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銷項發票如何管理?财務系統進銷項發票管理是如何操作的?
企業逐步擴大,業務随之拓展,進銷項發票集中管控的需求越來越急切,因此我們财務系統開發了發票進銷項發票管理模塊,用于支持當前以及未來的業務。
一、發票及稅簡介
發票起源于發貨票,早期銷方發貨時附上的一張标有付款金額,産品名稱,數量,規格的憑證,當前國家實行以票控稅,即納稅人通過銷售商品或者服務及其他應稅行為需要開發票,将發票推到了神一般的地位。
目前我國有18中稅種,其中“增值稅”和“營業稅”為主稅種(營改增,之後部分行業申報營業稅改為申報增值稅),目前公司的進銷項發票管理系統針對增值稅發票管理。
二、系統結構
發票系統分為進項發票管理和銷項發票管理兩塊。
公司銷項發票開具業務包含了正常的訂單銷售開具、門店發票開具、其他服務發票開具。
對應的系統包含了訂單系統、APP、網站、工單系統、門店系統。
發票申請來源:
- 訂單、APP、網站為訂單銷售時産生的發票開具申請;
- 工單系統主要為公司其他業務服務需向外開具發票的申請;
- 門店系統主要為公司與各個門店之間往來産生的發票開具需求。
1. 銷項發票管理模塊
具體的發票開具流程如下:
銷項端發票開具流程:
同時由于集團的公司越來越多,一個人不能全面的管理所有公司,因此将不同的公司分配到不同的賬号下,用例如下:
發票管理系統用例:
銷項端系統的功能主要是接入盡可能多的開票請求,滿足不同的開票場景,減少手動開具。
而進項端則主要是發票的驗真,認證,抄報稅,數據統計等功能。
首先公司的進項發票來源可區分為:
2. 進項發票管理
進項發票來源:
大類可分為外部的發票和門店的欠票,門店和集團存在往來;
客戶從APP,網站下單後去門店接受服務,由于客戶直接支付給集團,再定期會将門店的服務結算給門店,門店應向集團開具發票。
實際情況中門店資質參差不齊,一些門店為一般納稅人,一些門店為小規模納稅人,這就涉及到一個新的問題:稅差。
稅差:
門店開具給集團的發票,财務審核後,系統根據設定的邏輯計算稅差,放在下次和門店的計算中抵扣掉。
門店欠票=總結算金額-已到票
稅差=發票金額(含稅)*(發票稅率-6%/16%/13%)
稅差計算優先按照6%計算稅差,然後16%(因為曆史數據),再然後13%(2019年4月1日後的數據)。
若門店不開具發票,直接抵扣金額則是按照發票0稅率計算稅差同時還要附加簽票金額25%的所得稅。财務審核發票後計算稅差同時門店的簽票也會減少,下次結算後門店欠票又會有新的數據增加。
解決了發票稅差的問題,還要解決進項發票電子檔的問題。首先要解決圖像的問題,因此我們對接了票易通,票易通提供發票圖像識别的方案;圖像識别主要是包含掃描儀識别,拍照識别,掃碼槍識别三種。
對于供應商的發票由于資金和票需要統一,我們選擇了掃描儀識别,收到票後進項掃描在識别供應商并進行相應的賬務處理;對于報銷的發票,由于量大且分散,因此要求員工通過工單系統上傳費用報銷單的時候,必須上傳發票的圖像信息,發票系統接到圖像信息再上傳票易通進項驗真。
進項發票管理如下:
進項發票管理流程:
進項發票管理的難點主要在于能否将收到的發票電子話存檔,電子化能幫助财務便捷的管理進項發票,同時系統能發票人工不能發現的細小的錯誤,在驗真的過程中,也節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
以上為我們财務系統進銷項發票管理的大緻情況,通過進銷項系統目前已經減少了大部分人工開具發票,人工驗真發票,人工賬務處理,人工記錄進項發票等操作。
發票系統上線後,貫穿了多個業務,要實現發票的中心化管理,需要各個系統各個業務部門配合。
同時由于發票管理系統的上線也對财務人員本身是一個考驗和學習的過程,對于開票組和進項發票管理的财務,系統内部邏輯對于他們來講是一個黑盒,因此需要做我相應的培訓。
本文由 @鍋鍋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