望!
教師心語
在親子陪伴中,用眼去看孩子的世界,用心去聽孩子的世界。陪伴孩子成長,與孩子一起成為更好的自己,牽着孩子的手,快樂地迎接每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