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魚翻身”這一句成語,是最新的成語,發生在1883年,10歲的梁啟超的身上。當年他從新會坐船去廣州應試趕考,同船都是飽學之士,一起去趕考的。3天旅途,單調乏味,加上隻有鹹魚幹飯,大夥更是牢騷滿腹。于是有人打趣,說各位不如就着鹹魚幹飯做對子,也練練手。
梁啟超最小,其他都是成年人。就在衆人躊躇之際,他率先出口一對:
“太公垂釣後,膠鬲舉鹽初。”說的是姜太公釣起來的魚,膠鬲用鹽給腌了起來。姜太公和膠鬲又是同代的人,還是一個釣魚,一個賣鹹魚,情節貼切自然。所以這個看似簡單的一副對子,出口就驚倒一船讀書人。後人就此事評說起這個10歲的娃娃:
“廣東鹹魚從此翻身,入風流儒雅之類了。”
這個典故至少告訴我們三個信息:
1、鹹魚的曆史很古老,姜子牙的時候就有了;
2、鹹魚是東南沿海人們日常的食物;
3、梁啟超之類的儒雅之士對鹹魚看好不看貶。
那麼鹹魚怎麼燒着好吃。很多種燒法,不同的魚有不同的燒法。接下來為各位介紹幾種:
1、清蒸:
這個做起來最簡單,先要清水把鹹魚泡了,要泡透。因為做鹹魚都放的鹽多,泡不透就做成菜會太鹹了。做蒸鹹魚,泡到魚肉柔軟就行。然後剁塊,碼放蒸盤,不放任何調味料,蒸鍋裡10分鐘就好。最後用蔥姜紅辣椒甜酒釀燒汁澆上。這道菜下飯下酒,還能放幾天不壞,做一盤吃幾天。
2、爆炒辣椒:
用小雜魚。夏天這類小魚很容易捕獲,多了吃不完就腌了曬幹,留着以後做菜。
小雜魚幹也要先泡,泡軟就行,大一點的改刀切成适當的條塊,小條的整個。鮮辣椒切了,蒜苗切了。先大火熱豬油炒香小魚,再放入辣椒炒香,最後再放入蒜苗定了菜香。全過程不要加水,不加任何的調料,甚至不要生抽、鹽、甜酒釀。全程幹炒,環環炒到出香,沒有了水氣,非常下酒下飯。
2、鹹魚蒸蘿蔔幹:
主料:鹹鲅魚,蘿蔔幹;
配料:蔥姜,幹辣椒;
調料:一品鮮醬油,料酒,花椒油,八角一瓣,花椒粒适量;
做法:
把鹹鲅魚入清水中進行浸泡,中間換幾遍水,最好是可以浸泡一夜,直至鲅魚回軟。蘿蔔幹也浸泡至回軟膨大,沒有了硬芯。
可以把鹹鲅魚切成大小相同的塊,泡發好的蘿蔔幹,切成和鹹鲅魚差不多大的階段。
在鹹鲅魚中淋入料酒、一品鮮醬油、花椒粒、八角、白糖少許拌均,然後把鲅魚皮面朝下碼入大碗之中。把蘿蔔幹擺在鲅魚上面,加上蔥姜塊、幹辣椒,淋上一點花椒油拌均。
蒸鍋上汽之後把鲅魚入鍋,蒸至15分鐘左右,直至鲅魚出油,蘿蔔幹軟爛為好。取出鲅魚翻扣在盤中,即可以進行食用。
制作的要點:
鹹魚的清洗和浸泡是“重中之重”,因為隻有除去鹹魚的鹹味,這道菜才會更加的美味。否則鹹魚又幹又硬,吃起來費牙不說,而且鹽分沒有泡淨會“齁鹹”。
蒸制的時候調味是為了去除鹹魚的魚腥,增加鹹魚的鮮味。所以可以适當的多加一些料酒,以及蔥姜,可以起到去腥增香的作用。
這種制作方法,一般海邊人叫“熥”,比較适用于魚肉比較厚的、油脂含量高的鹹魚。比如:鲅魚、鳝魚、黃尖子魚等。
還有就是鹹鲅魚是海邊比較常見的鹹魚品種,而且由于肉厚、刺少,非常受大家的歡迎。
鹹鲅魚一般選擇半幹的為好,這樣的鲅魚肉之中還含有一定的水分,吃起來肉質一絲一絲的,非常的鮮美。
特點:
蘿蔔幹吸飽了蒸魚的湯汁,其中也有了魚的鮮味,鹹魚艮啾有嚼頭,蘿蔔幹軟爛入味。這也是海邊非常有名的漁家菜。
3、紅燒鹹魚:
可以加配菜燒,筍幹、鮮蘑菇和莴筍之類,總之配菜需要突出鮮。當然也可以不加配菜。先把鹹魚泡軟,斬塊。蔥姜爆鍋,下魚塊稍加翻炒,然後加水淹住,放生抽和甜酒釀,大火燒開,中火煮10分鐘左右,再放入配菜轉大火收汁。汁完配菜正好斷生,起鍋裝盤。
最後我們要說的是:鹹魚由于在制作過程之中添加了大量的鹽,以防止鹹魚的損壞。所以鹹魚雖然風味比較的獨特,但是食用之前一定要仔細浸泡,并且少量的食用。畢竟高鹽的腌制食品,并不适合經常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