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曾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意思是禍與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轉化。也比喻壞的事情,可以引出好的結果;好的事情,也可以引出壞的結果。
生活中,我們會時常憂心,當發生一件不好的事情時,我們會覺得“禍事”到來,并且會伴随很長一段時間的情緒低昂。
其實大可不必。我曾與一位九旬老人談過這個問題,老人經曆頗深,對人生的發展,頗有一些自己獨特的見解。
老人說,“福中有禍,禍中有福”,當出現這三件“禍事”時,其實不必擔心,是吉兆來臨。
第一件禍事:負債累累從某種程度上講,當一個人負債累累時,我們不能用偏執的眼光去看待,這也要分情況而定。
首先,如果一個人的負債,是由于自己賭博、過度消費自己而造成的,那不值得同情,并且這樣的“禍事”,很難成為喜事。
但如果一個人的負債,是因為創業,或是為了挽救某個親人朋友,而舍棄自己安逸生活,願意背負債務的情況下,那這樣的禍事,其實隻是短暫的。
老人說,一個人創業時,資金周轉不開,甚至破産時,他可能會負債累累。又或是為了讓家人得到更好的生活,而去背負債務,也有的實在被迫無奈,為了救病重的父母,而欠下債務。
這些情況下,都是可逆的。這說明,這樣的人是有上進心的、善良的,哪怕落魄,也隻是短暫的,縱使這個階段裡,我們會夜夜難眠,以淚洗面。
但不用太過擔心,這是人生的必經之路。正所謂福禍相依,此時經曆“禍事”,也說明喜将到來,你隻需記住一點:堅持不懈的努力,不放棄,就可以重新爬起來!
第二件禍事:生了大病
當一個人生了大病時,他可能會對人生失去希望,甚至懷疑命運在捉弄自己。
其實,這是一種正常的想法,畢竟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都擁有思想,自然很難接受這些不好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
有時我們甚至會認為,它就隻是“禍事”,并不存在福禍相依。
其實并非如此。老話不是常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老人告訴我:當一個人生了大病時,其實這恰恰說明,福報馬上就會到來,這是有依據的,我們不用太過悲傷。
1、經曆過大病的人,如果重新恢複健康,就好像獲得新生一樣,那麼他會懂得更加珍惜平凡的生活,以前不在意的小事、忽略的親情愛情,他都會更加去珍惜。
2、經曆過大病的人,必然對生命有了感激之情,那麼在未來的日子裡,我們會以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态去面對生活,人活一世本就不容易,能活好一點是一點。
3、我們可能會擺脫許多所謂的名利欲望,在經曆了大病之後,我們知道那些虛有的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唯有健康,才最值得我們去珍惜。
所以,如果我們生了大病時,其實不用太過擔心,這可能是命運安排我們重新審視和認識自己一次,我們會從中得到更多,福禍相依嘛,是禍,但它也是福。
第三件禍事:人格被無限踐踏
當一個人落魄時,他的人格可能會被别人無限踐踏。我們得到的可能是被嘲笑、鄙視、看不起。
這種感覺,很難受,我也經曆過,所以明白那種刻骨銘心的痛。越是這種時候,我們越要保持頭腦清醒。
可能有的人會将它當為一樁壞事看待,其實大可不必,福禍相依,是壞,同時也是好。
比方說:一個人成長的路上,如果沒有外界的刺激,那我們努力的動力便會大大減少,我們應該正确看待它的積極意義。
當我們被人嘲笑、看不起時,一方面我們是難受的,但另一方面我們卻會鼓勵自己,一定要混出人樣來,讓他們瞧瞧。
其實這便是外界刺激對我們起到了激勵的效果,可不能小看了它的作用。别人越是打擊我們,我們越要争一口氣,就不要那麼垂頭喪氣了。
福與禍總是相互依存,當我們感到苦悶時,不妨多往好處想一想,自己思想開闊了,那人生也就明亮了。說不定此刻你越被人瞧不起,将來你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加油吧。
朋友們,你們覺得此文有道理嗎?說說你的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