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的枸杞園裡,鮮紅的甯夏枸杞挂滿枝頭。本報記者 王建宏攝/光明圖片
【國家地理标志産品探秘⑥】
“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溫杯裡泡枸杞”,突然走紅的養生金句,道出了枸杞在養生界的地位。
“枸杞可不是新晉網紅,起碼紅了上千年了啰!”在甯夏枸杞的核心産區中甯縣,大戰場鎮石喇叭村二隊村民桑克強向記者不住誇贊。
千年枸杞?桑克強的話一點兒不假!枸杞有文字可考的曆史約4000年,藥用曆史2000多年,人工栽培史也超過了600年。《詩經·小雅》有雲:“陟彼北山,言采其杞!”《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等古籍都對枸杞十分推崇,認為其久服堅筋骨、輕身不老、明目安神,令人長壽。
有道是“天下枸杞出甯夏,中甯枸杞甲天下”。在明代,甯夏枸杞被列為“貢果”;清代《中衛縣志》載“各省入藥甘枸杞皆甯産也”。如今枸杞遍植各地,為何甯夏枸杞獨享這份尊榮?
桑克強道出個中緣由:甯夏黃土高原酸堿度特别适宜枸杞生長,晝夜溫差大,白天日照充足,與其他地方的枸杞相比,甯夏枸杞果粒長型居多,粒大飽滿,色澤紅豔,泡水清淡,營養更加豐富。有研究表明,甯夏枸杞富含人體所需的枸杞多糖,硒含量高于其他産區,可引起血糖升高的單糖含量卻遠低于其他産區,正所謂“藥性異于他鄉”。
“道地珍品可不是徒有虛名,甯夏枸杞是唯一載入《中國藥典》的枸杞。目前,甯夏枸杞種植面積已達40多萬畝。”桑克強自豪地說。
(本報記者 張文攀 王建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