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周聰
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梁喻 宋金峪
12月12日,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進入最後沖刺階段。曆時三天的鏖戰,選手們将技能發揮到極緻,靠腦力與體力,以及十根巧指完成一件又一件精細絕美的作品。大至占地近50平方米的花園,小到指甲蓋搬的珠寶面,還有自動化、智能化的“無人工廠”,會分揀搬運的移動機器人。讓我們一起看看,選手們的作品都有哪些過人之處。
珠寶加工比賽現場
珠寶加工
手工打造指甲蓋般大小寶石面具,有眼有鼻梁
在珠寶加工項目比賽現場,來自不同地方的選手不斷地對一塊貴金屬闆進行加工、切割、拼接。據了解,此次比賽試題為《百毒不侵》,選手要在18個小時内,以每天6小時的速度,完成一個高 4.6 厘米、寬 3 厘米、厚 1.42 厘米的寶石面具擺件。
這個項目要求是純手工制作,沒有通過任何機械。選手需要根據圖紙,來切割、拼接完成。僅如此次,面具同時還要制作出鼻梁、雙眼鑲口等。
該項目場地經理、廣州南華工貿高級技工學校副校長吳華洲介紹:“難就難在精細度,實物尺寸與圖紙的誤差不能超過0.02毫米,這比頭發絲還細。”吳華洲說,該項目選手水平都非常接近,第一名與第二名之間的成績往往就差零點幾分,因此大有 " 細節決定成敗 " 的意味。此外,這一項目不僅考驗選手加工的功底,更注重其讀圖識圖能力與審美水平," 比如品質與匹配度,要配紅寶石還是藍寶石?要配多大才能體現它的美感?這都是考驗選手的一個積累。"
廣東作為珠寶制作大省,珠寶加工産業體系成熟且發達。如今珠寶加工發展呈現兩大特點,一是精美化,社會大衆對珠寶首飾的要求越來越嚴,工藝也越來越複雜;另一個是個性化,不同市場需求催生“私人訂制 ”。這意味着對選手們的要求也“水漲船高”。“不僅手上的活不能夠丢,還要不斷地做精做好,才能做出好的作品。” 吳華洲說。
來源:金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